高三物理應該怎麼學才能學好

  高三的每一天都充斥著緊張的學習氣氛,每一位高中生的神經也緊繃著不敢有半點鬆懈,那麼相對比較難的物理該怎麼學習呢?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高三物理的學習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高三物理的學習方法

  1.熟記基礎概念

  相信每一位高中生都知道,高中物理是一門比較難的科目,書面到處都是公式和定義,讓很多的同學都很痛疼,不知道到底該怎麼辦,如何計劃學習物理,小編表示,在高中物理的學習中,應該書籍基本概念,規律和最基本的結論,及時是常常提起的基礎知識也不能略過,認為學習物理不用死記硬背這些文字性的東西,其實結果在高三總複習中提問同學物理概念,能準確的說出來的同學卻很少,所以這是學好物理的最先要條件,是學好物理的最基礎要求,所以基礎對於接下來的每一步都很重要。

  2.解決物理難題

  高中物理到後面會越來越難,很多的同學更加的跟不上腳步,對於這個問題,小編表示你可以試試一欣賞和玩玩的態度去做,說實話現在的理綜考試並沒有很難的題目,很多是和生活實際想聯絡一下。而練習實際的題目往往也並不是很難,只不過沒讀題目就嚇倒了一批人。理綜考試至少理綜考試至少有百分之七八十的題目屬於簡單或中等題,所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重點還是打好基礎,做好簡單中等題;再說,也只有這些題做好了,才有時間和能力去做所謂的難題。再提醒各位一句:所謂中等難度題,就是稍微複雜一些的簡單題而已。

  3.綜合知識點

  對於高三物理小編表示物理知識是分章分節的,物理考綱能要求之內容也是一塊一塊的,它們既相互聯絡,又相互區別,所以在物理學習過程中要不斷進行小綜合,等高三年級知識學完後再進行系統大綜合。這個過程對同學們能力要求較高,章節內容互相聯絡,不同章節之間可以互相類比,真正將前後知識融會貫通,連為一體,這樣就逐漸從綜合中找到知識的聯絡,同時也找到了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

  高三物理的複習計劃

  一、注重物理基本功的訓練

  這種基本功應包括: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熟練記憶和透撤的理解;對頭腦裡已形成的正確知識能夠與習題有機地結合,即把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嚴密的邏輯思維。而要做好這些,教師首先就要持一種穩紮穩打的態度,不能“急功近利”。學習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

  二、明確高考物理考查範圍

  考試說明是根據高中物理新教學大綱制訂的,是高考試卷命題的依據。考試說明中對考查的知識範圍、各種能力以及試卷結構、各知識點佔分比例、試題題型和難易程度等均作了比較明確的規定。學習考試說明,就是首先要明確哪些知識是不作要求的,哪些知識是有要求的。學習考試說明還要明確不同知識點的不同要求。考試說明對知識點的要求分為Ⅰ、Ⅱ兩個層次。而Ⅰ、Ⅱ這兩個層次與試題的易、中、難卻不能作簡單的對應。實際上兩個層次的知識僅僅說明了其在高中物理內容中的地位,Ⅰ層次知識為高中物理中的基礎知識,Ⅱ層次知識為高中物理的重點核心內容。

  三、學會自我總結

  用新知識和新方法來調整、潛化原有的認識結構,避免人為的“走彎路”而加高學習物理的臺階;選做的例題或作業不宜太難,以免喪失信心;對自己想當然的錯誤經驗要想方設法找出原因,並及時糾正;要從生活實際中積累正確的分析物理的方法,從較低層次開始,經多次反覆,循序漸進地使知識擴充套件和加深,這樣能力也得到提高。其次要樹立信心。物理學習的目的是通過掌握知識來培養思維和研究方法,提高科學素養。物理學習過程,需要從分析單一的物理過程轉向會分析複雜的過程,要將研究實實在在的物體轉變為特定的物理情景中物理模型。

  提高高三物理成績的技巧

  把每章的知識點都總結出來,歸納一下,列各表什麼的,看到題要知道是考哪塊的知識,每塊知識之間有什麼聯絡,比如求速度是有哪幾種辦法、公式能得出來,求加速度又跟什麼有關,在聯合體內所給的條件,就能正確的下手,其實主要考的就是綜合能力,就是知識之間的聯絡。不要死記公式,概念,要明白最根本的原因

  要重在理解學好物理,應該對所學的知識有確切的理解,弄清其中的道理。物理知識是在分析物理現象的基礎上經過抽象、概括得來的,或者是經過推理得來的。獲得知識,要有一個科學思維的過程。不重視這個過程,頭腦裡只剩下一些乾巴巴的公式和條文,就不能真正理解知識,思維也得不到訓練。要重在理解,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科學思維能力。

  要學會運用知識學到的知識,要善於運用到實際中去。不注意知識的運用,你得到的知識還是死的,不豐滿的,而且不能在運用中學會分析問題的方法。要在不斷的運用中,擴充套件和加深自己的知識,學會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要做好練習做練習是學習物理知識的一個環節,是運用知識的一個方面。每做一題,務求真正弄懂,務求有所收穫。下面是我國物理學家嚴濟慈先生的一段話,希望同學們能記住他的教誨。

  “做習題可以加深理解,融會貫通,鍛鍊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道習題做不出來,說明你還沒有真懂;即使所有的習題都做出來了,也不一定說明你全懂了,因為你做習題時有時只是在湊公式而已。如果指導自己懂在什麼地方,不懂又在什麼地方,還能設法去弄懂它,到了這種地步,習題就可以少做。”

  一、多作圖

  物理題目往往都是先給一個實際問題,然後要求學生將其物理背景分析出來,畫出示意圖無疑對迅速理解題目的意思有很大幫助。示意圖能給我們一個非常直觀的印象,比如力學裡面的運動問題,受力分析問題,電磁學裡面,線圈如何轉動啊,磁力線方向啊,你不畫出示意圖根本就不能做出題目,除非你的腦子裡有個圖。圖畫出來了,自然要聯絡到要對這個圖作標註,這就引出下個問題。

  二、多標物理量

  這個題目究竟用到了哪些物理量,你都要把它們標註在這個示意圖上,大小,方向,施受性質,都要給出來。當然方向一般是假定的,你可以在最後求的結果中數值的正負來判斷方向。

  三、多導公式

  公式在計算中是至關重要的,根據定理,還有剛才標註的物理量,列出方程,計算得到結果。但是有時候的最終計算公式實際是你自己推匯出來的,這個就需要你理論基礎比較紮實,其實只要多加練習,這個是沒什麼問題的。

  四、少想當然

  學習物理,千萬不要自以為是,想當然的就得到什麼結論,雖然我們現在的好多定理都是那些著名科學家猜,也可以說是蒙出來的,然後經過實驗驗證符合,就拿出來發表,但是我們畢竟是物理的初學者,還沒這個本事,所以我們要老老實實的,按部就班的推導計算,不要自己亂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