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經常拉肚子怎麼辦

  拉肚子是腹瀉的俗稱,經常出現拉肚子的情況肯定是身體出現了疾病,呢?下面是有經常拉肚子的原因,歡迎參閱。

  經常拉肚子的原因

  1、經常拉肚子是怎麼回事

  飲食不當:如吃得太多、太油、太冷,頻繁地調換新食品,或吃了腐敗變質有細菌、毒素汙染的食物等,都容易引起 小兒腹瀉不良剌激:受涼、過熱、精神情緒不佳,或過分緊張或受驚嚇,也會引起腹瀉。

  過敏性腹瀉:因吃了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面致腹瀉。

  其他:如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糖原性腹瀉病等。

  2、經常拉肚子的西藥治療手法

  抗生素:對明確診斷為細菌感染者,要及時使用抗生素。

  收斂止瀉藥:選用次碳酸鈉、氫氧化鋁凝膠或複方樟腦酊對症治療。

  解除腸痙攣藥:使用複方苯乙哌啶、阿托品、普魯苯辛或***酊進行治療。

  理療:選用場效應治療儀,對腹部進行治療。但需要明確診斷除外細菌感染。

  熱敷:用熱水袋置於腹部,有助於腹瀉的治療。

  3、經常拉肚子多是腸炎引起的

  炎症性腸病***IBD***可見於任何年齡,但以青壯年最為多見,男女比例相仿。近年來青少年患者發病情況越來越不容忽視。臨床上,時常碰到些特別“小”的IBD病人,看上去只有十一二歲,實際上他們已近二十歲了,這是因為IBD病變部位主要在腸道,這將直接影響機體營養物質代謝及吸收,影響患兒的生長髮育,故看上去總比同齡的孩子矮一截。炎症性腸病患者常有臍周或下腹部疼痛、腹脹、解便性狀及次數異常。

  輕者解糊狀便2~4次/天,嚴重者解膿血便,甚至是鮮血便,次數可達10~30次/天。有的患者可有發熱症狀。重症者可出現全身毒血癥,水、電解質、維生素、蛋白質等從腸道丟失並厭食,致體重減輕及體力下降。雖然炎症性腸病為終身性疾病,但它在某一時期可自行緩解,故有些人會自以為服用了黃連素或抗生素“治好”了病,而忽視了那些報警訊號,沒有及時就醫,造成診斷及治療時機的延誤。

  經常拉肚子飲食治療

  1、食物應以易消化,質軟少渣,無刺激性為宜。少渣食物可以減少腸蠕動,使腹瀉得以緩解,可進食雞蛋、細掛麵、爛米粥等。含粗纖維多的食物和水果、蔬菜儘量少吃。

  2、慢性結腸炎的病程長,經常反覆發作,為改善營養狀況和腸道環境,要給予高蛋白、高熱量的飲食。還應在供給富含維生素、無機鹽、微量元素的食物,尤其是含維生素C、維生素B乃鐵豐富的食物,以補充體力、滋養身體。

  3、多吃此有止瀉作用的食物減輕腹瀉,如:馬齒莧、薏苡仁、扁豆、山藥、山楂、烏梅、蘋果、荔枝、蓮子、糯米、粳米、茨實、藕、火腿、烏雞、胡椒等。

  4、適當控制脂肪。在膳食中不要用多油食品及油炸食品。烹調要少用油,採用蒸、氽、燴、燜等方法。忌食豬油、羊油、奶油、牛油、核桃仁等多脂肪食物,以免加重腹瀉。

  經常拉肚子處理方法

  1、多喝水

  腹瀉病人由於大量的排便,導致身體嚴重缺水和電解質紊亂,此時必須補充大量的水分。含有氯化鈉、氯化鉀和葡萄糖、枸櫞酸鈉的補液鹽是理想的選擇,因為它們能補充體內流失的葡萄糖、礦物質,並且調節鉀、鈉電解質、水分酸鹼平衡;而胡蘿蔔汁、蘋果汁、西瓜汁等不僅能補充水分,而且可以補充必需維生素,也是很好的補充品。

  2、勿匆忙服藥

  除非是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的腹瀉,或者嚴重腹瀉產生併發症,普通的腹瀉並不需要服藥治療,它的症狀一般不會超過48小時。所以,至少兩天以內,勿用藥物止住腹瀉,因為腹瀉是體內排除毒素的方式。

  3、檢查所用的藥物

  腹瀉有時可能與你服用的藥物有關,比如服用紆解胃灼熱的制酸劑。制酸劑是最常引起腹瀉的藥物。為了避免與胃灼熱相關的腹瀉,建議使用僅含氫氧化鋁的制酸劑。除了制酸劑,抗生素、奎尼丁、秋水仙素***抗痛風藥***等藥也可能引起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