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冊歷史百家爭鳴試題及答案

  百家爭鳴是初一上冊歷史的一節知識!至於要如何把這一知識學好呢?下面就不妨和小編一起來做份百家爭鳴試題,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初一上冊歷史百家爭鳴試題

  1.***2016•湖南嶽陽***在中華傳統美德里,影響較大的是“仁”,提出“仁”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韓非

  2.***2016•山東東營***歷史學家費正清說:“在證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時,秦王朝也***從反面***體現了孟子的一個正確思想——政府最終還是要依靠被統治者的預設。”這一評論中“孟子的一個正確思想”應該是

  A.“兼愛”,“非攻” B.“仁政”治國

  C. 提倡“法治” D.“無為而治”

  3.***2016•山東聊城***“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材料中的核心主張是

  A.“無為而治” B. “法不阿貴’ C. “重農抑商” D. “施仁政於民”

  4.***2016•湖北孝感***戰國時期,社會發生了急劇的變化。關於如何治理國家,法家主張

  A.實行“仁政” B.“無為而治”

  C.以法治國 D.選舉賢能的人治理國家

  5.儒家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既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也極大地影響了亞洲乃至世界文化的發展,成為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春秋戰國時期,儒家、墨家、法家、縱橫家等都開辦私學,聚徒講學,各家在講學活動中創立了新的學派,在理論上自成體系,標新立異。其中以儒家和墨家的規模比較大。儒家設立的私學,首推孔子。據史書記載:“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

  ——摘編自曲士培《中國大學教育史》

  ***1***根據材料一,指出春秋戰國時期思想領域出現了什麼局面?結合所學知識說出墨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各一位。

  材料二 伏爾泰對孔子的思想極為推崇,“孔子"成為他敢於反抗專制的“守護神”。他把孔子的思想景括為“德治主義",堅定地主張法國應該實行“德治主義"。

  ——《孔子思想對世界文明的影響》

  ***2***據材料二,“德治主義”體現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麼?伏爾泰為什麼推祟孔 子思想?

  材料三 孟子認為“大丈夫”是人生的最高目標,從理想人格的意義講,孟子所謂的“大丈夫”具備四種重要的德行,“惻隱之心,人之端也;羞惡之心,又之端也;禪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全力發展此“四端”,便會成為具有浩然之氣的“大丈夫”.

  ——摘編自《中國通史》

  ***3***材料三中,孟子認為“大丈夫”應具備怎樣的道德規範?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孟子的政治理想。

  材料四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準則……法家思想中的變革精神,成為歷代進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圖治的理論武器。它們共同構造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對當時和日後社會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4***依據材料四,歸納“百家爭鳴”出現的重要意義。

  材料五 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大觀園中,諸子百家熠熠生輝,儒道釋和諧共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渾然一體。可以毫不誇張地說, 優秀傳統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 在科學上有大真, 在倫理上有大善, 在藝術上有大美。

  —— 《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實現中國夢的精神力量》

  ***5***根據材料五並結合所學知識, 舉例說明如何正確看待中國傳統文化。

  初一上冊歷史百家爭鳴試題答案

  1.B. 2.B 3.D 4.C

  5. ***1***局面:百家爭鳴。墨家:墨子;法家:韓非

  ***2***核心:仁。原因:認為孔子思想是反封建專制的武器。

  ***3***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孟子主張“仁政”。

  ***4***構造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推動社會的發展。

  ***5***中國傳統文化有許多優秀的成分, 如崇尚愛國、仁愛、誠信、正義、孝道、和諧等應繼承學習; 傳統文化中的封建禮教等要進行否定。總之對中國傳統文化, 不能採取極端的態度, 要“去其糟粕, 取其精華”。


  初一上冊歷史百家爭鳴試題大家做好了嗎?看完以上為大家整理的資料之後是不是意猶未盡呢?小編為大家進一步推薦初一的其他課程視訊學習,高分也能輕鬆拿哦。***點選圖片直接進入體驗學習哦!!!***


猜你感興趣:

1.初一上冊歷史《商鞅變法》試題及答案

2.七年級上冊歷史複習題及答案

3.七年級上冊歷史試題及答案

4.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試卷帶答案

5.初一上冊歷史第二單元測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