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勵志的故事

  真實故事更具有代表性和說服力,一起來感受一下他們的勵志故事吧。今天小編分享的是,希望你會喜歡。

  篇一

  有兩個年輕人都很喜歡畫畫,一個年輕人很有繪畫天賦,家境也很富裕,而另外的一個年輕人則資質差一些,家庭貧困。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兩個入都默默無聞,很有天賦的年輕人開始不耐煩了,開始抱怨成功遙遙無期。

  另一個年輕人則因為生活所迫不得不去跟人學做木匠,可是他對繪畫的熱愛從來沒有減弱,每天無論回來得多晚、多累,他都要點亮油燈,伏案畫一個小時。就是在走村串戶為別人做木工活的時候,他的工具箱裡也時刻裝著筆墨紙硯,在休息的短暫時間裡他都會找一個地方練習畫畫。

  這個年輕人為了畫畫,特地花錢買了幾隻蝦,每天早晨的時候他都會仔細的觀察這些蝦,然後白天的時候在心裡琢磨,有空的時候就試著把腦海中的蝦畫出來。

  此時,那個天賦較好的年輕人早把畫筆扔了,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而他富裕的家境也漸漸地敗落了。幾十年過去了,他成了一個靠乞討生活的流浪漢,而那個窮困的木匠則成了著名的畫壇大師,他就是後來蜚聲中外的大畫家齊白石。

  齊白石成了畫壇大家後,當初的那個年輕人,現在的那個流浪漢很是不解,為什麼他天賦沒有自己高,卻反而成了畫壇大家?他特地找到了齊白石,這時候他和齊白石都已經是年過六旬的老人了,不同的是齊白石是畫壇大家,而他卻是一個無家可歸的流浪漢。

  兩個人促膝交淡,齊白石聽他感慨著生活的艱辛和對自己從事繪畫而半途放棄的深惋嘆惜,說道:“你想錯了,其實成功遠遠沒有你想得那麼艱辛和遙遠,我從一個木匠到今天的畫家,只需要4年的時間!”

  “僅僅需要4年的時間?”那個人愣住了。

  齊白石說道:“是呀,我從20歲的時候開始真正的練習繪畫,在35歲每天只能有一個小時的時間來練習畫畫,一天一小時,一年365天,只有365小時,365小時是15天,每年有15天,那麼15年就有225天。而從35到55歲的時候,我每天有兩個小時的畫畫時間,一共是730小時,這是31天,20年是620天。而從55歲開始到60歲,我每天用於繪畫的時間是10小時,每天10小時,一年是3650小時,是152天,而5年是760天。從20歲到35歲之間的225天,在35歲到55歲之間的620天,再加上55歲到60歲之間的760天,我繪畫共用了1605天,摺合起來只是4年多的一些時間。”

  那個人愣住了:4年多的一些時間是一個天資比自己差許多的人從一個木匠到畫家的成功時間,自己的生命過去60多年了,這是多少個4年呀!

  其實成功離我們並不遙遠,成功也不需要太長的時間,只要勤奮,用上發呆或者喝咖啡的時間就足夠了,你還在抱怨沒有時間嗎?

  篇二

  為什麼有些人就是比其他的人更成功,能賺更多的錢,擁有不錯的工作。而許多人忙忙碌碌地苦幹卻只能維持生計。其實,人與人之間並沒有多大的區別。

  不少心理學專家發現,這個祕密就是人的"心態"。一位哲人說:"你的心態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偉人說:"要麼你去駕馭生命,要麼就是生命駕馭你。你的心態決定誰是坐騎,誰是騎師。"

  大概是8年前,安徽廣德某個鄉村裡,住了兄弟兩人。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村民,他們抵受不了窮困的家庭環境,便決定離開家鄉,到杭州去謀求發展。兄弟倆剛剛從部隊當完義務兵回來,大哥好像幸運些在一家荼葉公司裡做業務員,弟弟正在杭州某服裝公司做保安。

  8年後的他們,已經今非昔比了。哥倆已經擁有一個歸模還算不錯自己品牌的服裝公司,哥倆還在杭州各買了房子,和一輛保時捷、一輛奧迪、而且家庭和眭,幸福安康。

  為什麼兄弟倆通過幾年時間能從毫無家庭背景和毫無社會關係的普通人到擁有今天的成就,作為一個公司的老闆,他們這一路是怎麼走來的呢?

  哥哥說:"從我開始在茶葉公司做業務員的時候我心裡就有一個目標,我以後一定要去弄一個服裝加盟的加工廠。然後接著就兄弟倆一起努力一起同進,一年之後哥哥在茶業公司做業務已經做得不錯了,也存了一筆錢。弟弟說"他做了一年的保安,由於思維比較聰明,能力超出,然後被公司行政經理提撥去做銷售,做了一年的銷售,已經頗有小成績了,也結識了很多的客戶資源。

  兄弟倆共同存了一些錢之後,然後他們租了一間十幾平方的小房子,開始做起了服裝加工,然後開始了奮鬥之旅。在這五?甑姆芏菲詡洌??薔??撕芏嗟目目吶讎觶?郵Х返匠晒???宋奘?蔚鈉鵪鷳瀆洌?鈾?07年都快面臨工廠倒閉的困境,當時多虧了一個客戶救他們於水生火熱之中,這才度過了困難。從那之後工廠慢慢有起色了,生意也不斷變好了,客戶資源也越來越多了,公司規模也越變越大了,廠房也慢慢變大了,已經創立兩個品牌了,到現在公司的產值都超過一億多了,各個部門齊全人才濟濟,他們的公司就是今天的給彩公司。

  這便是身邊普普通通的真實奮鬥歷史。它告訴我們:影響我們人生的絕對不僅僅是環境,心態控制了個人的行動和思想。同時,心態也決定了自己的視野、事業和成就。

  一個人能否成功,就看他的心態了。成功人士與失敗之間的差別是:成功人士始終用最積極的思考、最樂觀的精神和最輝煌的經驗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敗者則剛好相反,他們的人生最受過去的種種失敗與疑慮引導支配。

  篇三

  老閆是我大學時的室友兼死黨,老閆的名字叫閆龍?***yan***,一般人都不認識那個“?”字,連老師一開始點名時也叫他“閆龔”,後來有人就叫他閆龍天。

  老閆身材瘦小枯乾,但聲音渾厚,標準的男中音,班裡的女同學都說老閆的聲音很有磁性。有著一副好嗓子的老閆卻從來沒有唱過歌,到底是不會唱,還是不適合唱,我們這麼鐵的關係都不得而知。

  老閆天資聰慧,上高中時就讀的是他們地區***後來區劃改革叫市***的一高,一個農村的孩子能考上地區一高,應該屬於鳳毛麟角了,其學習成績之好可想而知。

  按老閆當時的高考成績,他應該是能上重點大學的。可因為志願沒報好,最後就被財經學院給“收容”了,因此我們才有緣成為了同學。

  現在回想起來,四年的大學時光過得太快了,當老閆在我的紀念冊上龍飛鳳舞地寫下“我難長高君難胖,苟高胖,勿相忘!”的留言後,我們就不得不各奔前程了。

  上大學期間,老閆的父親在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並欠下了不少的外債後病逝,母親也體弱多病,妹妹還在上學。為了早日養家餬口,原本學習成績很好的老閆沒有選擇考研,而是選擇了就業。經過漫長的等待之後,既沒關係又沒錢的他被分配到了他們縣裡的一個鄉政府工作。

  上班沒幾年,不知道是因為學經濟管理專業的緣故,還是在單位表現良好,或者說是兼而有之,老閆被縣裡的組織部門相中,提拔到縣化肥廠任副廠長。按當時的級別,老閆也算是個副科級幹部了。可惜好景不長,隨著形勢的變化,老閆所在的化肥廠破產倒閉了。

  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就在這時,母親與大哥又相繼病故,嫂子改嫁,無依無靠的侄子由他撫養,家裡的經濟狀況日漸緊張起來,漸漸就到了捉襟見肘的地步。老閆想重新就業,可一沒關係二沒經濟基礎,四處奔波四處碰壁,想找個滿意的工作談何容易。

  不甘心的老閆思考再三決定還是打起自己的主意,他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靠著妻子一個人那點兒工資收入,老閆在家裡當起了家庭婦男。他一邊操持家務、輔導孩子,一邊開始自學法律。

  閉門苦讀了兩年之後,老閆重新收拾筆墨紙硯,躊躇滿志地再下考場。幸運也好,實力也罷,財經學院畢業的老閆同學竟然一次闖關成功,考取了連很多法律專業畢業的人都難考取的律師資格證。

  老閆的好嗓子這下終於派上了用場,律師不但需要熟悉法律知識,還需要有好嗓子、好口才。在律師這個行當裡,老閆幹得是得心應手、風生水起。他先是掛靠在別人的律師事務所,等磨礪得翅膀硬了就毅然單飛,創辦了自己的事務所。

  現在的老閆在他們那地兒的法律界已是個小有名氣的角色了,各種案子應接不暇,天南海北地到處亂跑,幾乎全班所有的同學那裡他都造訪過,愜意得很。

  我們都很羨慕老閆的勇氣與成功,而對於自己的際遇,老閆卻是這樣認為的:人都有隨遇而安、得過且過的惰性,如果不是被逼到了四面絕境的地步,是絕不會想到還能向上飛的!

  我們這些仍在機關裡渾渾噩噩打發日子的人,對老閆的這句話深有同感。大學其實只不過給了我們一紙文憑,而每個人腳下的路還得靠自己一步一步去走,無路可走了,就只有向上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