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而發初一作文

  一束和煦的陽光照耀在我的臉上,暖烘烘的。輕輕地,我閉上了眼睛……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看看吧。

  篇1

  有感而發

  J.R洛厄爾曾說過:“最好的學府就是母親的膝頭。”但丁也說過:“世界上有一種最美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

  母親,一個只懂得為兒女付出,而不求回報的人;母親,一個為了兒女可以不顧自己的人;母親,一個偉大而又神聖的稱呼。她用自己的愛溫暖著幼小的心靈,小心翼翼……

  一篇《永遠流行的母愛》,寫出了母親的偉大。永遠流行的,不是文中的絲巾,而是那看不見的母愛。一條絲巾,詮釋了母親博大精深的真諦。

  孩子,是母親身上掉下的一塊肉,是母親的寶。在母親眼裡,孩子總是那麼小,那麼叫人擔心。

  年幼的我們,也許還不懂得許多,但一定要懂得的,是母親給予的愛,那默默的愛。一個人,最應該回報的,也該是自己的母親。母親為兒女付出的,是兒女一輩子都回報不了的。

  你可曾知道母親生兒女時的痛苦;你可知道,母親為孩子的不懂事含淚了多少次;你可知道,她心酸了多少次?為的是什麼?是兒女的圖報嗎?不是的,她不為圖報,她為的是自己的兒女的將來。

  當母親那雙手一日日地皺起來了;當母親那臉一日日地老起來了;當母親那一頭黑髮一日日白起來了;你能想到什麼?你知道那白髮中有幾根是拜你所賜呢?

  篇2

  有感而發

  記得我小時候,一個人夏天的夜晚,有一隻小飛蟲飛進了我的耳朵眼裡。我慌張地使勁扒拉耳朵,可那隻頑皮的小飛蟲卻死活也不肯出來。我急得哭了出來。

  奶奶取出清油,對我說:“王耳朵眼裡滴幾滴清油,就可以把飛蟲的翅膀黏住,然後憋死它。”媽媽卻讓我站起來,把耳朵對著明亮的燈泡,像變魔術一樣附在我的耳邊喃喃低語:蟲兒蟲兒快出來,給你亮光讓你玩……果然,不一會兒,小蟲兒就慢慢地爬了出來,圍著燈泡快樂的旋轉起來。母親告訴我說,蟲兒最喜歡的就是亮光,哪裡有亮光,它就會朝哪裡飛去。

  兩代人,兩種不同的解決方法,雖然目的都是相同的,但卻有著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解決方法。

  我曾經讀過這樣一個小故事,故事中說道,有一個上小學三年級的小學生,在作文中說道將來想要當一位小丑的願望。一個老師評價道:胸無大志,孺子不可教也!而另外一個來世卻祝願到:願你把歡笑帶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也許人生就是這樣,當你被一件事情困擾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換一種方法來解決呢?我們每個人都無法主導生活,但卻可以試著去“改編”它。那個人時候,你會覺得生活就是一種享受,一種快樂!

  生活中沒有導演,更無法對我們的人生進行彩排,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編劇”。每個人的人生就像一個劇本,我們可以把歲月改寫為詩歌;點滴改寫為散文;坎坷和磨難,改寫為長篇小說……讓我們的人生像小溪一樣,悠長而充滿詩意;像高山一樣坎坷卻充滿磅礴!

  生活,其實就像一座雜亂無章的材料庫,我們要完成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編劇!

  篇3

  春-有感而發

  一束和煦的陽光照耀在我的臉上,暖烘烘的。輕輕地,我閉上了眼睛……

  啥那間,我被那絢麗的景色震懾住了,彷彿來到了世外桃源。

  腳下,是一望無際的綠,就像是一條偌大的地毯,莊重而誠懇地迎接你的到來。又像是碧波盪漾的大海,嫩綠、深綠、墨綠、一浪接著一浪,一浪推著一浪,席捲而來。正如地毯有紋理,大海有浪花一樣,這綠又怎能少了點綴?抬眼望去,五顏六色的話交織在一塊兒,東一堆,西一簇,錯落地生長著:白色的花高潔,紅色的花熱烈,黃色的花淡雅,紫色的花深沉……寧靜夾雜著熱鬧,別有一番情趣。

  耳畔,有清風拂發的愜意,有溪流丁冬的閒適,更有千迴百轉的鳥鳴。那一聲聲婉轉、圓潤,令你飄飄欲仙;那一聲聲高昂、嘹亮,催你奮發上進;那一聲聲低沉、沙啞,使你冷靜,深思。這鳥鳴不僅僅是鳥鳴,它更像是一首生命的協奏曲,在天地間久久迴盪。

  頭頂,是濃濃的綠蔭,陽光從縫隙中傾而下,投下斑絞的樹影。在那把綠絨大傘之下,沒有陽光直射的灼熱,亦沒有陰影中的寒冷,就那麼恰倒好處地生長著,護衛著樹下的生靈。

  草地,仍然廣闊;花兒,仍然盛開;鳥兒,依舊啼鳴;綠蔭,依舊繁密。而我呢?睜開眼睛,發現自己仍舊在鋼筋、混凝土的世界中。

  我從不奢望能在如此美的環境中。但我會盡全力,給心靈在這五花八門,魚龍混雜的世界中留下一片淨土,讓心中的美景永不褪色,美麗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