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沿海高鐵漲價價格

  這次東南沿海高鐵調價是中國高鐵第一次跨省調價。具體怎麼調?會漲價嗎?對百姓出行有何影響?來看看這些地方的票價漲了多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東南沿海高鐵跨省調價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東南沿海高鐵為什麼要調價

>

  調價有利於調節客流

  為什麼這麼調價呢?中國鐵路總公司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此次東南沿海高鐵調價,執行票價是根據各車次的客流狀況,呈現差異化、有漲有降。

  依舊以深圳北至潮汕的高鐵為例,漲幅最高的D3108次,是早上8點11分開車,10點29分到潮汕,終點站是上海,黃金班次,目前上座率最高。降價最多的D7406次,是早上7點11分開車的早班車,9點23分到達終點站潮汕,也是為兩地通達專門開通的短途直達車,但上座率較低。

  調價後,價格成為調節客流的槓桿,對於價格比較敏感但時間冗餘較大的旅客,就可以避開高峰時段,選擇短途直達車,出行成本反而更低了。而對於出行時間更在意的旅客,就得多掏點錢了。這樣的調節,也有利於高鐵將短途客流從長途客車中剝離,提高長途高鐵的座位使用率,最終增加運輸收入。

  實際上,這樣的價格調節與航空類似。此前鐵路票價全部“一刀切”,無論黃金週、週末還是平時,無論早晚,只要是同樣的旅程、同樣的席別,只有普速、D字頭和G字頭三種價格。這次對部分高鐵票價進行優化調整後,同一天的同段旅程的高鐵車次就可能出現多檔價格,旅客不妨像選購機票一樣,認真比對後選出自己最心儀的車次。

  調價有利於加快鐵路融入市場

  一提到價格,肯定有人會問:中國高鐵票價到底貴不貴?

  其實,目前中國高鐵的基準價不高。以每百公里票價占人均月工資的比例比照,法國是0.81%,日本是1.14%,德國是1.29%,義大利是1.33%,中國的0.80%與法國差不多。

  這次高鐵調價,市場反應似乎波瀾不驚,分析原因,一是旅客切實享受到了高鐵的諸般好處:方便舒適快捷,價格一般比機票便宜;二是調價釋放出了一種訊號:中國高鐵正在探索更加貼近市場的路線。

  要想貼近市場,還得引入競爭。只有有競爭,才能有行業進步。那麼,鐵路運輸企業擁有運價自主權則為引入競爭者提供了有利條件。

  專家認為,運價靈活,一方面可以提高鐵路對市場的敏感度,加快鐵路總公司融入市場的步伐;另一方面可以使鐵路行業的收入預期與經營環境有所改善,提高鐵路行業對社會資本的吸引力,從而活水養魚。

  早在2016年年初,國家發改委推出了包括濟青高鐵在內的首批8條社會資本投資鐵路的示範專案。很快,復星集團牽頭的民資財團決定控股杭紹臺高鐵,華夏幸福將投資廊涿固保城際鐵路,橫店集團將投資杭溫高鐵……無論是自主定價、地塊綜合開發價值、資產證券化前景,還是2015年京滬、滬寧、寧杭、廣深、滬杭、京津城際高鐵就已實現盈利的利好,都讓原本被認為“重資產、難盈利、壟斷堡壘”的高鐵,成了民間資本青睞的香餑餑。

  在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看來,讓民資控股高鐵PPP專案,政府既不是為了圈錢,也不是讓渡話語權,而是看重民營資本的能力與效率。“通過PPP專案引入民間投資,既能讓鐵路的組織方式、開發模式更多元,也能探索如何用商業化的手段來做公用事業,借用民營企業的整合能力,讓資源配置更有效率。

  

  一提到價格,肯定有人會問:中國高鐵票價到底貴不貴?其實,目前中國高鐵的基準價並不高。來對比一下各國的高鐵票價。

  這次高鐵調價,市場反應似乎波瀾不驚,分析原因,一是旅客切實享受到了高鐵的諸般好處:方便舒適快捷,價格一般比機票便宜;二是調價釋放出了一種訊號:中國高鐵正在探索更加貼近市場的路線。

  專家認為,運價靈活,一方面可以提高鐵路對市場的敏感度,加快鐵路總公司融入市場的步伐;另一方面可以使鐵路行業的收入預期與經營環境有所改善,提高鐵路行業對社會資本的吸引力,從而活水養魚。

  高鐵是一個具有出行代表性的產品供給,對其票價的調整,不是中國鐵路總公司的“一時腦熱”,而是社會、市場和效應之間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訴求。國家發改委指出,要加強對鐵路運輸企業價格行為的監督檢查,要求鐵總按季度將高鐵動車組公佈票價、執行票價、各區段旅客運量、旅客運輸週轉量和票價收入變動情況書面上報,以便及時調整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