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企業軟實力

  企業軟實力是相對硬實力而言的非物化要素。硬實力是以物化形式存在的要素,是衡量企業做大做強的客觀標準,例如:企業設施、資本、人員、經濟規模等。而軟實力是整合和使用硬實力的能力,是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支撐要素,是最終實現企業運營效能最大化的關鍵能力。

  在企業中,與硬實力***物***相對的軟實力要素有兩個,分別為人和事***管理活動***,人分為決策者與管理者,事則區分有形和無形,因此,企業軟實力6力模型即以兩大要素為座標軸繪製而成,主要表現為源動力、感召力、規劃力、共識力、執行力、管控力六大能力的協調聯動。

  

  經濟全球化給企業帶來最大的方便,就是能夠將分散在全球的資源集中起來,創造非凡的市場業績。企業生存管理專家、企業未來生存管理思想創立者鄧正紅先生認為,企業整合全球資源有兩層解讀:第一層是直接的資源整合,就是企業用有形的產品或其它物質資源來和社會直接對接,如果這種有形對接獲得成功,則表現為該企業具有強大的硬實力;第二層是間接的資源整合,就是企業用無形的理念和社會間接對接,如果這種無形對接獲得成功,則決定了該企業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也就是企業軟實力與硬實力捏合形成的核心生存力。這是因為,產品是由技術決定的,技術是由制度決定的,而制度則是由理念決定的。換句話說,理念決定製度,制度決定技術,技術決定產品。企業擁有什麼樣的理念,就具備什麼樣的競爭能力。所有企業,說到底,最終拼的都是理念,是軟實力。以海爾為例,表面上看,它提供給社會的是高質量的產品,但這些高質量的產品實際上是海爾的先進思想的物化。這就是思想變物質、軟實力整合硬實力的結果。由此可見,無形高於有形,無形統治有形,最後,無形化為有形。

  1991年,美國國會和國防部委託裡海***Lehigh***大學的艾科卡***Iacocca***研究所進行一項旨在建立較長期的製造技術規劃基礎結構的課題研究,該所的三位學者普瑞斯、戈德曼和內格爾提交了一份名為《二十一世紀製造企業戰略研究:一個工業主導的觀點》的報告。在這篇報告中,他們在總結當今世界成功企業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新的生產模式——以動態聯盟為基礎的敏捷製造***AgileManufacturing***,並創造性地概括出一種稱為“虛擬組織”***Vitrual Organization***的新型企業模式。這一理論一經提出,就引起了廣泛關注,可以說,虛擬企業理論是對二十世紀末期企業實踐的理論概括,是企業理論的最新發展。

  所謂虛擬企業是指一些獨立的廠商、顧客、甚至競爭對手,以商業機遇中的專案、產品或服務為中心,充分利用各自的核心能力,廣泛利用以Internet為核心的資訊科技,以合作協議、外包、戰略聯盟、特許經營或許可、甚至成立合資企業的方式所構建的以贏利為目的的動態的、網路型的經濟組織。

  “虛擬企業”概念提出後,一場虛擬化浪潮隨之席捲國際企業界。根據比較通行的定義:虛擬企業是為了快速響應某一市場機會,通過管理資訊系統網路,將產品涉及到的不同企業臨時組織成沒有圍牆、跨越空間約束、靠計算機網路聯絡、統一指揮的協作聯合體,這個聯合體隨著市場機會的存亡而聚散。

  虛擬企業是一種從最大限度發揮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著眼,以“共贏”為目的的全新的企業合作模式,它強調充分利用各企業已有的資源優勢,通過組織動態聯盟,快速響應市場變化,把握市場機遇。虛擬企業克服了傳統企業的封閉性、侷限性和設計、製造能力的不完備性,減少了資源的重複投入,縮短了生產週期,提高了產品從設計、製造到銷售全過程的整體柔性和敏捷性,增強了企業***群體***的競爭能力。虛擬企業是在消費需求多樣化、市場競爭白熱化、資訊科技突飛猛進的背景下產生的一種全新的企業組織和執行模式。實踐證明,虛擬企業將計算機“虛擬世界”技術應用於企業管理,能夠將具有不同優勢的企業有效地組織起來實現共同目標,在高度分工的同時實現低交易成本,從而極大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綜合效率。

  根據鄧正紅企業軟實力理論分析,虛擬企業一個最大特點,就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謂“形”,就是企業的組織形式是分散的,所謂“神”,就是彼此合作的企業之間存在一條無形的紐帶,表面上看是利益的驅使,實際上這種利益的謀劃和資源整合是建立在彼此充分信任的基礎上的,而充分信任既要有一定的硬實力支撐,但更多的是主體企業的核心資源包括獨特創意、特有商業運作模式和企業一貫的宗旨作風等軟實力。

  實際上,虛擬只是企業資源運作的一種模式,這種模式是建立在強大的企業軟實力基礎上的。因為企業擁有自己的軟實力,虛擬組織只保留自己的核心專長及相應的功能,而將其它非專長的能力及相應功能捨棄掉。由於實體組織的運作是建立在內部資源的基礎之上的,所以必須有完整的功能和資源能力,因而追求“大而全、小而全”。這是傳統的資源運作方式,就是實打實,沒有“虛”的成分,因為缺乏創意,也就難以形成強大的力量。在新的經濟時期,完整化造成了資源在某些情況下的過剩和閒置,降低了資源利用效率。虛擬組織的專長化就可避免這一點。

  鄧正紅企業未來生存管理思想強調,企業軟實力對硬實力的作用,就是運用軟實力來整合企業內外資源,形成企業的核心能力包括核心業務、核心技術、核心產品、核心服務等,這種持續推動的資源整合模式就是企業的核心生存力。資源雖然是有限的和分散的,但每個企業利用、組織和經營資源的權力又是平等的,關鍵看企業是否有“心”,這個“心”就是企業的軟實力。用“心”經營的企業,遍地都是資源,俯首都是黃金,無論走到哪裡,資源都可以信手拈來,開創出一片新天地。那些優秀的跨國公司進駐中國市場,雖然他們有雄厚的硬實力,但很大程度上都是憑藉企業特有的軟實力***如享譽全球的品牌、嚴格規範的管理、周到細緻的服務、訓練有素的員工***來開路。

  分散的資源一經企業軟實力點化,就可形成牢不可破的企業核心生存力。在混凝土形成之前所有的硬資源都是分散的,要將這些分散的資源捏合到一塊必須注入水,併產生凝固反應,這個水就是企業軟實力,這個凝固反應就是軟實力對硬實力的作用。軟實力像水,這個比喻非常形象、非常準確。老子曾說:上善若水。孫子也說:兵形像水。水是溫和的,其力量卻勢不可擋。資源四海皆有,軟實力並非每個企業都具備。一個企業有沒有軟實力,從企業的資源整合能力和水平上就可得到反映。缺乏軟實力的資源整合往往剛性有餘而柔性不足,並且受市場生命週期的制約,這種型別的資源整合屬於核心競爭力;注入軟實力的資源整合最大的特點就是堅韌,堅固而柔韌,具有協同性、可塑性和包容性,具有海納百川的能力,這種型別的資源整合屬於核心生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