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見的計算機病毒特點有什麼

  計算機病毒往往會利用計算機作業系統的弱點進行傳播,提高系統的安全性是防病毒的一個重要方面,但完美的系統是不存在的,過於強調提高系統的安全性將使系統多數時間用於病毒檢查,系統失去了可用性、實用性和易用性,另一方面,資訊保密的要求讓人們在洩密和抓住病毒之間無法選擇。以下是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常見計算機病毒特點的相關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非授權可執行性 使用者通常呼叫執行一個程式時,把系統控制交給這個程式,並分配給他相應系統資源,如記憶體,從而使之能夠執行完成使用者的需求。因此程式執行的過程對使用者是透明的。而計算機病毒是非法程式,正常使用者是不會明知是病毒程式,而故意呼叫執行。但由於計算機病毒具有正常程式的一切特性:可儲存性、可執行性。它隱藏在合法的程式或資料中,當用戶執行正常程式時,病毒伺機竊取到系統的控制權,得以搶先執行,然而此時使用者還認為在執行正常程式。

  ***二***隱蔽性 計算機病毒是一種具有很高程式設計技巧、短小精悍的可執行程式。它通常粘附在正常程式之中或磁碟引導扇區中,或者磁碟上標為壞簇的扇區中,以及一些空閒概率較大的扇區中,這是它的非法可儲存性。病毒想方設法隱藏自身,就是為了防止使用者察覺。

  ***三***傳染性 傳染性是計算機病毒最重要的特徵,是判斷一段程式程式碼是否為計算機病毒的依據。病毒程式一旦侵入計算機系統就開始搜尋可以傳染的程式或者磁介質,然後通過自我複製迅速傳播。由於目前計算機網路日益發達,計算機病毒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通過像 Internet這樣的網路傳遍世界。

  ***四***潛伏性 計算機病毒具有依附於其他媒體而寄生的能力,這種媒體我們稱之為計算機病毒的宿主。依靠病毒的寄生能力,病毒傳染合法的程式和系統後,不立即發作,而是悄悄隱藏起來,然後在使用者不察覺的情況下進行傳染。這樣,病毒的潛伏性越好,它在系統中存在的時間也就越長,病毒傳染的範圍也越廣,其危害性也越大。

  ***五***表現性或破壞性 無論何種病毒程式一旦侵入系統都會對作業系統的執行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即使不直接產生破壞作用的病毒程式也要佔用系統資源***如佔用記憶體空間,佔用磁碟儲存空間以及系統執行時間等***。而絕大多數病毒程式要顯示一些文字或影象,影響系統的正常執行,還有一些病毒程式刪除檔案,加密磁碟中的資料,甚至摧毀整個系統和資料,使之無法恢復,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因此,病毒程式的副作用輕者降低系統工作效率,重者導致系統崩潰、資料丟失。病毒程式的表現性或破壞性體現了病毒設計者的真正意圖。

  ***六***可觸發性 計算機病毒一般都有一個或者幾個觸發條件。滿足其觸發條件或者啟用病毒的傳染機制,使之進行傳染;或者啟用病毒的表現部分或破壞部分。觸發的實質是一種條件的控制,病毒程式可以依據設計者的要求,在一定條件下實施攻擊。這個條件可以是敲入特定字元,使用特定檔案,某個特定日期或特定時刻,或者是病毒內建的計數器達到一定次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