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牡丹茶的產地是哪裡

  福建是我國的茶葉大省,呢?你對於白牡丹有了解多少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白牡丹與福建的淵源

  福建省福鼎縣一帶盛產白牡丹茶,這種茶身披白茸毛的芽葉成朵,宛如一朵朵白牡丹花,有潤肺清熱的功效,常當藥用。福建白牡丹茶的由來典故傳說這種茶樹是牡丹花草變成的。在西漢時期,有位名叫毛義的太守,清廉剛正,因看不慣貪官當道,於是棄官隨母去深山老林歸隱。母子兩騎白馬來到一座青山前,只覺得異香撲鼻,於是便向路旁一位鶴髮童顏、銀鬚垂胸的老者探問香味來自何處。老人指著蓮花池畔的十八棵白牡丹說,香味就來源於它。母子倆見此處似仙境一般,便留了下來,建廟修道,護花栽茶。

  

  白茶是業內的統稱,具體分為:以大葉種為原料的傳統工藝製作是為白牡丹茶;以小葉種為原料的傳統工藝製作是為貢眉;以大葉種或是小葉種片茶為原料的是為壽眉;以新工藝製作是為新工藝白茶。

  白牡丹茶的主產地在福建省政和縣,採用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為主要原料。這種茶身披白茸毛的芽葉成朵,宛如一朵朵白牡丹花。

  閩北建陽以生產貢眉為主,因為是小葉種品種,茶葉外形沒有白茸毛,毫芽不顯。

  閩東福鼎以生產新工藝白茶為主,在白牡丹茶葉製作的基礎上萎凋的時間減少、再經過輕微揉捻、產生輕微發酵,外形略帶曲捲。

  白牡丹茶產地概述

  白牡丹茶的主產地在福建省政和縣,採用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為主要原料。這種茶身披白茸毛的芽葉成朵,宛如一朵朵白牡丹花。

  閩北建陽以生產貢眉為主,因為是小葉種品種,茶葉外形沒有白茸毛,毫芽不顯。

  閩東福鼎以生產新工藝白茶為主,在白牡丹茶葉製作的基礎上萎凋的時間減少、再經過輕微揉捻、產生輕微發酵,外形略帶曲捲。

  白茶是業內的統稱,具體分為:以大葉種為原料的傳統工藝製作是為白牡丹茶;以小葉種為原料的傳統工藝製作是為貢眉;以大葉種或是小葉種片茶為原料的是為壽眉;以新工藝製作是為新工藝白茶。

  福建西坪白牡丹

  西坪白牡丹,無性系,灌木型,中葉類,中生種,二倍體。

  產地及分佈:原產福建省安溪縣西坪鎮福嶺村,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佈在安溪縣及福建南部烏龍茶茶區。

  特徵:植株中等,樹姿半開張,葉片呈水平狀著生。葉橢圓形,葉色深綠,葉面微隆起,具光澤,葉緣微波,葉身內折,葉尖漸尖,葉齒較鈍淺稀,葉質較厚脆。芽葉黃綠帶微紫色,茸毛較少,一芽三葉百芽重52.1g。花冠直徑2.6cm,花瓣6~7瓣,子房茸毛中等,花柱3裂。

  特性:芽葉生育力較強,持嫩性強,一芽三葉盛期在4月中旬。產量中等,每畝產烏龍茶可達100kg以上。春茶一芽二葉幹樣含氨基酸3.0%、茶多酚33.1%、咖啡鹼5.2%。制烏龍茶,條索緊結重實,色澤褐黃綠潤,香氣高長鮮爽,似牡丹花香,滋味濃厚回甘,品質優。抗旱性與抗寒性強。扦插繁殖力較強,成活率較高。

  適栽地區:福建烏龍茶茶區。

  栽培要點:採用壯苗種植,增加種植密度,及時定剪,加強肥培管理,培養豐產樹冠。採養結合,採摘標準為小至中開面,以中開面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