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果怎麼種植

  銀杏是現存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和它同綱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滅絕。號稱活化石,出身在幾億年前,現存活在世的銀杏稀少而分散,上百歲的老樹已不多見。以下就是小編做的整理,希望對你們有用。

  銀杏的特徵

  銀杏樹又名白果樹,生長較慢,壽命極長,自然條件下從栽種到結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後才能大量結果,因此別名“公孫樹”,有“公種而孫得食”的含義,是樹中的老壽星,古稱“白果”。銀杏樹具有欣賞,經濟,藥用價值,全身是“寶”。銀杏樹是第四紀冰川運動後遺留下來的最古老的裸子植物,是世界上十分珍貴的樹種之一,因此被當作植物界中的“活化石”,有觀賞價值。

  銀杏的種植技術

  1.土地選擇

  銀杏壽命長,一次栽植長期受益,因此土地選擇非常重要。銀杏屬喜光樹種,應選擇坡度不大的陽坡為造林地。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但以上層厚、土壤溼潤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為好。

  2.栽植

  ***1***.合理配置授粉樹

  銀杏是雌雄異株植物,要達到高產,應當合理配置授粉樹。選擇與雌株品種、花期相同的雄株,雌雄株比例是25~50:1。配置方式採用5株或7株間方中心式,也可四角配置。

  ***2***.合理密植

  銀杏早期生長較慢,密植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單位面積產量。一般採用2.5 ×3m或3 ×3.5m株行距、每畝定植88株或63株,封行後進行移栽,先從株距中隔一行移一行,變成5×3m或6×3m株行距,每畝44株或31株,隔幾年又從原來行距裡隔一行移植一行,成5×6m或6×7m株行距,每畝定植22株或16株。

  ***3***.苗木規格

  良種壯苗是銀杏早實豐產的物質基礎,應選擇高徑比50:1以上,主根長30cm,側根齊,當年新梢生長量30cm以上的苗木進行栽植。此外,苗木還須有健壯的頂芽,側芽飽滿充實,無病蟲害。

  ***4***.栽植時間

  銀杏以秋季帶葉栽植及春季發葉前栽植為主,秋季栽植在10~11月進行,可使苗木根系有較長的恢復期,為第二年春地上部發芽作好準備。春季發芽前栽植,由於地上部分很快發芽根系沒有足夠的時間恢復,所以生長不如秋季栽植好。

  ***5***.栽植方法

  銀杏栽植要按設計的株行距挖栽植窩,規格為0.5~0.8×0.6~0.8米,窩挖好後要回填表土,施發酵過的含過磷酸鈣的肥料。栽植時,將苗木根系自然舒展,與前後左右苗木對齊,然後邊填表上邊踏實。栽植深度以培土到苗木原土印上2~3cm為宜,不要將苗木埋得過深。定植好後及時澆定根水,以提高成活率。

  銀杏的價值

  綠化環境:銀杏抗病蟲害,被公認為無公害的種樹,是觀賞綠化最理想樹種。公園、園林、住宅小區、行道兩旁、城市綠化,栽植銀杏,可謂“一勞永逸”。銀杏樹綠化效果非常好,體現速度較慢,小樹栽植2年才能有不錯的效果,大樹栽植後,需要有3~5年的恢復時間,才能發揮其美麗的功能。

  淨化空氣:具抗汙染、抗煙火、抗塵埃等功能。可在工業區、住宅小區、城鎮、人口密集地、休間小區等按一定比例種植銀杏樹,形成銀杏林區、帶,自然淨化空氣,減少大氣層懸浮物含量,提高空氣質量。

  保持水土:銀杏有涵養水源,防風固沙,保持水土等功效。在森林被伐,水土流失,風沙侵蝕地帶,栽培銀杏防護林區、防護林帶,護路林、護岸林、護灘林、防沙林等,以保持水土,改善生態環境。1996年貴州省普定縣把栽培銀杏,發展銀杏產業為該縣脫貧致富之路。該縣水土流失嚴重,即使一把土也要種上一棵玉米,滿地都是石炭巖沙。為防水土流失,農民改種銀杏,既改善生態環境,又有經濟收入***銀杏葉賣給加工廠***,當今,銀杏已作為大別山,大巴山,沂蒙山等老、少、邊地區脫貧致富的新路子,種銀杏,既改善生態環境,又形成產業經濟,一舉多得。

  防治蟲害:銀杏有殺死農作物病蟲之功能,尤其對棉花、葉蟎、桃蚜、二化螟蟲等尤其有效。在農業區周圍種植銀杏,為作物蟲害天敵,以保護農作物。

  調節氣溫:銀杏樹具冬暖夏涼特異功能。盛夏時節,掌心觸控銀杏樹幹,手感冰涼,觸控其他樹幹***柳樹***,掌心覺熱。據測定,盛夏時節,陽光直射大氣氣溫高達40.20℃時銀杏樹下為35.30℃,大氣氣溫與銀杏樹蔭下溫差為4.90℃,而垂柳溫差僅為2.30℃,銀杏調溫能力為柳樹之2倍多。因此,營造銀杏林區,銀杏林帶,形成規模,造成小區氣候,對農田、居住區均有調節氣溫改善小氣候的良好影響。

  銀杏的食譜

  1、白果燒雞:

  配料: 新嫩母雞1只***重約1250克***,白果***銀杏***250克,紹酒30克,姜15克,鹽10克 。

  特色:“白果燒雞”是成都青城山地區的傳統名菜。青城山風景優美,以幽靜著稱。這裡飲食美味與眾不同,並有“四絕”之稱,即一絕“洞天貢茶”,茶質優良,汁色清澈,茶香味醇;二絕“白果燒雞”湯汁濃白,雞肉異常鮮美;三絕“青城泡菜”,脆嫩清鮮,深有回味;四絕“洞天乳酒”,酒味濃而不烈,甜而不膩。

  相傳 “白果燒雞”為青城山天師洞的道士創制。據說,在二三百年以前,青城山一位年高的道長久病不愈,日益消瘦。青城山上有一棵銀杏樹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所結白果大而結實。天師洞的一位道士曾多次取用該樹所結的白果,同嫩母雞燒湯,文火燉濃後

  ,給道長食用,使道長病情好轉,不久便恢復了健康,精神煥發。從此,“白果燒雞”便聞名蓉城和整個四川地區,成為一款特色名菜。

  操作:

  ***1***、將雞宰殺,去毛、去內臟,清水洗淨。用刀沿雞背脊處剖開***腹部不要剖開***,隨冷水入鍋燒至將沸時取出,用清水洗淨,去除血粕待用。

  ***2***、將白果殼敲開,連殼入開水鍋略焯取出,剝去殼洗淨。

  ***3***、將整隻嫩母雞入鍋,加水***以淹沒雞為度***,放薑片、紹酒,加蓋炯燒30分鐘左右,至雞半熟、湯汁趨濃後,再倒入大沙鍋內,放入白果、鹽,加蓋用文火燒15分鐘左右,至雞肉酥爛、湯濃出鍋,倒入一隻大的圓湯盤內,雞肚朝上、背脊朝下,白果圍在四周即成。

  特點:色澤淡黃,湯汁濃白,雞肉鮮嫩,白果微甜,軟熟適口。

  關鍵:必須取用肥壯的嫩母雞,去除汙血洗淨。烹製時,先用旺火將雞燒酥、湯燒濃,再入沙鍋以文火燉。

  2、白果芋泥

  配料: 〖主料〗:荔甫芋淨肉半斤,白果三兩,糖半杯,豬油四湯匙,糖三湯匙 〖輔料〗:水1/3杯,糖二湯匙,粟粉一湯匙

  操作: ***1*** 荔甫芋洗淨,切片蒸熟,約蒸四十分鐘,趁熱搓成茸。***2*** 白果去殼,放落滾水中煮十五分鐘,取起去衣去心,洗淨滴乾水,放落滾油中炸片刻撈起,加糖三湯匙撈勻***最好醃過夜***。***3*** 下豬油一湯匙,放下白果及醃白果的糖爆炒片刻,加水一杯煮至餘水約3/4杯時,把白果及煮白果的水分別盛起。***4*** 下豬油三湯匙,放下芋茸、糖半杯慢火炒至糖溶,然後加入煮白果餘下之水炒勻剷起。***5*** 芋茸冷後,如覺不幼滑,可以放入磨碎機內磨至幼滑,盛深碟內,加入白果。食時蒸熱,煮滾獻淋在芋茸、白果上。要與不要獻汁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