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體育課該怎麼上

  眼下冬季已到,雖不是很冷,體育課也是室外活動。現在上課的時候,學生都穿著厚厚的衣服,不愛活動的惰性也來了,那麼冬季上體育課應注意些什麼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冬季鍛鍊要充分做好準備活動,做到渾身發熱

  冬季氣溫低,人的面板和肌肉緊縮,關節和韌帶僵硬,體內的代謝放緩。若立即開始鍛鍊,不但沒有好處反而會給人體造成傷害。因此,必須做好準備活動,使渾身的肌肉、關節活動開,體內器官,尤其是心臟進入適應運動的狀態,改善血液迴圈和物質代謝。做到渾身發熱再開始鍛鍊,便會覺得四肢有力,精神飽滿,寒冷的感覺就不再有了。

  2、冬季鍛鍊穿著要適當,並保護好露在外面的面板,注意保暖

  在我們的體育課上,經常出現這樣的現象:學生由於在劇烈的活動後,身體發熱、出汗,這時,學生習慣性的把身上的衣服脫下,這樣極易使學生傷風、感冒。所以在我們的體育課堂上,要注意鍛鍊前後及中途休息時的保暖。科學的方法是:練習前換上運動長衣褲,練出微汗時,脫掉部分衣服;中途休息時,及時披上外衣保暖,以減少熱量的散失;練習結束,擦乾汗水,馬上穿好外衣。冬天,應根據戶外寒冷變化來增減衣服,對暴露在外的手、臉、鼻和耳朵等部位,應經常搓、擦、揉以促進區域性血液迴圈,防止凍傷。

  3、教學內容的選擇要注意豐富一些

  教學內容的選擇,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內容適合了學生的胃口,就能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反之則會抑制學生興趣的激發。六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每節課都能及時較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所以,在嚴寒的冬季,體育課內容的選擇上,我們可以進行隨機的進行調整,並不需要一定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一成不變的去執行,我們可以結合本地區的氣候特點,對教學大綱上的內容進行有效的調整,還可以加入一些適合本地區的地方課程、傳統專案等內容。以此,使我們的體育活動內容變的更加豐富多彩。我們結合北方季節的特點,可以選擇運動量較大和對抗性較強的體育活動,如活動性遊戲、耐久跑、跳繩、踢毽子、地方課程等。

  4、場地選擇要注意,避免在大風、大寒、大雪中鍛鍊

  冬季天寒地凍,跑道也變得非常堅硬。學生從溫暖的教室來到操場,表皮血管收縮使肌肉僵硬,關節粘滯性增強。此時如果讓學生在跑道上做準備活動,很容易使學生的踝、膝等關節造成傷害,產生傷害事故。所以我們在寒冷的冬季,做準備活動時應選擇地面較鬆軟的地方來做。另外大霧天氣不宜長跑,因為運動時呼吸會加深加快,霧天空氣中的灰塵雜質、細菌病毒含量較多,常會引起呼吸道及其他疾病發生。

  5、活動中呼吸方法得當

  冬季氣候寒冷,所以應採用鼻或口鼻混合呼吸的方法,在減輕寒冷空氣對呼吸道的不良刺激,避免冷空氣刺激引起上呼吸道炎症。

  6、運動量安排要適宜

  冬季到戶外參加體育活動,身體受到寒冷的刺激,肌肉、血管不停地收縮,能夠使心臟跳動加快,呼吸加深,體內新陳代謝加強,身體產生的熱量增加。同時,由於大腦皮質興奮性增強,有利於靈敏、準確地調節體溫。這樣,人的抗寒能力就可明顯增強。所以,冬季上體育課,運動量一般要比暖季節大些。準備活動後應及時轉向基本專案練習,不要較長停留,以致於使得學生長久的佇立在寒冷的風中;講解示範要簡明扼要,不過多地重複,把充分的時間留給學生,使學生多練多動;在活動中分組輪換不要過於的頻繁,如果的確需要時,要抓緊與練習的銜接。

  7、教師參與要積極

  在我們的體育課堂上,教師的加入往往會給課堂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在寒冷的冬季,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一定要做到。比如:課前早早的來到操場迎著寒風等著學生的到來;要求學生上課不穿棉鞋、大襖等,教師應首先穿戴“整齊”,給學生一個良好的面貌;教師切不可把學生“涼”在操場上,自己卻“躲”到溫暖的辦公室中去。因為,中學階段的孩子“可塑”性、“模仿”能力都很強,他們適應新生事物的能力較快。在校園內,對與他們喜歡的老師的一舉一動都會去模仿。所以作為體育老師的我們,應當以自己健康的體魄、優美的動作、堅強的意志來吸引學生,使他們對體育產生濃厚的興趣,樹立起“健康第一”的理念。在課堂上教師應積極的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以自己堅強的意志、優美的動作、熟練的技術,促使學生由羨慕想學到培養起濃厚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時而進行講解、指導,時而和學生一起練習,一起遊戲,師生同做,師生同樂,這樣教學質量將會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