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三年級下冊品德教案大全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浙教版三年級下冊品德教案,一起來看看吧。

  浙教版三年級下冊品德教案:我來做個小導遊

  目的要求:

  1、 知道了解家鄉的人文自然景觀和民風、民俗是一種愛家鄉的表現。

  2、 在瞭解家鄉的歷史、文化、自然環境等的過程中,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

  3、 培養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重點:多方面地蒐集資料,瞭解家鄉的名勝古蹟。

  難點:能為家鄉的某項活動出一個金點子。

  教學準備:

  1、 西湖俯檢視、西湖十景圖片、西博會活動圖片。

  2、 每位學生一份調查報告。

  3、 準備與家鄉有關的民間故事、各種活動圖片。

  第一課時

  一、匯入。

  家鄉的山山水水,你瞭解嗎?你熟悉嗎?今天,我們要試著當一回導遊,不但要自己瞭解熟悉自己的家鄉風光,還要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家鄉,讓更多的人瞭解它。

  先看看丹西小導遊是怎麼做的?

  二、第一站:風景線。

  ***丹西小導遊手拿導遊小旗,出場***

  各位遊客,歡迎光臨我的家鄉——杭州市。你們知道杭州有哪些名勝古蹟嗎?***遊客根據自己知道的回答***

  今天我們到的第一站是“西湖十景”。小導遊指著遊覽圖,逐一向遊客介紹西湖十景。遊客可以隨意向導遊提問。

  三、第二站:參觀角

  參觀博物館,介紹杭州的歷史文化。

  四、第三站:調查角。

  1、 小導遊向“遊客”展示一篇西博會上學生寫的小文章。

  2、 小導遊採訪“遊客”。

  3、 採訪話題:

  ***1*** 你的家鄉舉辦過什麼活動?

  ***2*** 你參加過哪些專案的活動?

  ***3*** 你喜歡哪些專案?為什麼?

  4、 為家鄉的活動出個金點子。學生討論。

  總結:讓我們共同努力,讓我們的家鄉變得更美麗。再見!

  第二課時

  一、 瞭解課前準備情況。

  二、 試做一個小導遊。

  1、 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找合作伙伴,整理蒐集的資料。

  2、 向同學們介紹家鄉的風光。

  3、 學生評議。

  4、 學生談當小導遊的體會。

  三、 試做一個好導遊。

  建議寫一份調查報告。

  四、 課後組織將有價值的調查報告送往有關部門。

  浙教版三年級下冊品德教案:家鄉特產知多少

  教學目標:

  1瞭解家鄉有哪些特產,感受祖國物產豐富。

  2瞭解家鄉的自然環境,經濟特點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係,感受家鄉的發展,激起愛家鄉的豪情。

  教學重點:

  多種渠道地蒐集家鄉特產的宣傳資料,廣泛地知道各地特產的名稱。

  教學難點:

  能夠找到家鄉的特產和自然環境有關,與當地經濟發展有關。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瞭解家鄉哪些特產。

  2、能夠發現特產與自然環境、當地經濟發展有關。

  3、感受祖國地大物博,激起愛祖國的豪情。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感受祖國地大物博,激起愛祖國的豪情。

  教學難點:能夠發現特產與自然環境、當地經濟發展有

  教學準備:

  廣泛蒐集家鄉特產和祖國各地特產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 瞭解特產:

  1、什麼是特產?特產是指一個地方特有的產品,他不為其他地方所有,也指一個地方的著名產品。

  1***圖上的這些人在幹什麼?***採購特產***

  2***你知道他們在採購那些特產嗎?這是哪些地方的特產?

  3***如果圖上畫的是咱們家鄉,又會有哪些特產值得人們採購呢?

  絲綢、龍井茶、張小泉剪刀等

  二、 學習我國的特產:

  1、你知道我國各地有哪些特產嗎?學習課文。學生彙報。

  1》知道新疆的吐魯番葡萄,雲南周城鎮的扎染,吉林長白山人蔘,浙江金華火腿,寧夏的五寶、海南的橡膠等等,都是著名的特產。

  2》根據學生說的隨機課件出示特產的圖片或資料。

  三、 學習特產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1、看看書想一想並做練習:

  把特產與地名用線連起來。

  海南 水稻

  福建武夷山 花蟹

  臺灣大鵬灣 鐵觀音茶

  江蘇泰州市 橡膠

  1、請說明這些特點的形成和家鄉的哪一因素密切相連。

  2、根據這些特點的形成和聯絡自己家鄉的實際情況,哪些特產可以大力開發?

  四、 全班交流:

  以小組為單位拿出蒐集到的特產的圖片、包裝、宣傳畫、實物以及其他相關資料進行交流,全面瞭解家鄉特產的特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培養蒐集資料,處理資料的能力。

  2、感受家鄉的發展,激起愛家鄉的豪情。

  教學重點:培養蒐集資料、處理資料的能力。如為特產設計廣告詞、外包裝等。

  教學準備:以小組為單位準備介紹、宣傳家鄉的特產。

  教學過程:

  一、說特產。

  1、小組交流,小組內將自己家鄉的特產向同學作介紹。

  2、小組派代表上臺介紹自己家鄉的特產。

  學生可以獨自拿出自己蒐集的資料,配合自己的解說詞,在臺上當眾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家鄉有哪些特產。也可以小組合作,共同上臺介紹一種特產的產地、特點、加工、歷史等。

  1、 同學之間相互評價。

  2、 動腦筋:你知道家鄉的特產跟什麼有關嗎?

  二、宣傳特產。

  家鄉的特產是我們引以為榮的。怎樣使家鄉的特產享譽全國,走向世界,為家鄉的經濟帶來更大的發展?

  1、 小組選擇最喜歡的一種特產。

  2、 小組準備特產釋出會。老師提示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考慮:

  1》 經濟文化:瞭解特產的經濟及文化。

  2》 地理環境:特產生長或生產所需要的特殊地理環境。

  3》 科學生產***種植***:怎樣提高特產的質量等。

  4》 創造性寫作:怎樣做廣告,寫創意廣告詞,宣傳優質產品,樹立品牌意識。 5》 美術:為特產設計外包裝。

  6》 社會生活:怎樣選購到優質的特產。意識到優質特產的生產和銷售需要人們共同努力。 7》 連鎖效率:品牌特產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

  三、廣而告之:特產釋出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