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以前的歷史資料

  鴉片戰爭將香港從古代帶到了近現代。關於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之鴉片戰爭前的香港歷史

  香港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東漢。1 9 5 5 年發現的李鄭屋古墓,可以證明早在兩千多年前,香港便已有人居住。 唐朝時候,青山***屯門***一帶,已有很多中國人居住,當時的青山,是一處頗為繁盛的港埠。並有唐朝駐軍,保衛珠江的***,外國來的船支,必須經過青山,才可轉去廣州。 宋朝時,一位官員鄧符協被派到廣東做官,經過青山,很喜歡此地,於是,在任滿後,和家屬定居於錦田山谷,建立了一個村落,稱為“北圍”。他的子孫後來又建立了“吉慶 圍”。 清朝時候,清兵於1 6 6 2 年派兵到現在的新界,並命令鄉民留辮。香港在清朝時,一直在對外通商中扮演重要角色,因為,香港在地理上與廣州脣齒相依,而廣州是清朝對外開放的唯一商埠。 英國在後來的對華貿易中,發現香港的重要性,認為如能據為已有,將對其擴大對華及其他遠東諸國貿易,有極大好處。因此,在1 8 4 1 年,中英鴉片戰爭後,要求戰敗的中國清政府割讓香港。 在英國佔領香港前,香港基本上是一個荒島,島上南部的赤柱、大潭篤和石排灣,東部的阿公巖,水井灣等,有一些漁民居住。其他黃泥湧、燈第洲、七姊妹等幾處,則有一些小村灣,當時,島上的居民約3000人。

  之地名來源

  關於香港的地名由來,有四種說法:

  說法一:香港的得名與香料有關。宋元時期,香港在行政上隸屬廣東東莞。從明朝開始,香港島南部的一個小港灣,為轉運南粵香料的集散港,因轉運產在廣東東莞的香料而出名,被人們稱為“香港”。據說那時香港轉運的香料,質量上乘,被稱為“海南珍奇”,不久這種香料被列為進貢皇帝的貢品,並造就了當時鼎盛的制香、運香業。後來香料的種植和轉運逐漸息微,但香港這個名稱卻保留了下來。

  香港維多利亞港

  說法二:香港是一個天然的港灣,附近有溪水甘香可口,海上往來的水手,經常到這裡來取水飲用,久而久之,甘香的溪水出了名,這條小溪也就被稱為“香江”,而香江入海沖積成的小港灣,也就開始被稱為“香港”。有一批英國人登上香港島時就是從這個港灣上岸的,所以他們也就用“香港”命名整個島嶼。直到今天,“香江”仍然是香港的別稱。

  說法三:因“香姑”而得名。據說,香姑是一位海盜的妻子,海盜死後,她就佔據了這個小島。久而久之,人們就把小島以她的名字為名,稱之為“香港”了。

  說法四:因為一名叫陳群***“阿群”***的漁民,帶領英人從香港仔越山循此路至上環一帶為英軍開路,因而得名。她極有可能是一名疍家婆,因為路是阿群帶的,所以就稱之“阿群帶路”了。英人即以疍音"HONG KONG"為記,便因而成為全島的總稱。這也成了香港名字由來的其中一說。

  現仍有人把香港稱作“香江”、“香海”、“香島”、“香州”等。

  香港的英文名稱,是照廣州語音, 原譯作Heung Kong, 香港有很多水上居民讀“香”為“康”,所以英文名稱也就隨著改拼為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