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杏元落院古箏譜

  陳杏元落院 曲目介紹

  《陳杏元落院》,與《陳杏元和番》互為姊妹篇,內容取材於戲曲故事《二度梅》。敘述陳杏元被迫前往北國和番,行至雁門關時,她借拜昭君廟為名,在落雁坡企圖投澗自盡,但恰好落入邯鄲節度使鄒伯符院中。該曲描繪陳杏元落院遇救後向鄒夫人傾訴自己不幸家世的悽切情景。該曲深沉,憂鬱,多用起伏多變的音調,戲劇性的描繪出陳杏元哭訴時的情景。

  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希望您會滿意。

  

  陳杏元落院 作者介紹

  曹東扶***1898——1970***男,漢族,中國著名古箏演奏家。乳名曹小欽,學名曹殿獻。中國四大古箏流派之河南箏奠基人,河南曹派大調曲子創始人。河南鄧州市白落鄉曹營村人。他出身於貧寒的曲藝世家。父親曹懷清以唱大調曲子靠乞討為生。幼小的曹東扶早嘗人世辛酸。7歲進私塾讀書,僅4歲便因年遇饑荒而輟學,隨家人到縣城謀生,時縣城茶館酒肆、書場唱曲子之風頗盛、他借沿街叫賣生意之機出入其中,聽得流連忘返。他先後拜師藍文炳、趙錫三、馬書章、丘果和等老藝人,學習唱腔及揚琴,古董、三絃,又拜入稱“琵琶神指”的馬萬壽學習琵琶。後曾隨父親到湖北省襄樊一帶流動行藝,19歲時在親朋的資助下,進鄧縣初級師範讀書半年,受益匪淺。

  20餘歲時,曹東扶應吳佩孚直系留豫先鋒隊***時駐內鄉縣***營長徐夢雲之邀,到其部下當兵,二人以曲結誼,常相攜南下兩湖,北上冀魯、遊歷山川、覓曲問藝,得識許多名家,獲益頗深。後又與較有名氣的大調曲子唱家湯寅侯、郝吾齋、黨振藩等多有往來,聚唱自娛。他在提煉姐妹藝術精華之基礎上,汲取眾曲子行家之長,豐富充實自己的彈唱技藝,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其唱腔高亢挺拔,穩中有變,抑揚委婉,聲情並茂,並注重對傳統曲目的加工整理,曲詞文雅流暢,具清新脫俗之氣,三絃、琵琶、古箏等樂器演奏技藝亦日益精湛、聲震宛西。後舉家遷回鄧縣城定居,以唱為業。又與同輩曲友、學生趙金鐸、唐炳勳、騰漢三、吳宗岑、謝克宗等不斷研討,常在茶館演唱,所到之處,聽眾聞訊而至,“曹派大調”一時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