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園在我省旅遊中所佔位置探討論文

  野生動物園中的野生動物,是指生存於自然狀態下,非人工馴養的各種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兩棲動物、魚類、軟體動物、昆蟲及其他動物。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野生動物園在我省旅遊中所佔位置探討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野生動物園在我省旅遊中所佔位置探討全文如下:

  摘 要:野生動物園是我省特色旅遊之一,在這裡遊客可以學到很多的地理知識,尤其是對珍稀動物的理解將更多,最為重要的是野生動物園可以幫助遊客樹立保護自然、保護動物的理念,這對我國生態環境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本文主要通過對野生動物園在我省旅遊中所佔位置的介紹,進而探討了野生動物園與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的措施,僅供參考借鑑。

  關鍵詞:野生動物園;旅遊;重要性

  野生動物園在我省旅遊中之所以佔有重要的位置,主要是因為野生動物園具有其他普通動物園無法比擬的優勢,再加之,並不是所有的省份都具有建設野生動物園的條件,另外,野生動物園與生態效益相關,儘可其前期投資比較大,但是後期所產生的生態效益以及社會效益是無法估量的,因此,我省應該鼓勵野生動物園發展。

  1 野生動物園在我省旅遊中所佔位置

  野生動物園應該是我省最具特色的旅遊之地,其在我省旅遊中佔有很高的地位,其重要性可想而知。野生動物園的存在,使得很多珍稀的野生動物可以儲存下來,同時也便於學者進行生態研究,對我省的生態環境的恢復與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野生動物園在我省旅遊中的重要性體現如下:

  1.1 可以用於科普教育

  野生動物園中植物以及動物都具有科普教育的功能,人們來到此,看著野生動物們就是鮮活的標本,人們可以瞭解到這些野生動物最真實的一面,日常的生活習慣等,動物與其周圍的生態環境相互依存,看見動物們也就可以直接瞭解其生存的環境,這是普通的動物員無法做到的。另外,野生動物園中的銘牌十分詳細,人們通過銘牌就可以瞭解到野生動物全部的資訊,比如學名、產地以及科屬等,這樣人們在讚歎大自然的同時,也能夠學到很多的知識。同時,野生動物員允許遊客參與其中,這樣遊客的體驗更加真實,遊客從中更能夠獲得直觀感染力,假如遊客中有專門的教師與學生來進行研究,野生動物園工作人員還可以提供專門的服務,以便能夠讓教師與學生獲得更多的真實性的體驗。

  野生動物員所具有的科普教育是其能夠受到如何歡迎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時也是其獨特之處,也正是如此,其在我省旅遊中所佔的地位無可撼動。在野生動物園中,遊客產生的不僅僅是簡單的認知,也不是隻是簡單的學到了科普知識,更重要的是認識到保護自然、保護動物的重要性。

  1.2 方便衡量其效益

  野生動物園所產生的經濟投資比較容易評估,尤其是一些基礎設施等固定資產更容易評估。野生動物員在進行初期建設時,我省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這些資金主要是用來購買野生動物以及運輸這些野生動物,與種植的植物相比,在野生動物身上所進行的投入比較多,尤其是一些珍稀的物種,儘管花費了大量的經濟成本,但是其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尤其是生生態效益無法估量。

  但是與經濟投資評估相比,野生動物園的經營效益就難以評估,站在經濟學角度來說,野生動物園所產生的生態效益以及社會效益,其主要是以經濟形式體現出來。

  1.3 野生動物園的科學研究價值

  從近幾年野生動物園的發展的過程中可以看出,人們在追求經濟和生態的協調性。在建立野生動物園保護工程中,充分考慮到對動物遷徙地的保護和生態景觀的建設。野生動物園的主要任務就是加強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提升野生動物的種類特點,同時對生物鏈進行高效完善。不僅如此,野生動物園也具有相對較為重要的旅遊價值,在這一方面上看,人們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升了野生動物園的研究價值。

  針對生態效益,目前學術界有許多指標,但是就如生態旅遊是一個新興事物一樣,這些指標在實踐中也是新生事物,沒有具體的衡量標準,給人一種空泛的感覺。無論國家森林公園,還是野生動物公園,都沒有具體的評估指標體系。但是動物對外界環境的改變要更加敏感,作出的反應要更加激烈。因此,作為生物鏈的頂級的動物可以作為生態質量的監測工具。

  2 野生動物公園與生態旅遊的可持續發展

  野生動物公園作為新型的動物園在省內剛一出現,便受到廣大遊客的熱烈歡迎,出現了在週末和節假日人滿為患的情況,野生動物公園的經濟效益也明顯好於傳統意義上的城市動物園。

  2.1 保護動物資源是野生動物園可持續發展的前提

  目前我省正在運營的野生動物園中,所容納的各種動物的數量一般都在萬隻***頭***以上,其中不乏有一些動物是用來表現容納數字的,裝點門面的,但是國際公約附錄Ⅰ、Ⅱ級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數目起碼不會少於千隻。這些珍稀物種不僅是所在野生動物園的寶貴財產,而且也是重要的旅遊吸引物。珍稀動物的喪失,從經濟上講,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對自然界的損失也是無法估量的。尤其是許多瀕危物種紅皮書目錄上的物種,例如:華南虎、丹頂鶴等等。據不完全統計,平均每運送一隻野生動物到動物園,在抓捕和運輸過程中,就要有十幾甚至幾十只野生動物“陪葬”。不過對於一些物種當它們生存的自然環境已被人類活動嚴重破壞時,動物園飼養可能是這些物種唯一存活的機會。

  2.2 科學的編制野生動物園的總體規劃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目前,全國的野生動物園的建設缺乏整體佈局和規劃,在沿海及經濟發達地區,野生動物園的分佈比例相對集中一些。內陸及經濟尚不發達地區,分佈的就分散一些。對於這些集中分佈的野生動物園,應優先考慮進行資源整合。同時,對於尚未建成的野生動物園,因為野生動物園大多建設在所在城市的邊緣地帶,在選址時候,應該著眼於城市未來50至100年的發展,避免在方位上與城市同向發展。

  2.3 科學的飼養管理和放養方式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據

  新型的放養方式使動物之間接觸的機會增多,增加了種間、種內鬥爭,使動物因爭食、求偶等行為出現的外傷增多,同時病毒傳播的機率也大為增加。例如: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4年的禽流感等都是對野生動物園管理的嚴重挑戰。野生動物園既然是遷地保護的重要場所,那麼對野生動物的救護,繁殖,養育就必須採取合理而科學的方式,不能只是簡單的把動物從籠子裡放養到院子裡,就算新型的放養方式,這隻會給遊客一種“有名無實”的感覺和印象,甚至以為自然界中動物就是如此生活,嚴重的甚至會使遊客們對生態旅遊產生誤解。

  3、結束語

  眾所周知,野生動物園作為一種重要的旅遊景點,不僅對社會經濟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對於生態環境的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從目前我省對野生動物園管理工作的現狀上看,加強保護的強度,增加野生動物的種類勢在必行。筆者認為,我省還應該加重投資,將其納入到經濟發展體系中,同時也與省內的城市發展規劃相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