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編輯論文

  美術編輯在新聞出版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優秀美術編輯創作的作品是一種無形的品牌和資源,潛藏著巨大的文化價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論美術編輯的文化修養

  目前在人們的生活中,從報刊、雜誌、書籍、網路等資訊渠道,每天都會接觸到大量的圖片,這些圖片有的蘊含著獨立的資訊,有的則是將文字資訊用圖片的形式傳達出來。無論是哪一種型別的圖片,在美術編輯的設計之下,都會呈現出不同的影象角度、內涵與意境等視覺感受。只有那些具有新穎的角度、深遠的意境、深刻的內涵的視覺形象,才能精準的甚至是超出讀者的預期傳達出某些文字資訊。

  一、文化修養對美術編輯的影響

  我國從古代開始就一直都提倡著詩畫同源,很多的繪畫大師同時也具有很高的文化修養,他們在是畫家的同時更是詩人、文學家。如唐代的王維,蘇軾對其評價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像米芾、蘇軾、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文長、王冕、鄭板橋等人都無一不是詩人兼畫家。而中國漫畫的創始人豐子愷先生,其本身也是一位散文家,他著有《豐子愷兒童漫畫選》《護生畫集》等漫畫集,同時還著有《緣緣堂隨筆集》《豐子愷散文選集》《率真集》等多本散文集作。他往往只用寥寥數筆就勾畫出一幅意蘊豐富的漫畫,如用疏朗簡潔之筆勾勒出廊前上卷的竹廉,廊下木桌茶具,畫面大片留白,一彎淺淺的月芽高掛。這幅如宋元小令般意境深遠的水墨漫畫,與題款“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配合得相得益彰,能引發人豐富的聯想,極富美感。再如我國現代著名的繪畫大師吳冠中先生,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散文,其散文與其繪畫一樣具有鮮明的個性和獨創性,閱讀他的文學作品,會為其深刻的見解和行文藝術魅力所折服。

  在今天,提高美術編輯的文化修養依然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因為美術編輯的文化修養會直接的影響到書籍、期刊的四封設計以及報刊的版面編排等裝幀藝術作品。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特別是電子設計技術和電子印刷技術的發展,使得美術編輯過程中出現了更為強大的技術和工具支援,如photoshop、flash、animator、3dmax等處理圖畫的工具的出現,視覺表現技法為視覺符號的表現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提高了印刷產品的生產能力。但是美術編輯工作決不能簡單的等同於技術流程性操作,而是應該以文化底蘊為支撐,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

  現今很多的美術圖片看似色彩斑斕,卻給人以喧鬧、意境平庸、缺乏想象力的感覺,影響了讀者對資訊的接受。造成這種現象很多時候並不是由於美術編輯自身的專業素養不過關,而是由於他們缺乏必要的文學、美學、哲學等綜合文化素養造成的。由於這些綜合文化修養的缺乏,使得他們解讀文字資訊併為文字資訊定位恰當的視覺符號的功力稍有欠缺。當然要提高美術編輯的文化修養也並不是意味著所有的美術編輯都必須要能詩善文,而是要求他們能夠結合本刊或是本報的特色和辦刊宗旨,找準市場定位和讀者定位,在充分理解欄目特點和文字風格的基礎上,用圖畫作出詮釋和表現,使得直觀、靈動、雋永的畫面和深刻、準確的文字能夠和諧、完美的達到統一,從而令整個刊物看起來有內涵、有深度、有藝術感染力。

  二、文化修養有利於美術編輯進行視覺優化

  在資訊時代,無論是傳統的紙質媒體還是電視媒體、網路媒體,決定其生存的主要是其發行量、收視率和點選率等因素。而新興的電視、網路等媒體更能給人以直觀上的視覺衝擊,作為傳統媒介的紙質出版物想要抓住讀者、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也必須要充分的發掘自身的視覺潛能。現在的美術編輯已經不再是簡單的進行一些版面設計工作,而是要在充分理解文字編輯所要傳遞的資訊的基礎上,將各種紛繁瑣碎的文字資訊進行合理的整合,使得文字資訊與美術圖片能夠最優化的結合,更好的將資訊傳遞給更多的讀者。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和人們接受資訊的渠道的多元化,人們很多時候已經無法靜心的進行報刊書籍的閱讀。因而這就更需要紙質媒體除了要有深刻的文字內涵之外,還要有視覺上的吸引力。美術編輯的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通過視覺優化對文字就行二次藝術創造。這就需要美術編輯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文化修養也是美術編輯必備的素質之一。

  美術編輯對文字資訊的在整合與視覺優化對整個紙質媒介的視覺風格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美術編輯的視覺優化主要包括三個層次:

  1 簡單詮釋,使文字資訊與圖片基本相符。簡單詮釋要求所選的圖片與文字的主體要能基本吻合,如倘若文字中描述的是秋天的蕭瑟,那麼就要求所配的圖片應該是落葉、荻花等能代表秋天特色的景物,而不是一派百花爭豔、春光明媚的景象。用圖片對文字資訊進行簡單的詮釋是作為一個美術編輯最低要求,也是美術編輯所必備的基本素養。如果一個美術編輯連簡單詮釋這個最基本的要求都做不到,那麼所配的圖片也就失去了意義,同時也會對讀者的整個閱讀產生不良影響。

  2 深入理解,用圖片拓展文字資訊。這要求美術編輯有足夠的解讀文字資訊的能力,能夠進一步深入的理解文字資訊,並且還需要有準確的視覺符號定位能力。從文字資訊中找準關鍵字把握住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後再配上合適的、恰當的圖畫。美術編輯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多進行閱讀訓練,不斷的培養和提高自身理解和領悟文字資訊的能力,並且通過自己對文字的理解進行二次藝術創造,使得所選圖畫具有更為豐富的內涵。

  3 超越文字,給予讀者獨特深刻的視覺印象。一個優秀的美術編輯應該能夠結合刊物的特色和創辦宗旨,從市場定位、讀者定位、欄目特點、文字風格等方面進行綜合考量,再以自身獨特的理解力對文字進行深入的理解並用圖片資訊加以詮釋和表現,從

  而使創造出的視覺形象超出文字本身的內涵,給讀者更深刻、更獨特的閱讀體驗。例如新生代的美術編輯年年,以其獨特的風格和豐富的想象,先後為國內當紅的青春寫手郭敬明的多本小說設計封面和配插畫,得到了讀者的普遍認同,一時間形成了郭敬明與年年最佳組合。

  在今天隨著各種作圖工具的運用和普及,極大的豐富了視覺的表現技法,為視覺符號的表現提供了最大的可能。美術編輯在頭腦中的所有構思幾乎都可以利用這些先進的圖形創作工具實現,藝術觀念和創意思維的表達不再受到技法的限制,並且已經成為了衡量視覺藝術品的重要標準。而藝術觀念的表達和藝術思維的創新是離不開良好的文化底蘊的支撐的。

  三、如何提高美術編輯的文化修養

  1 提高專業素養,豐富理論知識。美術編輯除了要掌握美術基礎、色彩構成、透視學及一些常用的圖形處理軟體知識外,還要努力的提高自身的理論知識。理論是實踐的基礎,美術編輯要學習的理論知識主要包括美術設計專業理論、藝術理論和美學理論。藝術設計專業理論是前人創作實踐經驗的結晶,包含著美術設計的藝術規律,能為美術編輯的視覺創作提供理論知識基礎。

  而藝術理論和美學理論則可以在更高層次上的指導著視覺形象的創作。只有掌握豐富的理論知識,掌握藝術創造的規律,才能隨心所欲的利用線條、色彩等元素構成一幅完美的圖片,正如中國古代畫論中所提到的那樣:“有法之極,歸於無法。”加強美術編輯的理論知識,才能使美術設計不斷的走向成熟,提高美術編輯的設計質量。

  2 建立廣泛的興趣,博採眾長。美術編輯要建立廣泛的興趣愛好,除了掌握本專業的知識外,還要儘可能多的瞭解其他藝術領域的知識,從其他的藝術形式中吸取養分,如工藝美術、攝影藝術、建築藝術、

  裝潢藝術、戲劇電影知識……從這些藝術形式中可以感受異曲同工之妙,得到觸類旁通的啟示。並且受眾的思想意識通常都會受到哲學、心理學、美學、民俗、經濟學和宗教等各方面的影響。作為美術編輯,瞭解這些方面的知識,可以更好的進行市場定位分析和讀者定位分析,從而使自己的作品更好的抓住讀者的眼球,得到讀者的認可。

  3 蒐集資料,積累形象。美術編輯要重視對專業資料和各類資訊的收集和整理,人的思維能力的增強,是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獲得的。只有多收集相關方面的資料才能為創作提供靈感和形象。美術編輯藝術形象的積累,主要源自兩個方面,其一是源自於生活實踐,任何一項創作都是離不開生活的,正如藝術大師羅丹所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作為美術編輯要善於利用自己的眼睛,在生活中尋找美的色彩、美的形狀、美的情態,用心的去搜集形象、觀察形象、記錄形象,才不會在設計中因找不到合適的形象而苦悶。另一方面是源自於別人的作品,通過對別人的作品進行閱讀。杜甫曾經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一個人的生活閱歷畢竟總是有限的,因而美術編輯要多利用博物館、美術館、畫冊、書店等資源,積累豐富的形象,為自身的創作提供豐富的素材。

  4 提高藝術技巧,發揮藝術個性。藝術技巧是使一幅作品最終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手段,它對於創造完美的形式、表現作品的思想內容、增強藝術感染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可以說一幅的作品的構思、立意都是需要通過藝術技巧來體現的。美術編輯應該通過不斷的練習,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掌握色彩、造型、美術字體等更多的能力。我國著名的畫家齊白石老人即使到了晚年也堅持每天進行繪畫練習,提高自己的技巧。熟練的藝術技巧是藝術創作的保證,同時也是優秀的美編設計的保證。並且美術編輯還應該要保持自身獨特的藝術個性,羅丹曾經說,“在藝術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清代著名的畫家石濤也說:“我之為我,自有我在。”美術編輯只有保持獨特的創作個性,才能使自己的作品呈現出來使與眾不同的視覺感官。如曾經為《曼珠沙華》《大漠謠》《夜談蓬萊店》等多本書籍做封面的設計的李堃,就以其較強的整體感、流暢的線條和大氣的畫風,受到讀者的喜愛。

  範文二:美術編輯怎樣與文字編輯“對接”

  【摘要】隨著報業市場的競爭逐漸激烈化,如何更大程度的吸引讀者的眼球已經成為各個報業不得不考慮的問題。擁有具有視覺衝擊力的版面設計,正確的輿論導向加上獨特的版面風格是辦好一份報紙兩者缺一不可,如何做到導向正確不僅是文字編輯所要考慮的,美術編輯也應該考慮。本文從黨報版式的重要性出發,探討如何優化版面設計;只有加強美術編輯與文字編輯的及時“對接”,才能在把握黨報正確的版面輿論導向的同時提升黨報的視覺競爭力。

  【關鍵詞】輿論導向 新聞判斷 團隊協作 版面和諧

  一張報紙在沒有印刷之前,往往要經過:採編人員的採寫、圖片拍攝、文字編輯、編前會、組版、校對等等環節,最終由美術編輯進行美化。因此沒有出色的版面語言,一切優秀的新聞報道便只能是一盤沒有佐料的菜品。一張報紙是否吸引讀者,內容很重要,但不能否認的是最先抓住讀者眼球的往往卻是報紙的版面。這促使越來越多的黨報意識到報紙版面設計的重要性,在版面設計上“花大力氣,做大文章”。美術編輯的日常工作就是通過標題字型號設定、欄頭欄畫設計、圖表製作、漫畫創意、版面統籌、圖片修改等來吸引讀者的注意。如何在版面設計上有所創新,做到“圖文並重”,有待我們採編部門進一步探討。

  在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的前提下,做到“方便閱讀”

  美術編輯往往會忽視對輿論導向的把握。在日常的採編中編輯最注重把握輿論,無論是稿件還是圖片在拼版之前都會先上“編前會”***或採例會***;會上把所有的稿件、圖片分配到各個版,然後編輯們會反覆推敲修改內容,這時美術編輯就應該提前加入其中,只有這樣才能夠在組版時“更加順暢”,美術編輯才能更好的領會正確的“導向”,即時領會“編前會”精神,後期製作時才不會走彎路。

  “方便閱讀”是版面設計的重要任務。讀者對版面的要求雖然千差萬別,但最首要的一條都是要便於閱讀,時代的快節奏要求報紙能在儘可能短的時間裡為讀者提供其想獲取的資訊。在正確的導向指引下版式應該遵守“方便閱讀”這個原則。要做到“方便閱讀”應遵從讀者的閱讀習慣,稿件成塊狀排列,排列錯落有致,該留白的地方留白,改省去的線條省去。標題和正文不分家,儘可能採取橫向排列。在裝飾版面時,避免花哨,用簡潔的裝飾給讀者以美的感受,不能片面的追求裝飾,導致主次顛倒。

  美術編輯如何與文字編輯及時對接

  報紙大都是文字編輯主導各版全域性即版面主編,而文字編輯***主編***大都是學文的;而版式設計嚴格來講是屬於平面設計***即美術專業***,而這之間沒有多大聯絡。因此,靠文字編輯來美化版面,實在有些強人所難;而一味的由美術編輯來憑著自己的主觀理解,終究易導致導向偏離甚至出錯。所以,擺在美編面前的首要問題是:文稿提煉能力和新聞的判斷能力。

  注重以整合版面為目的的設計思考,用視覺藝術及創意來表現新聞內容、編排版面、體現新聞價值。在稿件和版面的編排上,應體現“可讀、易讀、悅讀”的設計理念。在版式設計中,美編應通過對版面語言要素的優化組合,既體現編輯思想、營造視覺強勢,又達到最佳的閱讀效果。版式設計人員也要克服對新聞判斷的誤區。排版前要通覽全文,讀懂文章的深層含義,瞭解有關背景資料,甚至是通過跨部門的“團隊協作”去真正理解新聞的意圖。比如,有時文章需要採用圖表和標題的底紋、字型設計等手段去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時就需要美編與文字編輯進行進一步的交流溝通,去了解稿件所要表達的意思和輿論引導方向,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版面設計工作。同時在美化版面期間與各版面主編的溝通也是非常必要的。

  報紙版面是一個整體,只有設計與文字圖片達到和諧,才能使黨報既導向正確又生動可讀。這正取決於美術編輯與文字編輯相互協作、共同配合、團隊作戰。版面設計是一門複雜的平面設計藝術,它既包含了平面設計中的設計法則,也包含了新聞學、政治、經濟、語言學等各門學科的知識,並且還需要一定程度上的藝術美學知識和造型能力,需要我們下大力氣進行協作。

  如何達到版面設計的和諧統一

  在開完編前會完成與文字編輯的“對接”後,如何才能使版面達到和諧統一的效果呢?即內容和形式。好的版面設計是要做到內容與形式的統一,使人感覺到整張報紙和各個版面有一條主線貫穿其中,有一種氣勢美,有一個鮮明的主題。

  一份報紙有多個版面,版面最忌平均用力,沒有主次。各個版面之間要妥善處理好版面全域性與區域性、區域性與區域性的關係。一般來說,頭題起著統領全版的作用。主題的策劃,要與整個版面的策劃緊密結合起來,使整個佈局的處理與頭題形成呼應,以使整個版面既突出重點,又佈局勻稱。各個版面之間要做到中心突出,版面有序,優勢互補,達到和諧、均衡的效果。

  報紙的一個版面就是一幅圖畫,美編要善於營造報紙整體效果,吸引讀者的注意力。比如在版面設計中,如果版面只用相同色系,雖然整體統一,但會給人一種平淡、乏味的感覺。如果版面採用互補的色調,並能在色彩的明度與純度、面積與佈局上處理得當,就會產生既鮮豔、明快,又和諧、豐富的效果。在使用的字型上要整齊統一,運用手段,使整版的標題形成強勢,相互呼應,讓版面和諧而有朝氣。

  圖片、圖表和漫畫作為一種表現形式,可以言簡意賅的更為形象地表現出文章的主要意思,對讀者瞭解資訊起到很大的輔助作用,而且也增加了報紙的可讀性和趣味性。現在,圖片的作用和地位越來越突出,但圖片應該怎麼放,放在什麼位置,要多大,這些對版面的美觀程度也有著直接影響。我們在充分發揮“以圖片帶新聞”的作用的同時,也要避免堆積圖片,圖不達意,用圖片充版面的現象出現。圖表集美術、線條、色塊、文字、資料於一體,簡明、直觀、精確、形象,既能抓住讀者眼球,也方便讀者閱讀和理解。在新聞版面,情景再現的圖解能幫助讀者清晰的瞭解事情發展的過程,財經方面的數字,使用直觀的圖表更可以起到一目瞭然的效果。

  漫畫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報紙的趣味性,不但能夠加強文章的表達效果,而且可以使版面更加生動、形象、活潑,增強與完善了報刊版面的整體審美效果,並可達到圖文並茂的效果。但黨報的漫畫不能低俗,要帶有批判性和藝術性,能留給讀者比文字更深刻的印象。

  現在報紙仍處於厚報階段,不同的美編往往負責設計不同的版面,從報紙的整體性考慮,這要求團隊從整體考慮、分析再作出判斷。有人說,沒有美編也可以做成一份報紙,但沒有美編是絕不可能做好一張報紙的!因為一張好的報紙是由出色的內容和優秀的設計包裝組合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