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曉的作者詩人是哪個人

  《春曉》它的藝術魅力不在於華麗的辭藻,不在於奇絕的藝術手法,而在於它的韻味。整首詩的風格就像行雲流水一樣平易自然,然而悠遠深厚,獨臻妙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春曉的作者詩人個人簡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春曉》作品簡介

  《春曉》是唐代詩人孟浩然隱居在鹿門山時所作,詩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剛剛醒來時的一瞬間展開聯想,描繪了一幅春天早晨絢麗的圖景,抒發了詩人熱愛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破題,寫春睡的香甜;也流露著對朝陽明媚的喜愛;次句即景,寫悅耳的春聲,也交代了醒來的原因;三句轉為寫回憶,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為惜春。全詩語言平易淺近,自然天成,言淺意濃,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詩人介紹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現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

  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後,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歸隱終身。曾隱居鹿門山。40歲時,遊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開元二十五年***737***張九齡招致幕府,後隱居。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

  孟浩然的詩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後人把孟浩然與盛唐另一山水詩人王維並稱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傳世。

  《春曉》作品介紹

  春眠不覺曉⑴,處處聞啼鳥⑵。

  夜來風雨聲⑶,花落知多少⑷。

  詞句註釋

  ⑴不覺曉:不知不覺天就亮了。曉:早晨,天明,天剛亮的時候。

  ⑵聞:聽見。啼鳥:鳥啼,鳥的啼叫聲。

  ⑶“夜來”句:一作“欲知昨夜風”。

  ⑷“花落”句:一作“花落無多少”。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白話譯文

  春天睡醒不覺天已大亮,到處是鳥兒清脆的叫聲。

  回想昨夜的陣陣風雨聲,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

  《春曉》名家點評

  《王孟詩評》:劉風流閒美,正不在多。以詩近詞,太以纖麗故。

  《唐詩廣選》:顧雲:真景實情,人說不到。高興奇語,唯吾孟公。

  《唐詩歸》:鍾雲:通是猜境,妙!妙!

  《唐詩解》:昔人謂詩如參禪,如此等語,非妙悟者不能道。

  《唐詩鏡》:喁喁懨懨,絕得閨中體氣,宛是六朝之餘,第骨未峭耳。

  《唐詩選》:玉遮曰:“知多少”,正是“不覺曉”妙處。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珽曰:曉景喧媚,莫卜夜無寂寞。惜春心緒,有說不出之妙。周敬曰:二十字清聲婉約。

  《唐詩箋要》:朦朧臆想,構此幻境。“落多少”可以不說,又不容不說,誠非妙悟,不能有此。

  《而庵說唐詩》:做上二句便煞住筆,復停想到昨夜去,又到花上來,看他用筆不定,瞻之在前,忽然在後矣。或問:何不寫“夜來”在前?曰:看題中“曉”字。“處處聞啼鳥”下若再連一筆,則便不算曉矣,故特轉到曉之前下“夜來”二字。“風雨聲”緊跟上“聞”字,“曉”字便隔尋丈。其作“曉”精微有若此。

  《唐詩箋註》:詩到自然,無跡可尋。“花落”句含幾許惜春意。

  《詩法易簡錄》:亦具一氣流轉之妙。

  《歷代詩評註讀本》:描寫春曉,而含有一種惋惜之意。惜落花乎?惜韶光耳。

  《唐人絕句精華》:此古今傳誦之作,佳處在人人所常有,唯浩然能道出之。聞風雨而惜落花,不但可見詩人清致,且有屈子“哀眾芳之零落”之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