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入庫單填寫樣本

  材料入庫驗收是指倉庫在物品正式入庫前,按照一定的程式和手續,對到庫物品進行數量和外觀質量的檢查,以驗證它是否符合訂貨合同規定的一項工作。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材料入庫驗收的程式

  驗收工作是一項技術要求高、組織嚴密的工作,關係到整個倉儲業務能否順利進行,所以,必須做到準確、及時、嚴格、經濟。

  驗收作業的程式為:驗收準備、核對憑證、實物檢驗。

  1.驗收準備

  倉庫接到到貨通知後,應根據物品的性質和批量提前做好驗收前的準備工作,大致包括以下內容:

  ***1***人員準備。安排好負責質量驗收的技術人員或用料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以及配合數量驗收的裝卸與搬運人員。

  ***2***資料準備。收集並熟悉待驗物品的有關檔案,例如技術標準、訂貨合同等。

  ***3***器具準備。準備好驗收用的檢驗工具,例如衡器、量具等,並校驗準確。

  ***4***貨位準備。針對到庫物品的性質、特點和數量,確定物品的存放地點和保管方法,其中要為可能出現的不合格物品預留存放地點。

  ***5***裝置準備。大批量物品的數量驗收,必須要有裝卸與搬運機械的配合,應做好裝置的申請呼叫。

  此外,對於有些特殊物品的驗收,例如毒害品、腐蝕品、放射品等,還要準備相應的防護用品,計算和準備堆碼、苫墊材料,對進口物品或存貨單位指定需要進行質量檢驗的,應通知有關檢驗部門會同驗收。

  2.核對憑證

  入庫物品必須具備下列憑證:

  ***1***業務主管部門或貨主提供的入庫通知單和訂貨合同副本,是倉庫接收物品的憑證。

  ***2***供貨單位提供的材質證明書、裝箱單、磅碼單、發貨明細表等。

  ***3***物品承運單位提供的運單;若物品在人庫前發現殘損情況的,還要有承運部門提供的貨運記錄或普通記錄,作為向責任方交涉的依據。

  3.實物檢驗

  實物檢驗就是根據入庫單和有關技術資料對實物進行數量和質量檢驗。一般情況下,或者合同沒有約定檢驗事項時,倉庫僅對物品的品種、規格、數量、外包裝狀況,以及無需開箱、拆捆而可以直觀可見可辨的外觀質量情況進行檢驗。但是在進行分揀、配裝作業的倉庫裡,通常需要檢驗物品的品質和狀態。

  數量檢驗是保證物品數量準確的重要步驟。按物品性質和包裝情況,數量檢驗主要有計件、檢斤、檢尺求積等形式。在進行數量驗收時,必須與供貨方採用相同的計量方法。採取何種方法計量要在驗收記錄中做出記載,出庫時也按同樣的方法計量,避免出現誤差。

  按件數供貨或以件數為計量單位的物品,做數量驗收時要清點件數。一般情況下,計件物品應全部逐一點清。對於固定件數包裝的小件物品,如果包裝完好,開啟包裝則不利於以後進行保管,所以通常情況下,國內物品只檢查外包裝,不拆包檢查,而進L]物品則按合同或慣例辦理。

  按重量供貨或以重量為計量單位的物品,做數量驗收時有的採用檢斤稱量的方法,有的則採用理論換算的方法。按理論換算重量的物品,先要通過檢尺,例如金屬材料中的板材、型材等,然後,按規定的換算方法換算成重量驗收。對於進口物品,原則上應全部檢斤,但如果訂貨合同規定按理論換算重量交貨的,則按合同規定辦理。

  按體積供貨或以體積為計量單位的物品,做數量驗收時要先檢尺,後求積。例如木材、竹材、砂石等。

  在做數量驗收之前,還應根據物品來源、包裝好壞或有關部門規定,確定對到庫物品是採取抽驗還是全驗方式。

  在一般情況下,數量檢驗應全驗,即按件數全部進行點數;按重量供貨的應全部檢斤,按理論重量供貨的應全部檢尺,然後換算為重量,以實際檢驗結果的數量為實收數。對於大批量、同包裝、同規格、較難損壞的物品,質量較高、可信賴的,可以採用抽驗的方式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