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簡筆畫邊框_好看的邊框簡筆畫

  簡筆畫使用盡可能少的筆劃線條,塑造簡潔、生動、易懂的形象,把它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起來,適應兒童的心理特徵和審美情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花的簡筆畫邊框,供大家參考。

  花的簡筆畫邊框展示


  花的簡筆畫邊框圖片1


  花的簡筆畫邊框圖片2


  花的簡筆畫邊框圖片3


  花的簡筆畫邊框圖片4


  花的簡筆畫邊框圖片5

  少兒學畫畫的思維創意有多重要

  創意美術主要通過不同的材料,通過美術的方式,讓孩子“抒發”自己 心中所想,激發幼兒表達慾望;或者通過繪畫遊戲,以基本造型元素和色彩刺激幼兒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感官,激發幼兒對美術的興趣,形成對“美”的初步感悟。對於父母來說,在家一樣可以陪孩子“玩”創意美術。

  孩子塗鴉敏感期的訊號

  很多父母一看孩子愛上了畫筆,就覺得自己的孩子一定有繪畫天賦,絕不能浪費,趕緊報個班,最好能考個級,為將來升學增加點“份量”。但是不少教學專家卻建議,12歲前,孩子不適合美術考級。當你的孩子愛上畫筆,也許是天賦,也有可能是他的繪畫敏感期來了。

  科學家早就發現,孩子從3歲、4歲就開始了畫畫敏感期。孩子在畫畫敏感期到來時,往往通過塗鴉和畫各種畫來表達自己的感情。這是孩子在表達能力不夠完善時的一個補充,也是孩子充分發揮自己想象力和兒童獨有創意的一種方式。在這個時候,家長該做的就是陪著孩子“玩”畫畫。

  “兒童美術的最大價值在於創造。而非技巧。”上海現代兒童美術館館長薛文彪從事創意美術教育多年,在他看來,兒童應該在12歲以後才開始學習素 描、速寫、造型、明暗這些傳統美術基本功,過早學習沒有意義。“兒童跟成人不一樣,兒童階段的基礎應該是:色彩、構圖、認知、大膽表現,以及掌握各種繪畫工具和材料,包括水彩、水粉、油畫、炭筆、水墨等等。”中國美術家協會少兒美術藝委會委員陳發奎同樣認為,兒童繪畫是最典型的直覺反映,在諸多印象面前適 當引導,使兒童一開始就進入創作成為可能。陳發奎贊同兒童畫的“不似之似”:“不似為欺世”是不符合印象和感受,“太似為媚俗”又有過於理性和概念化之嫌,缺乏童趣和藝術意味。

  在西方,創意美術=自由繪畫

  提及兒童創意美術,來自法國南錫高等藝術學院的保羅-德沃圖教授一臉茫然,但當他看過幾個孩子的作品後,捧出一本1938年出版的名為《自由繪畫》的法國書籍——作者EliseFREINET和她先生一起開創了法國一種很有名的教育方法:自由繪畫。

  保羅先生介紹說:“自由繪畫就是提倡不具體教孩子們畫什麼,讓他們自由發揮。”他以前在法國教過孩子的課,老師每節課會指定用一種工具來完成一個作品,沒有任何限制,宗旨是鼓勵學生多元化創造,跟別人不同。老師引導的作用,是避免孩子們做出雷同的東西。“自由繪畫主要是培養孩子的興趣,如果孩子 們真的對繪畫有興趣,可以另外報很專業的班去學素描、水彩什麼的。”這跟薛文彪館長的理念不謀而合。“自由繪畫剛出來時,很多家長不理解,認為不嚴肅。但在法國,當年的孩子現在已經成為家長,完全能接受這種教育方法。自由繪畫,可以說已經根植於他們的思想中,因為它可以‘喚醒’人們的創造力。”

  據瞭解,在法國,即便是現在的美術學院也已經完全摒除了傳統美術的概念。“傳統美術不能說是沒有地位或不存在,而是退為多樣化選擇的一種。最高境界是你的創意,然後從創意出發,選擇你所需要學習的傳統美術。”在法國,繪畫的“基本功”不是素描,不是水彩,而是創意。“如果一個孩子想畫一輛卡車, 他總會找到自己的辦法,可能不是傳統常規的做法,但很可能因為做不到傳統方式反而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創意。”保羅教授目前在上海致力於中法文化的交流,他坦言自己目前看到的大量作品,實在是太過“千篇一律”。缺乏創意的根源,從中國課堂上的美術教育就可見一斑,整齊劃一的石膏繪畫,在他看來是不可想象的。 “中國現在的美術教育用的還是徐悲鴻、劉海粟一代從歐洲帶回來的那套,其實,歐洲早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創意美術***或自由繪畫***的優勢在於:單一地學習繪畫技巧,是很狹窄的一條道路,而創意美術是為了帶給孩子一種對生活的領悟和感知,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可以運用到以後工作中的任何領域,受用一生。也許不會每個孩子都成為很有創意的人,但至少可以成為很有感覺的人——懂得欣賞各種藝術作品,有 自己獨特的眼光,這是提高生活質量,而不是謀生手段。”薛文彪稱。

有關花的簡筆畫邊框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