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國旗教學反思

  怎麼樣來寫《升國旗》教學反思呢?教師們做好準備了嗎?下面請欣賞網路編輯為你帶來的《升國旗》教學反思 ,希望你能夠喜歡!

  《升國旗》教學反思***一***

  升國旗》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的第二篇課文,本文主要寫了孩子們升國旗時的場景,是一首思想美、情感美、人性美的兒歌,三句六行,押韻上口,好讀易背,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生在知道五星紅旗是我國國旗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本課時主要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指導朗讀,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方式並且聯絡自己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激動自豪的心情,由此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採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巧妙地創設各種情境,自助於學生主動且饒有興趣的觀察、思考、想象、表達,最大極限地啟用學生思維,進行創造性地學習。因此,在教學《升國旗》時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1***拿一面紅旗讓他們近距離觀察,讓他們親手摸一摸國旗,這樣直接的接觸產生的效果會更好;***2***在指導讀悟的基礎上,我為學生共播放了3次國歌,兩次是升旗的場面的創設,一次是讓學生親身體驗唱國歌時的情感,讓學生身臨其境;***3***讓學生用自己手中的彩筆畫國旗,用自己的真心表達對國旗的愛。

  教後認真反思,還有許多遺憾:

  一、讓學生觀察紅旗時,應注重讓每位學生說說紅旗的樣子,一來鍛鍊學生的說話,二來讓學生初步感知國旗,從而產生愛國旗的思想感情。

  二、指導讀第一句時,發現孩子們始終讀不好,無奈就範讀,請孩子評價一下,孩子模仿了,但仍有一半的孩子讀不出自豪感。這使我想到可能還沒有真正調動起孩子內心的情感,孩子對於國家、對於祖國的概念真的很模糊。

  因此,我認為,當前培養孩子的愛國主義思想顯得更為重要,需要我們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不斷去滲透。讓孩子能站起來,挺著胸脯,驕傲地說一句:“我是一箇中國人!”

  三、新課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應該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最喜歡的一句話或以一段話演一演,並一起討論為什麼喜歡,這樣同學之間互相啟發、大膽的交流,既能增強主動探究的能力,又能提高交往的能力。讓每一個學生都投入到其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升國旗》教學反思***二***

  《升國旗》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的第二篇課文,本文主要寫了孩子們升國旗時的場景,是一首思想美、情感美、人性美的兒歌,三句六行,押韻上口,好讀易背。

  從整堂課來看,我覺得上得比較流暢,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學習興趣濃厚,能掌握本課的字詞。在教學時我採用個別讀、小組讀、男女生讀、比賽讀等多種方式的讀,由字到詞再到句子,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讀準每一個字,能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在遇到學生已經認識過的字的時候,如“星、立”,我能指導學生聯絡舊知加以學習,節約了時間,把時間分配給生字。我非常注重學生的識字和寫字,在最後的鞏固字詞環節,我的教學設計也是有坡度的,先是帶拼音讀,再去掉拼音讀,最後全班開火車讀,做到了人人都參與,人人都學習。在寫字方面我也留出了充分的時間,指導“升”時我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兩個撇的不同,從而抓住了這個字的重點。指導“我”時讓學生觀察比較“豎勾”和“斜勾”的不同,從而寫好這個字。到下課時學生都能寫完這兩個字,預定的教學目標都完成了。

  教後認真反思,還有許多遺憾。如我讓學生觀察電腦中紅旗,讓學生說說紅旗的樣子,一來鍛鍊學生的說話,二來讓學生初步感知國旗,從而產生愛國旗的思想感情。可過後細細一想,為什麼沒有拿一面紅旗讓他們近距離觀察,讓他們親手摸一摸國旗,這樣直觀的接觸產生的效果也許會更好。另外在讀的方面還應該更緊湊些,每個字花的時間略顯長了,還能再緊湊點把更多時間留給寫字。

  《升國旗》教學反思***三***

  《升國旗》是一首兒歌,三句六行,押韻上口,好讀易背,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學生在知道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如何在教學中不牽強附會地強化教育而又使學生真正發自內心地熱愛祖國?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了教學設計,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語感,而且使愛國教育落到了實處。

  1、聯絡日常生活,匯入新課。

  一上課,從實物引入,認識國旗,感知國旗的形象,接著讓學生回想每個星期一早上我們都要做什麼,這也和課文的插圖聯絡在一起,一下激活了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回到了升國旗時那莊嚴的時刻,為進一步學好課文打下了基礎。

  2、自主拼讀字詞,突破識字關。

  低年級是學習閱讀的起步階段,孩子剛從口語交際進入書面交流,由現實世界進入符號世界,這是一個巨大的飛躍,不是一下就適應的,必須經過不斷的學習,幫助他們切實過好認讀關。因此,在課前我就佈置了學生的預習,讓學生從課外獲取學習的資源,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自己讀書,找出自己不會的字詞多拼讀,然後由會讀的同學向大家展示他的預習成果,調動了學生的表現欲,為每個孩子創造了參與的空間,同時,教育了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是非常好的。

  3、指導朗讀,讓學生感悟語言,體會情感。

  語感是語文能力的核心成分,指導朗讀是培養語感能力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低年級閱讀教學,一定要精心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由於學生剛學完拼音初學課文,在感情朗讀上有一定的難度,因此,要重點指導朗讀。在教學第一句話時,我先讓學生了解國旗上的五星代表什麼,然後再用熱情洋溢的語言來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從而使他們體會到擁有這樣的國旗是多麼自豪;語文教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過程,更重要的是情感、人格的陶冶過程。教學第二句話時,我讓學生憑藉畫面形象,使學生看到我們的國旗飄揚在祖國的大江南北,飄揚在五湖四海,體會到在國旗高高升起時是人們是多麼的激動、多麼的自豪!學生的激情一下子被調動了上來,在“潤物細無聲”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課後我又重新反思了自己的教學過程,覺得還有很多不足,比如沒有能充分地利用現成的生字卡片,錯失了一個讓學生暢所欲言的地方***學習課文之後,趁學生的情感達到極點時,讓學生暢所欲言,“你想對國旗說什麼”。***等,更讓我深有感觸的是今後的語文教學還有許多需要研究實踐的地方:

  1、要重視學生語言文字的積累。課一開始,我讓學生說說國旗什麼樣子時,學生只能從顏色和形狀上來回答這個問題,而且句子短小,不能充分地準確地表達。這就提醒我們教者要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要真正地引導學生學會閱讀,提高閱讀的效率,平時要多組織學生交流閱讀的收穫、體會,多途徑地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2、要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本節課上我著重突出學生的聽說讀寫的習慣的訓練,如說一句完整的話,專心傾聽別人的發言並學習評價,讀書時注意節奏和重音,寫字時注意姿勢和基本筆畫的訓練等等。這些技能的訓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平時的教學中更要持之以恆地訓練。

  這次上課讓我深深感到,精彩和遺憾都是一種幸福的收穫,教師正是在這樣的幸福中才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