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喝酒前會碰杯的原因

  “乾杯”英文“Toast”一詞起源於16世紀的 愛爾蘭,原意是烤麵包。當時的 愛爾蘭酒徒,有這樣的習慣,把一片烤麵包放入一杯威士忌酒或啤酒中,以改善酒味及去除酒的不純性。到了18世紀,“乾杯”這個詞才有了今天的含義,並且發展成社祝賀頌辭。乾杯時,人們往往還要互相碰杯,據說這與教堂敲鐘是同一意思,為了驅除惡魔。另有一說是因為當時 歐洲貴族盛行用毒酒進行謀殺,因此 上流社會的人們在聚會飲酒時,會事先和大家互相碰撞各自的酒杯,以使各自酒杯中的酒碰濺到對方的酒杯中,以顯示酒中沒有下毒,象徵誠意。後來這種形式就逐漸演變成為一種顯示紳士正直風度的 禮儀流傳了下來。


喝酒碰杯

  

  碰杯這一習慣可以追溯到十七和十八世紀的義大利,在那個年代和主人一起飲宴可能是件非常危險的事,把您視作真實或潛在的敵人的人可能會有個致命的習慣:下毒!但是儘管面對這些難以稱道的行為的威脅,人們還是接受飲宴的邀請來保持表面上的禮貌,免得引起不必要的猜忌。在那個時代,在大多數情況下葡萄酒是盛在金屬平底大口杯裡的***錫制、銀製或金制***。所以應付下毒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酒杯猛撞主人的酒杯,使得一個杯子裡的部分液體翻入另一個杯子中。如果主人帶頭先喝,那就萬事大吉!

  那時的人如果共飲,需要在乾杯後盯著主人的眼睛來試圖察覺主人是否有所隱瞞,並在必要時及時拒絕飲酒。當然,永遠不能第一個喝!儘管如今用宴會的方式下毒謀殺幾乎只留存在了新聞與小說裡,而大家也換上了不耐碰撞的玻璃杯,碰杯和碰杯後注視對方眼睛的習慣卻保留了下來。現在人們喝酒時還是會祝願“身體健康!”,也許這句話更確切地講是感嘆“活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