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良合臺人物生平

  兀良合臺***Uriyangqatai***生於1201年***宋嘉泰元年***,卒於1272年***元至元九年***。蒙古帝國名將。開國功臣速不臺長子,蒙古兀良哈部人。早年曾充當成吉思汗的怯薛軍。因是功臣世家,受命護育皇孫蒙哥,後成為蒙哥的一怯薛長,掌管蒙哥宿衛。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1233年,隨貴由東征大真國,破蒲鮮萬奴於遼東***今吉林延吉東城子山***。

  1235年隨諸王拔都徵欽察、兀魯思、阿速、孛烈兒諸部,分兵後隨拜答爾深入孛烈兒***波蘭***﹑捏迷思***德意志***等部,攻陷波蘭首都克拉科夫。後又在萊格尼察戰役中大敗波德聯軍。

  1248年,貴由汗去世,汗位空缺三年,兀良合臺因是蒙哥身邊一怯薛之長﹐故積極附和拔都的主張﹐推戴蒙哥即大汗位。

  1252年﹐奉蒙哥命輔佐忽必烈領軍遠征大理﹐繞道西南﹐企圖從側背攻宋。次年秋﹐兵分三路﹐兀良合臺率西路軍經吐蕃 , 渡金沙江﹐入察罕章﹐趨大理﹐與忽必烈所率中路軍會合﹐佔領大理城。忽必烈北返後﹐兀良合臺留鎮雲南﹐分兵取善闡***今雲南昆明***等城﹐俘獲大理國主段興智。征戰兩年﹐平大理五城﹑八府﹑四郡及烏蠻﹑白蠻等三十七部。

  1253年,蒙哥汗以其弟忽必烈總兵征服雲南烏蠻***蒙古人稱哈剌章,今彝族***、白蠻***蒙古人稱察罕章,今白族***、鬼蠻***滇東北及黔西地區居住的烏蠻諸部,羅氏鬼國地方,蒙古人稱赤禿哥兒***諸國,以兀良合臺總督軍事。1253年,蒙古軍入雲南境降附摩***今摩梭人***、麼些***今納西族***二部,遂至金沙江。兀良合臺分兵攻取白蠻諸城寨,率師取龍首關,與忽必烈會合共同攻下大理城。次年,忽必烈率軍北還,留下兀良合臺繼續征服大理國境內未附諸部。兀良合臺東進,佔押赤***今昆明市***,俘潛逃至此的大理國王段興智。其子阿術徵赤禿哥兒、羅羅斯***四川涼山地區***等地。侵入雲南的蒙古軍在兀良合臺指揮下,經過二年戰爭,平大理五城、八府、四郡,烏蠻、白蠻等三十七部。1256年,奉蒙哥汗之命率領所部,出烏蒙***雲南昭通***,趨瀘江,破禿剌蠻三城***四川境內***,在馬湖江***四川境內***大敗宋將張都統三萬兵,奪其船二百艘,抵合州。1257年,蒙哥汗依兀良合臺建議,在雲南設定郡縣。授他銀印,加大元帥,還鎮大理。十月,進攻交趾***越南***,"軍令嚴肅,秋毫無犯",交趾國主降附,還軍押赤城。

  1258年,蒙哥汗親征宋,覆命兀良合臺率軍北上,從雲南包抄南宋。遂率萬餘軍北上,在老蒼關大敗宋軍六萬,經貴州,於次年正月直抵潭州***長沙***城下。在宋境轉戰千餘里,大小十三戰,殲敵四十餘萬。1260年四月,忽必烈即位。兀良合臺至上都。

  1256年﹐奉命北上夾擊南宋四川州縣﹐取道烏蒙***今雲南昭通***﹐從陸路進軍至石門關***今四川高縣西北***,破關,經敘州***今四川宜賓東北***﹑重慶,到達合州﹐與四川蒙古軍會師後﹐仍返雲南。

  1257年冬﹐兀良合臺進兵安南***今越南***﹐攻陷其國都升龍***今越南河內***,安南王表示降附﹐遂還師雲南。

  1259年夏﹐蒙哥從合州遣使命兀良合臺北上﹐約定次年會師於長沙。兀良合臺率蒙古騎兵三千和爨***囉囉***﹑僰***白人***軍萬人入廣西﹐連下貴州***今廣西貴縣***﹑象州﹐入靜江府***今廣西桂林***﹐破辰州***今湖南沅陵***﹑沅州***今湖南芷江***﹐直抵潭州***今湖南長沙***﹐聞忽必烈正圍攻鄂州***今湖北武漢***﹐遣使聯絡﹐遂與忽必烈所派援兵會合,渡江北上。中統元年***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大汗位﹐隨後兀良合臺返回上都,解兵權。至元九年,卒,年七十二。追封河南王,諡武毅。

  兀良合臺東徵

  忽必烈北歸後,大將兀良合臺擔負起平定尚未臣服大理國東部地區的重任。雲南地區在南詔崛起以前,其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長期都在東部的滇池和曲靖地區,也就是古滇國和古夜郎國的首邑所在地。南詔崛起於洱海附近後,南詔國及其後的大理國長期以洱海邊的城邑作為自己的都城,使得洱海地區超越滇池地區成為雲南的中心區域。不過,南詔、大理時期的滇池地區,其經濟發展程度也很高,建立在這裡的鄯善府城***一名赤柙城,今雲南昆明***是當時的陪都。大理國君段興智及其隨從大臣逃奔至鄯善後,在那裡召集大理餘眾與蒙古作對,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蒙古攻佔羊苴咩城***今雲南省大理市***,並沒能滅亡大理,大理國的法統繼續存在,鄯善城仍然可以視為大理國民眾和臣服於大理諸部落的統治中心。因此,必須儘快佔領鄯善城,拔掉這個具有象徵意義的大理國東部中心。

  蒙古軍在佔領包括國都在內的大理國西部後,軍隊將士已經極其疲憊,再加上還要平息一些不願臣服群落的反叛,兀良合臺遲遲不能集中兵力東征。直到這年秋天***蒙哥漢四年即1254年***,雨季已經過去,兀良合臺才率蒙軍主力出征鄯善。《世祖平雲南碑》記載這段史實說:"分兵略地,所向皆下,惟鄯闡未附。明年春,留大將兀良合臺經略之,上振旅而還。未幾拔部闡,得興智以獻,釋不殺。進軍平烏蠻部落三十七。"碑刻敘述兀良合臺拔鄯善之戰的文字簡略,《元史·兀良合臺傳》關於這場攻堅戰有比較詳細的描述。根據碑刻和史書的記載,大致可以復原當時鄯善之戰的輪廓。

  兀良合臺率領的雲南蒙軍離開羊苴咩城後,先是派遣一支騎兵直趨鄯闡,做出即刻要攻城的樣子,使得鄯善城的大理君臣惶惶不安,據城固守。自己則親自率領主力蒙軍掃除橫亙在羊苴咩城與鄯善城之間的大理國據點。首先發起攻擊的物件是合刺章城***大概在今雲南元謀與武定間***,該城駐紮的大理軍隊並不多,卻堅守不降,蒙軍攻下此城後,屠殺了全城軍民,用以恐嚇其他敢於堅守的城寨。接著,兀良合臺率軍進抵大理東部重鎮羅部府***今雲南武定***,大將高升在這裡召集起一支頗具實力的大理諸部軍隊準備與蒙軍決戰。蒙軍野戰能力極強,戰術又靈活,大理軍抵擋不住,高升軍在夷可浪山下被兀良合臺軍擊潰。蒙軍乘勝進抵大理陪都鄯闡府城。

  兀良合臺評價

  征戰著稱

  很多軍事類教科書上對其並未詳細介紹,但作為一名將領,其一生的確充滿傳奇色彩,同其父親速不臺一樣,兀良合臺同樣以征戰地域範圍廣而著稱,其征戰範圍東達圖們江流域,西至波蘭,捷克,匈牙利等地,向南則攻佔過越南首都河內。這在軍事史上絕對是個奇蹟。伴隨著征戰,也增加了中國對西方的瞭解,如《元史·兀良合臺傳》中提到的"丙午,又從拔都討孛烈兒乃、捏迷思部。"是中國關於捏迷思***德意志***的最早的漢文紀錄。身為蒙古和元朝的五朝元老,兀良合臺卻並未得到忽必烈的信任。作為蒙哥汗時的重臣,《新元史·兀良合臺傳》載忽必烈對其是"疑而忌之",待兀良合臺北上後即解除了他的兵權,就連忽必烈平定阿里不哥的叛亂時,兀良合臺得到的任務也僅是留守京師。難怪《元史·阿術傳》中有"子孫父子浴血三世,至不憐吉歹始追王"的悲嘆。

  史料記載

  現今歐洲部分史書上記載參與入侵波蘭的蒙古將領為拜答爾,合丹和斡兒答,這與中國的史書上記載有矛盾,按現有史料記載,合丹是跟隨拔都大軍去攻打匈牙利,分兵後為南路軍的統帥,不可能出現在波蘭,且合丹***Kadan***與兀良合臺***Uriyangqatai***發音較為相近,故有弄混的可能。北路軍的將領應為拜答爾,兀良合臺和斡兒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