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蛇的傳奇

  民間故事成為地方性民間文化中獨具特色的一種型別。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蛤蟆與叫人蛇

  古代有一個人叫張大福,他是地主家的火夫,每天的工作之一是到河邊淘米,每次洗米時都會灑出些米來。河裡有一隻小蛤蟆,每次都會在張老福洗米時吃他灑出的米粒,張老福有時會故意多灑出些米來喂小蛤蟆,洗米時還會和小蛤蟆說說話來打發乏味的生活。

  轉眼幾載,張大福變成了張老福,在地主家幹這幾年也攢了些銀子,打算回老家看看親人,在臨走之前他到河邊,這次他往河裡一㧓了幾把米,看著那隻吃了他幾年米的蛤蟆說:“蛤蟆啊蛤蟆,你陪了我這麼些年,我明天就回家鄉了,這次多給你點米,吃吧多吃點,以後還不知能不能再餵你吶,再見吧蛤蟆。”蛤蟆聽了張老福的話似乎聽懂了似的點點頭轉身鑽進了水裡。

  第二天天剛剛亮張老福就收拾好行李踏上了回家的路。剛出村口沒多遠,張老福突然聽到身後有叭嗒叭嗒的聲音,張老福轉身一看,原來是那隻蛤蟆,仔細看那隻蛤蟆被張老福的米喂的足有臉盆那麼大,正一蹦一跳地跟在他身後,張老福轟它,蛤蟆不走還是跟在他身後。看來這蛤蟆重感情,張老福找來一隻木桶,裝上蛤蟆,挑著擔,打算帶蛤蟆回家。

  走了幾天來到一座山前,這座山叫彎頭山如果翻過山走三天就可以到家,如果繞過去就得走五天,張老福想盡早回家於是決定翻山,沒走多遠遇到一個譙夫,譙夫看到一個老頭挑著擔往山上走,攔住了張老福說道:“老人家您是要上山?”

  “是啊翻過山就離家不遠了,離家好幾年,很想念啊!”

  “老人家,您還是別上山了,這山上有一條蛇,經常出沒,已經吃了很多人了,您還是繞道而行吧。”

  張老福想:繞道得多走幾天吶,蛇我見多了怕什麼,於是謝過譙夫,還是上了山,身後譙夫搖搖頭自言自語道:“又一個送死的。”

  張老福走了一陣,突然聽到身後有人叫他“張老福,張老福。”回頭一看,除了澀澀秋風捲過枯黃的雜草,其他什麼都沒有。張老福又繼續走了一陣,身後又傳來叫他名字的聲音,再次回頭還是什麼都沒有。正當張老福納悶的時候又傳來第三次叫他名字的聲音。張老福放下行李,抽出扁擔,緊握在手,心想要是遇到搶劫的先敲他幾扁擔。第三次回過身來還是什麼都沒有,。張老福心想可能是自己上了歲數錯聽了風聲。抬頭看看,天色也不早了,要是不趕緊下山找間客棧,自己就要路宿這荒山野嶺了。

  張老福挑著他的行李和大蛤蟆來到山下的一座小鎮子,走到一家客棧門口,敲敲門,一會門開了,走出來一個小夥計,他看張老福,又望了望福身後的山路問到:“您從山上下來的?”

  “啊,山風還挺大。”張老福放下扁擔,拍了拍身上的灰,準備進門。小夥計攔住了張老福繼續問道:“您在山上聽到有人叫您的名字了嗎?”

  “聽到好像有人叫了,不過也可能是風聲。”

  “那您回頭了嗎?”

  “回……”

  張老福的回字還沒說完,小夥計砰的一聲就把張老福關在了門外。張老福使勁拍拍門,裡面傳來一聲客滿了就沒了動靜。又走了幾家客棧,還是問同樣的問題後客滿關門。天已經黑了,張老福走到村口最後一家客棧門前,心想如果再不讓住就只能睡外面了,瑟瑟秋風讓張老福打了個寒顫。開門的是個老帳櫃,當他聽到張老福的糟遇後,也是很同情張老福,便請他進了門。

  張老福納悶地問:“老長櫃,他們辦什麼不讓我住店呢?”

  “你有所不知啊,我們這裡前幾年來了一條大蛇,就住在那彎頭山上的山洞裡,它會跟在路人身後叫他們的名字,如果回頭了,它就會記住你的樣子,半夜它就會來找你,把你吃掉。它已經吃了很多人了。”

  “難道我要客死他鄉了嗎?”

  “後院有***甕,我給你扣裡面,你別出聲,也許那條蛇找不到你,你就能逃過一劫。”

  “那多謝老長櫃了。”

  張老福來到後院,放下行李,把裝蛤蟆的大水桶放在牆邊,看他的大蛤蟆,嘆了口氣,睡到了甕裡面。半夜三更,一陣大風捲著沙石吹開了客棧的大門,一直吹到後院,風沙散去,一條灰白大蟒,吐著腥紅的信子,繞著大甕轉圈,如果轉夠三圈張老福必死無疑。大蟒轉到兩圈時,水桶裡的蛤蟆蹦了出來,撲通撲通朝大蟒跳去,一口咬住了大蟒的身子,大蟒回頭去咬大蛤蟆,蛤蟆背上的疥疙瘩被咬破,裡面全是疥毒,蟒又換個地兒咬,還是有毒,於是大蟒把蛤蟆纏在中間,蟒和蛤蟆扭作一團。

  老長櫃聽到後院的打鬥聲心想,這個老頭死定了。等到天亮,老長櫃叫來小夥計說:“走,去後院看看那老頭怎麼樣了。”他們來到後院,看到滿地是血,而大甕裡卻傳來一陣陣的呼嚕聲,搬開甕一看,那張老福正睡的香吶。“老頭,老頭別睡了,快醒醒。”張老福睜眼一瞧,一地的血跡,不遠處的水桶倒了,水灑了一地,可是大蛤蟆不見了,“我的蛤蟆!”眾人順著血跡一直來到村外一個半山坡上,蛤蟆和蛇都已經死了,至死蛤蟆還咬著大蟒不鬆口。張老福老淚縱橫地說:“蛤蟆啊蛤蟆,不枉我喂大你啊,是你救了我!”

  大蛤蟆為救主人咬死了大蟒,為民除了害,當地人湊錢為大蛤蟆修了一座蛤蟆廟來紀念它。這事發生在山東,至今山東還有這座蛤蟆廟,幾百年過去了,人們也許早已忘記了它,今天講講這個故事,希望大家能記住這隻忠心救主的傳奇蛤蟆!

  :蛇乾孃

  從前,廣東佛山有個年輕寡婦,丈夫死了想改嫁,可村裡的人認為傷風敗俗,要把她裝進豬籠丟到河裡淹死。她聽說後,又氣又怕,結果跑到一間瓦屋裡上吊死了。自從她死後,住進這屋子的人,每晚都聽到房頂上有響聲,讓人害怕。不久之後,再也沒有人敢住進這間瓦屋裡了。

  有一年,有一家三口逃兵災,從湖南跑到佛山,住進了這間瓦屋。住進去不到一個月,十歲的兒子就病了,整天說頭暈,躺在床上講夢話,說房頂上有一條大蛇,張著大嘴,要來咬他。

  一天,兒子剛要睡著,在朦朦朧朧中看到屋樑上那條大蛇張著大嘴慢慢地吊下來,他便驚恐地呼叫起來:“爸爸快來呀!那條蛇又要來咬我啦!快來把它趕走吧!”可是,當他父親跑進房時卻什麼都沒看到。

  過了不久,這人的妻子懷孕了,生活更為艱難。他每天要去幫人家推磨磨穀子,掙錢度日,每天收工回來,還要去拾柴火做飯用。村頭有一棵大榕樹,七八個人才能合抱起來,他大多數時候就去這裡尋柴火。

  這天傍晚,他又來到榕樹下,看見榕樹上有不少枯枝,便爬上去拆。當他爬上一根大枝丫時,只聽“啪”的一聲,這顆大枝丫斷了,他從樹上跌了下來,摔斷了左腳。錐心的疼,讓他眼淚直流,同時他也感到十分奇怪,心想:“這麼大的樹丫,有我腰那麼粗,怎會斷呢?一定有什麼鬼怪。”看樹上的枝葉,只見枝繁葉茂,沒有什麼異常。他只好自認倒黴,跛著腳往家走。

  才走幾步,忽然望見樹後面一堆亂石頭裡盤著一條大蟒蛇,他嚇得魂不附體,拖著傷腳一瘸一拐的跑回家。他發誓,再也不去那棵大榕樹下撿柴火了。

  半個月後的一天,他妻子要生小孩了,肚子痛得難受,兒子又病臥在床,自已的腳傷還沒好,行動不便,急得他團團轉,不知如何是好。

  正當他一籌莫展的時候,突然聽到屋樑上啪啦一聲,一條大蟒蛇躍了下來,頓時屋裡金光耀眼,他定眼一看時,這蟒蛇的樣子和盤在大榕樹下的那條一模一樣,他更加害怕了,以為是來咬他的呢。可是,金光閃過之後,大蛇不見了。在昏暗的茅屋裡,只見有一村姑模樣的婦人在他妻子的床前幫助接生,動作十分利索,不一會,孩子呱呱墜地,這婦人便把小孩抱給母親吃奶。原來,他妻子生下的是一個女孩,生得十分秀麗,非常逗人喜愛,母親忙給她喃乳。之後,這婦人轉身去摸摸他那病臥的兒子,突然與他微微一笑,點了點頭,便推門往屋外走了。這人在旁看得發楞,待他明白過來追出去要謝那婦時,門外已無蹤無影了。

  說來也巧,自那蛇變的婦人走後,不到兩日,他的腳傷也好了,兒子的病也痊癒,一家平安。不久,兵災已經平息,逃難的人都各回家鄉,而這家人就在這條村安家落戶。他們為了感謝這位蛇變的婦人,便稱她為蛇乾孃,並給蛇乾孃立了神位,全家早晚焚香禮拜,謝其相助之德。

  :師徒鬥蛇王

  南方多蛇。蒙二自小跟諸桐師傅學驅蛇。這天,師徒倆替百里外的劉員外驅蛇回來,諸桐拿出銀子,叫蒙二打了半斤白酒,割了一塊臘肉,在院子裡的石桌上對飲起來。酒到半酣,諸桐眯著眼睛說:“徒弟啊,你上山十多年了,技藝也學得差不多了。俗話說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你也該出師下山了。”

  蒙二慌了,跪在師傅面前說:“師傅,我自小跟你學藝,還沒有報答你老,我不想離開。”諸桐扶起蒙二,呵呵地笑了起來,蒙二是他十多年前在路邊撿的棄兒,名分是師徒,感情上卻勝似父子,如今見蒙二孝心不二,也十分喜歡,眼睛溼了,說:“傻孩子,聽師傅的話,劉員外見你本分老實,要把獨生女兒金花許配給你。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師傅替你答應了,後天就是你們的大喜日子。”

  蒙二到劉員外家當了上門女婿後,深得劉員外一家上下的喜歡,新婚妻子金花長得漂亮,性格溫柔,對蒙二一片真情,蒙二在快活中,不禁想起了師傅,深感師傅的良苦用心。於是,他帶上妻子回去探望諸桐,上山後才知道這裡早已人去樓空,蒙二不禁落淚,失落地和妻子回來。

  這一天,蒙二正在後花園捉蛇,讓家人送到山野裡放了,劉員外急傳他到客廳裡議事,蒙二來到客廳,劉員微笑著說:“賢婿,荀狀元派荀管家來請你去家裡驅蛇,你就去一趟吧。”

  蒙二本不想去,但岳父發了話,便悶悶跟著上了路。荀管家告訴蒙二,荀府前年才建好,人還沒入住,蛇已經在那裡安了家。荀家已經三人被蛇咬死,前天,荀狀元的女兒見床上有一條金色的小蛇,覺得好玩,用手去抓,結果被咬了一口,不到一個時辰就死了。所以,這回來請蒙二師傅,是要把那些毒蛇趕盡殺絕。

  走了半日,荀管家指著前面的一座巍峨的房屋說:“這就是荀家。”正說著,荀管家臉色突然大變,指著路面說不出話來。蒙二一看,原來是路中央團著無數條蛇,五顏六色,看上去令人噁心。

  蒙二上前喝道:“畜生***,如何跟人爭道!”

  那堆蛇鬆散開來,在蒙二面前擺了個“冤”字圖案。蒙二說:“我明白了,你們等著,冤不冤我會查清。”為首的白蛇吐了吐信子,領著眾蛇沒入了草叢裡。荀管家,說蒙二不愧是蛇王。蒙二說:“這算什麼,比起我師傅還差得遠。”

  一會,蒙二跟荀管家來到了荀狀元家,卻不進去,一陣說:“荀管家,你家房子建在了蛇窩上,觸怒了蛇王。”

  荀管家告訴蒙二,這裡以前本是個亂石窩,荀狀元請了地理先生選宅地時,選中了這地方,說在這建房包管代代富貴。狀元十分高興,擇了吉日動工。沒想到每動一塊土,都發現有蛇,到房子建成,也不知殺了多少條蛇,大家都麻木了,見了蛇只管殺,到後來挖開了一個洞穴,裡面的蛇多得嚇人,人甚至可以感覺到蛇信子吐出來的風,荀狀元令人點火燒死了這些蛇。荀狀元家在遷入居住時,專門請了捕蛇師傅,把屋子裡裡外外搜了個遍,又在方圓十里的範圍驅蛇,本以為從此可絕蛇患,哪想到住進後,家裡仍然隨處能見到蛇,凳子上、桌子上、箱子裡,甚至被窩裡,家人時不時被蛇嚇著。

  蒙二皺起眉來,跟荀管家進了門,在荀家轉了一圈說:“荀管家,蛇與人爭,實乃不得不爭啊,我無能為力。”荀管家嘆息說:“是啊,我家狀元也明白,可房子已經建好了,而且,這畜生害了三條命,再怎麼說,人也比蛇這畜生強吧?我們對蛇退讓,那就枉為人了!所以,還請蒙師傅狠狠教訓一下畜生,讓它們知道人的厲害。”

  蒙二嘆息了一聲,說:“好吧,我試試看,我行事的時候,不許人觀看,不要來打擾,否則,大事不好。”荀管家連連答應。蒙二就關了後花園的所有門,赤著胳膊,掏出一粒藥丸,嚼碎後望空一噴,然後盤腿席地坐了,一會,石階下面鑽出一條青蛇來,慢慢爬到離蒙二尺遠的地方,繞了一圈,然後待在一邊。接著,在花圃裡又出來一條黑蛇,朝蒙二吐著信子,再過一會兒,一條渾身通紅的小蛇領著金環蛇、銀環蛇、五步蛇等這些毒蛇,把蒙二團團圍住。蒙二厲聲說:“蛇王何在?再不出來,別怪我不客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