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歷史故事的成語有哪些

  成語是歷史的積澱,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出自歷史故事的成語3個,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出自歷史故事的成語·楚弓楚得

  據《說苑·至公》記載:“楚共王出獵而遺其弓,左右請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遺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孔子世家·好生》:“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這段話主要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春秋時期,楚共王有一張寶貴的“烏號之弓”。據傳說這把弓是黃帝遺留下來的,儘管此說難以讓人相信,但它無疑是一張絕好的弓。楚共王很愛打獵,經常帶著一批隨從人員,騎著快馬,拿著弓箭,在山野裡獵取各種飛禽野獸。

  有一次,他騎馬追逐幾隻野獸,眼看快要追上了,他想拿出弓箭向野獸射去。不料,弓已不知去向。原來他跑得太快,在顛簸中把弓給丟了。丟了一張製作得非常精美的好弓,隨從人員都覺得非常可惜。於是,他們焦急萬分地對楚共王說:“大王,讓我們回頭沿路尋找吧。”楚共王搖搖頭阻止說:“不要去尋找了。我是楚國人,這弓丟在楚地,讓楚國人拾去了還是在楚國人手裡,有什麼必要再去尋找它呢?”隨從人員聽了,欽佩地說:“大王的話講得真有道理。”就這樣,他們不再去尋找弓了。

  這事傳到孔子那裡,孔子則不以為然地說:“可惜啊,楚共王的話包含得還不夠大。應該這樣說:一個人丟失了弓,另一個人得到了,何必一定要是楚國人呢?”

  人們聽了孔子的話,都稱讚說:“孔子的話,才真正達到大公的地步了。”

  ——《說苑·至公》

  【求解驛站】比喻自己丟失的東西落入與自己同為一個國家或民族的人手中。形容肥水沒有外流。表示丟失物件是常事,不必念念不忘。

  【活學活用】如今恰恰的不曾動身,這個東西送上門來,~,豈有再容它已來複去的理?***《兒女英雄傳》第十七回***

  【妙語點撥】楚王打獵,遺失一獵弓。隨從主張回去找,楚王說“楚弓楚得”。楚人失弓,楚人得弓,也不必找回了!孔子所言則“太過”矣。如果把孔子之話推而演之,曰“人遺弓,天地得之,何必人也”,豈不正所謂一得一失、此消彼長?再推而演之,終會涉及“質量守恆、能量守恆”的物理知識。因此,“楚弓楚得”步步推演的結果將導致虛無主義。所以,做事情做到“楚共王”的境界就已“適中”,有“楚弓楚得”的胸襟就好。

  【成語接龍】楚弓楚得→得意忘形→形影相弔→吊心懸膽→膽戰心驚→驚濤駭浪

  出自歷史故事的成語·楚材晉用

  春秋時期,楚國有個大夫名叫伍舉。有一次,他的岳丈犯了法偷偷地逃跑了,有人造謠說,伍舉的岳丈畏罪潛逃,是伍舉向他通風報信並送他逃走的。伍舉怕楚王聽信謠言治他的罪,便帶著一家老小逃到臨近的鄭國去了。

  伍舉在鄭國住了一段時間,覺得不安全,便準備再逃往晉國。

  正在伍舉將要逃亡的時候,伍舉的好友、蔡國大夫聲子恰巧出使晉國。他在路過鄭國時碰到了伍舉,便問:“你怎麼到鄭國來了?發生了什麼事?”

  伍舉把自己外逃的前因後果和準備逃往晉國的想法告訴了聲子。聲子聽後為伍舉抱不平,說:“你暫時到晉國去躲一段時間也好,但我一定使你早日回到楚國!”

  於是,伍舉又帶著一家老小,跟著聲子一起前往晉國。

  聲子在晉國辦完事後,特地來到楚國。楚國的令尹子木接見了聲子,並詢問他說:“晉國的大夫和楚國的大夫相比,你以為哪國的大夫才能要勝一籌呢?”

  聲子回答說:“晉國的人才沒有楚國多,晉國雖然有不少大夫很有才能,不過他們多半都是楚國人。這些人因為在楚國得不到重用,所以到了晉國。楚國不少有用的人才都被晉國收走了。就像杞梓、皮革等,在晉國都受到了重用。有人說,這叫楚材晉用!”

  聲子接著說:“楚國不珍惜人才,讓人才外流,所以同晉國交戰,好幾次被晉國打敗。這就是因為有不少楚國人在為晉國出謀劃策。”子木聽後大吃一驚。

  聲子接著又說:“這次你們大夫伍舉因受到別人的誣陷,不得已出走他國了,我聽說他現在也到了晉國。可惜,楚國的又一個人才將被晉國利用,這對楚國來說是一個損失啊!”

  子木覺得聲子說得很有道理,馬上下令恢復伍舉的職位,並派人把他接回到楚國。

  ——《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求解驛站】楚國的人才為晉國所用。比喻本國的人才外流到別的國家工作。也用來比喻使用別國的人才。

  【活學活用】既是天賦他聰敏的資質,要削足就履般來受這特殊環境的支配,~,那是不可能的。***鄒韜奮《不能兩全》引吳曉晨信***

  【妙語點撥】楚國大夫伍舉因岳丈犯事而偷逃到晉國,遇到蔡國大夫聲子,聲子答應幫他回到楚國,便到楚國與令尹子木就楚晉兩國人才問題進行探討,說楚國人跑到晉國得到重用,對楚國十分不利。子木認為有理就去晉國接回伍舉。人才對國家穩定與發展的作用不言而喻。無論是國家,還是企業,唯有把“識別人才”“用好人才”當作頭等大事來抓,才能生機勃勃,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不會識人、用人,只憑一己之力,難成大事。

  出自歷史故事的成語·井底之蛙

  一口廢井裡住著一隻青蛙。

  有一天,青蛙在井邊碰上了一隻從海里來的大龜。

  青蛙就對海龜誇口說:“你看,我住在這裡多快樂!有時高興了,就在井欄邊跳躍一陣;疲倦了,就回到井裡,睡在磚洞邊一會。或者只留出頭和嘴巴,安安靜靜地把全身泡在水裡:或者在軟綿綿的泥漿裡散一會步,也很舒適。看看那些蝦和蝌蝦,誰也比不上我。而且,我是這個井裡的主人,在這井裡極自由自在,你為什麼不常到井裡來遊賞呢!”

  那海龜聽了青蛙的話,倒真想進去看看。但它的左腳還沒有整個伸進去,右腳就已經絆住了。它連忙後退了兩步,把大海的情形告訴青蛙說:“你看過海嗎?海的廣大,哪止千里;海的深度,哪止千來丈。古時候,十年有九年大水,海里的水,並不漲了多少;後來,八年裡有七年大旱,海里的水,也不見得淺了多少。可見大海是不受旱澇影響的。住在那樣的大海里,才是真的快樂呢!”

  井蛙聽了海龜的一番話,吃驚地呆在那裡,再沒有話可說了。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出自歷史故事的成語3個,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