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會計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摘 要:會計管理體制,是會計機構會計人員的設定隸屬關係以及職責分工等一系列會計執行機制的總稱。會計管理體制合理與否直接影響會計管理職能和會計人員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經過50年的探索、總結,我國基本上建立了包括會計人員職責權限制度、會計人員任免制度、會計人員職稱制度、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和考試製度、會計從業資格管理制度、總會計師制度、會計人員培訓制度、會計人員表彰獎勵制度。會計人員榮譽證書制度等在內的下系列有中國特色的會計人員管理制度,強化了對會計人員的管理,調動了會計人員刻苦鑽研業務、做好本職工作的積極性,促進了會計隊伍的發展壯大和會計人員素質的穩步提高,但是也存在不少問題。
  關鍵詞:農村會計管理體制 問題對策

  在新形勢下,農村會計管理工作出現了一些新問題,其突出表現在農村會計更換頻繁。隊伍不穩定,部分村會計年齡偏大,文化水平、業務水平偏低,不適應新形勢對I作的需要,這不僅影響了村“兩委”班子的團結,而且還造成了一任會計一包賬的弊端,影響了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同時有的村會計政治素質不高,原則性不強,存在誰讓我幹,我就為誰幹的思想,只對人不對事,對村幹部監督不力,導致了村財務管理混亂和群眾不滿。其次,農村相關會計制度不健全,財務管理混亂。缺乏有效監督。再次農村財務資金管理混亂,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農村基層基礎工作的正常開展。並引發了農村許多社會不安定因素。改革當前農村會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是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的當務之急,是新形勢下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
  推進農村會計管理體制改革,規範和完善農村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人員管理I作。是加強和改進會計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農村經濟改革和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
  
  一、我國會計管理體制的現狀
  
  我國正處於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發展時期,政府幹預的市場經濟,決定了我國的會計管理體制是政府主導與行業自律結合的會計管理體制。政府直接領導會計管理部門,制定會計規範,同時會計職業團體實行行業自律,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我國會計管理組織機構有財政部門、職業協會、會計學會等。我國會計管理體制的規範體系主要由會計法,套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組成,我國的會計管理的法規體系呈現出以《會計法》為依據,以會計準則為導向,以會計制度為核心,以內部會計規程和其他會計法規為補充的執行結構。
  在我國,到目前為止已形成了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為核、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為主體的三個屑次的會計規範體系,而且我國一直採取用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共同規範會計工作,因此,在未來的一段時期內,我們有必要繼續實行用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共同規範會計工作,這不僅是進一步完善我國會計管理體制適應我國國情的需要,也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明智之舉。
  我國現行的會計人員管理是一種“雙重管理”模式:財政部-門負責會計資格的評定審查及會計工作考贛,住自行任免本單位的會計人員,決定會計人員的工薪待遇、職務晉升。這容易使會計人員陷入“兩難”境地,不利於會計人員保持較高的執業水平和起好的職業道德。這一點我們可以借鑑西方寬鬆的會計人員管理制度的長處,結合我國的國情,針對各地實際情況,對我國的會計人員實行分類管理,在國家統管會計資格評定審查的同時,可以考慮對國有企業實行財務總監製,對行政事業單位實行會計委派制,對農村經濟組織實行村賬鄉管和對私營、個體、外商投資企業實行會計人員自主管理。另外,奇以鼓勵私人興辦會計諮詢服務公司,給一些小型企業代理記賬。既可節省企業的開支,又可以提高會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