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教學中的情緒調控

  人的情緒是對客觀事物態度的體現,具有喜怒悲懼等獨特的主觀體驗形式和外部表現,以及皮層下部的特定運動。在人們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情緒伴隨在我們左右,影響我們活動的質量和效率。消極的情緒會造成諸多不利的影響,積極的情緒則會產生良好的互動效應。下面小編帶你瞭解一下,歡迎閱讀。

  一、武術教學過程中教

  師情緒的自我調控

  武術教師在教學中不但通過自身的示範、語言以及音樂和其它教學媒體,同時,也是通過自己的情緒來進行教學的。在武術教學活動中,教師總是潛移默化地把自己的情緒傳遞給學生,從而影響學生的情緒和認知過程。研究認為,武術教師情緒的作用,不亞於言語示範。一位教師如果能把他那種優美、充滿活力的武術動作以及實用的健身知識,以認真、耐心、熱情的情緒傳遞給學生,就會自然的使學生在一種主動、熱烈的氛圍中學習,效果肯定是好的。

  武術教師的情緒調控過程可以分課前和課中。首先,教師應在課前把自己的情緒調控好,上課時就能以飽滿、愉快的情緒影響學生,這對師生保持良好的情緒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為此必須注意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避免接受不良刺激。情緒理論家希爾認為,刺激是引起情緒的有效原因。如果體育課前受到非良性刺激,就會把消極的情緒帶人課堂,當然要避免,而要認真做好課前備課工作,儘量把教學引向學以致用的方向。選擇一些簡單易學,富有朝氣的內容,為學生築造良好的武術基本功。使學生在學習中積極主動掌握武術動作和技術,從而達到終身受益的效果。要使一堂武術課保持愉快、活躍的狀態,師生之間保持良好的情緒,關鍵在於教學中的情緒調控。首先要對學生充滿愛心,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特別是對一些接受能力和協調性較差的學生,要努力發現他們的優點,鼓勵他們,而不是批評指責他們。其次,課中調控與體育教師的自身修養有關係。性格暴躁、懶散的教師,與和藹可親、耐心熱情的教師,他們的上課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一堂武術課的各個部分,應採用不同情緒的調控。在課的開始,應以嚴肅認真的態度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的積極準備狀態。在課中應設法創造良好的運動氛圍,教師站在臺上,一舉手,一投足,一個眼神,都應該帶給別人美的感受和想模仿你的慾望,這是最到位的效果,在練習時教師多采用“很好”、“加油”等提高情緒的激勵性語言。內容安排應有趣味性,激發學生鍛鍊的積極性。注意練習與休息的合理交替,使練習者保持注意的穩定性,推遲心理疲勞的出現。如學生情緒不佳,課堂紀律不好時,要巧用教學技巧,儘快消除不利因素,使學生情緒達到高潮。到結束時,應適當調節學生情緒,逐步降低高潮情緒,使得武術教學活動在平常親切親近情緒中結束。

  二、武術教學過程中對

  學生情緒的調控

  許多心理學家都曾對情緒做過分類。例如馮特提出了情緒的三維量度:愉快——不愉快,激動——不激動,緊張——輕鬆。經過研究,學生情緒在武術課上主要也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類:表現為興趣、愉快、輕鬆。

  第二類:表現為緊張、膽怯、害羞。

  第三類:表現為無興趣、厭煩、不愉快等。

  上述三類情緒對武術課教學的影響也是不同的。通過考察,作者認為,在武術課的新開課階段,出現第二類情況的學生是比較有代表性的,怕動作學不會,做不好,或是怕其他同學笑話,就不好意思完全把動作做出來,直接影響了學習效果。這時,教師應採取減輕學生心理壓力的措施,鼓勵學生表揚學生;設法消除和改善緊張、膽怯的情緒,讓第二類情緒向第一類情緒轉化。

  對於個別出現第三類情緒的學生,可以與其在課後進行相互的溝通,充分了解情況,再採取相應的、明智的教育手段,這樣才有利於武術教學的正常進行。

  在武術教學過程中,可採用以下具體的做法對學生情緒進行調控。

  第一,注意學生之間情緒的相互影響,根據資訊的可傳遞性和可擴散性,師生之間的情緒具有相互“感染性”。教師要及時捕捉情緒的資訊反饋,對愉快情緒進行擴散,對消極的情緒加以控制。

  第二,採用激勵機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主動性。在教學中,讓學生以小組或班級為單位,自創自編自演,教師和同學一起作評委進行評比,在打出集體分的同時,給不認真的學生打個人最低分,作為最後考核的參考分。這樣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和重視程度,增強了人人蔘與的意識。學生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了心理障礙,在每一個動作的創意上都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同時也享受了成功的愉悅。通過這樣的心理體驗,培養學生勇於戰勝困難的性格。有利於促進健全人格的形式,為將來能夠適應各種環境的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第三,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手段,在武術課中,安排學生觀看國內外武術比賽或優秀的教學錄影帶。因為錄影中高水平武術運動員的動作,姿態優美,舒展大方,能夠喚起學生對武術運動攻防意識的想往和追求,並對武術運動產生更加感性的認識。瞭解武術運動的最新資訊和發展趨勢,也能給學生在練習或創編時作為借鑑。

  第四,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用。情緒理論家湯姆金斯認為,學是基本的動機系統,情緒對動機起很大作用。所以我們在調動學習武術的積極情緒時,要把情緒和動機聯絡起來。首先讓學生認識到武術運動健身、防身、修身、養性的作用,讓學生覺得所學的知識和技術對自己有實際的用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五,運用動作示範以及表情、語調,調控學生學習武術的情緒。動作示範以及表情和語調,是人們彼此理解,互相溝通,互相感染的渠道。武術教師做任何技術示範或表情及語言的鼓動性,都可能與學生的情緒體驗或態度密切相關。因此,武術教師應善於用“示範”、“表情”和“語調”向學生傳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