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家勵志故事精選

  要意志堅強,要勤奮,要探索,要發現,而且永不屈服,珍惜在我們前進道路上降臨的善,忍受我們之中和周圍的惡,並下決心去消除它。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歐勒刻苦研究

  數學家歐勒***1707—1783***是瑞士人,他從小酷愛數學,26 歲就當上了數學教授。他研究出一種計算行星軌道的方法,於是便利用這方法去計算一顆行星的軌道。誰也沒想到,悲劇從此開始。

  起初他以為很快就會算出來的,伏在桌子上整整計算了一天,卻沒有結果。他懷疑是否自己的方法出了毛病,但檢查的結果使他相信沒錯。於是他繼續計算,忘了吃飯,忘了睡覺,又一天過去了,他隱隱約的地看到了自己要找的東西,但一下又抓不到手中。數學家的手已經痠痛了,雙眼刺痛流淚。然而,他渴望的東西就在前頭,他無法放下筆,腦海裡盡是些各種各樣的數學符號。直到第三天,這些符號才匯聚成一個美妙的數字!

  這最後的資料,在數學家的眼前好象金字一般放射著無數的光芒。但一會兒,這光芒漸漸地模糊起來,最後竟然消失了。

  原來,由於太緊張、太辛苦,歐勒的一隻眼睛竟然累瞎了!

  若干年後,另一隻眼睛也失明瞭。

  篇二:高斯智斷瓶中線

  卡爾·弗里德里希·高斯***1777—1855年***是德國19世紀著名的數學家、理物學家。高斯不到20歲時,在許多學科上就已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對於高斯接二連三的成功,鄰居的幾個小夥子很不服氣,決心要為難他一下。

  小夥子們聚到一起冥思苦想,終於想出了一道難題。他們用一根細棉線繫上一塊銀幣,然後再找來一個非常薄的玻璃瓶,把銀幣懸空垂放在瓶中,瓶口用瓶塞塞住,棉線的另一頭也系在瓶塞上。準備好以後,他們小心翼翼地捧著瓶子,在大街上攔住高斯,用挑釁的口吻說道,“你一天到晚捧著書本,拿著放大鏡東遊西逛,一副蠻有學問的樣子,你那麼有本事,能不碰破瓶子,不去掉瓶塞,把瓶中的棉線弄斷嗎?”

  高斯對他們這種無聊的挑釁很生氣,本不想理他們,可當他瓶子後,又覺得這道難題還的確有些意思,於是認真地想著解題的辦法來。繁華的大街商店林立,人流如川。在小夥子為能難倒高斯而得意之時,大街上的圍觀者越來越多。大家興趣甚濃,都在想著法子,但無濟於事,除了搖頭自嘲之外,只好把期冀的目光投向高斯。高斯呢,眉頭緊皺,一聲不吭。小夥子們更得意了,他們為自己高明的難題而叫絕。有人甚至刁難道:“怎麼樣,你智力有限吧,實在解不出,就把你得到的那麼多榮譽證書拿到大街上當眾燒掉,以後別再逞能了。”

  高斯的確氣惱,但他仍剋制住,不受圍觀者嘈雜吵嚷的影響而冷靜思考。

  他無意地看明媚的陽光,又望了望那個瓶子,忽然高興地叫道:“有辦法了。”說著從口袋裡拿出一面放大鏡,對著瓶子裡的棉線照著,一分鐘、兩分鐘..人們好奇地睜大了眼,隨著錢幣“鐺”的一聲掉落瓶底,大家發現棉線被燒斷了。

  高斯高聲說道:“我是把太陽光聚焦,讓這個熱度很高的焦點穿過瓶子,照射在棉線上,使棉線燒斷。太陽光幫了我的忙。”

  人們不由發出一陣歡呼聲,那幾個小夥子也佩服得連連讚歎。

  篇三:少年郭守敬愛研究

  郭守敬是元代著名的天文學家、水利學家和數學家。他十五歲那年,有一天,家裡來了一位客人,他是武安天寧寺的和尚,法名子聰。此人深通天文、地理、算數和音律等多種學問,與郭守敬的父親郭榮交情極深。

  這天,兩位老朋友坐到一起,又認真切磋起學問來了。子聰拿出一幅蓮花漏的拓片,興致勃勃地介紹道:“這是天聖蓮花漏,宋仁宗天聖九年由燕肅創制而成,因其主要器皿都採用蓮花、蓮蓬和蓮葉的形狀,故名‘蓮花漏’。

  此漏設計精巧,計時甚準。可惜由於戰亂,已經失傳。我在一節被人打折的石碑上,偶然拓得此圖,反覆思索,不解其中奧祕。”

  子聰的話,郭守敬一字不落地全聽到了。他心想,自己雖然早就懂得了利用漏壺滴水計時的道理,也見到過不少玲瓏精巧的漏壺。但這種別具一格的蓮花漏,卻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啊!

  想到這裡,他忽然有了一個好主意,便壯著膽子對子聰說:“師父,這蓮花漏的拓片請借我半月,一飽眼福。”

  子聰深知郭守敬是個聰明好學的孩子,便毫不猶豫地應允了。

  半個月後,子聰來郭家取蓮花漏拓片,一進堂屋,郭守敬就滿面春風地迎了上來,嗓門高高地說:“師父,我摸到一些門道了。”接著,就頭頭是道他講起蓮花漏各部分的結構和用途,只說得子聰頻頻點頭,嘖嘖讚歎:“善哉,賢侄真是神童!”

  站在一旁的郭榮卻直襬手說:“哪是什麼神童!你走後,他整日廝守這圖,又是寫,又是畫,還弄了些字針擺弄來擺弄去,瞧,才幾天光景,他就人瘦一圈啦!”

  子聰聽了,更是感動,當即表示,願帶郭守敬去武安紫金山學經深造。

  第二天,少年郭守敬胸懷壯志,離開了可愛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