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歷史地圖

  西安,古稱“長安”、“鎬京”,陝西省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一、西安簡介

  西安,古稱“長安”、“鎬京”,陝西省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08年經國務院批覆,被定位為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業基地,我國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西安地處關中平原中部,北瀕渭河,南依秦嶺,八水潤長安。全市下轄10區3縣,總面積10108平方公里。2014年末常住人口862.75萬,其中城鎮人口62***4萬。

  長安自古帝王都,西安擁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起點。 豐鎬都城、秦咸陽宮、兵馬俑,漢未央宮、長樂宮,隋大興城,唐大明宮、興慶宮等勾勒出“長安情結”。

  西安是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全國文明城市之一,國家重要的科教中心,擁有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7所985或211工程類大學。

  西安目前已有兩項六處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分別是: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興教寺塔。

  二、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西安市位於渭河流域中部關中盆地,東經107.40度~109.49度和北緯33.42度~34.45度之間,北臨渭河和黃土高原,南鄰秦嶺。東以零河和灞源山地為界,與華縣、渭南市、商州市、洛南縣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黃土臺塬為界,與眉縣、太白縣接壤;南至北秦嶺主脊,與佛坪縣、寧陝縣、柞水縣分界;北至渭河,東北跨渭河,與咸陽市區、楊凌區和三原、涇陽、興平、武功、扶風、富平等縣***市***相鄰。轄境東西長約204公里,南北寬約116公里。面積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066平方公里。

  地質

  西安市的地質構造兼跨秦嶺地槽褶皺帶和華北地臺兩大單元。距今1.3億年前燕山運動時期產生橫跨境內的秦嶺北麓大斷裂,自距今約300萬年前第三紀晚期以來,大斷裂以南秦嶺地槽褶皺帶新構造運動極為活躍,山體北仰南俯劇烈降升,造就秦嶺山脈。與此同時,大斷裂以北屬於華北地臺的渭河斷陷繼續沉降,在風積黃土覆蓋和渭河沖積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渭河平原。

  地貌

  西安市境內海拔高度差異懸殊位居全國各城市之冠。巍峨峻峭、群峰競秀的秦嶺山地與坦蕩舒展、平疇沃野的渭河平原界線分明,構成西安市的地貌主體。秦嶺山脈主脊海拔2000- 2800米,其中西南端太白山峰巔海拔3867米,是大陸中部最高山峰。渭河平原海拔400- 700米,其中東北端渭河河床最低處海拔345米。西安城區便建立在渭河平原的二級階地上。

  西安地區自古有“八水繞長安”之美稱。市區東有灞河、滻河,南有潏河、滈河,西有灃河,北有渭河、涇河,此外還有黑河、石川河、澇河、零河等較大河流。其中絕大多數屬黃河流域的渭河水系。渭河橫貫西安市境內約150公里,年徑流量為25億立方米。

  氣候

  西安屬於暖溫帶半溼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然春季氣候多變,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雨水較多,冬季則顯乾冷缺少雨雪。全年平均氣溫13攝氏度。

  西安境內地層發育複雜,構造型別多樣,為各種礦產資源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條件。已發現的礦產資源共47種,其中金屬礦產21種,非金屬礦產22種,能源礦產2種,其他礦產2種。大部分金屬和非金屬礦產分佈在南部秦嶺山區。秦嶺以北平原地區具有良好的儲存地熱水的地質條件,僅城區可以開發的地熱面積約780平方公里,地下熱水可採儲量約為5.39億立方米。

 

 看過的人還:

1.戰國曆史地圖

2.加拿大歷史地圖

3.陝西曆史博物館地圖

4.山西曆史地圖

5.山東歷史地圖

6.芬蘭歷史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