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凍瘡的偏方以及預防方法

  到了寒冷冬季,由於天氣比較冷,很多人容易凍手又疼又癢,有的甚至潰爛感染,其實在生活中還是有很多可以治療凍瘡的偏方的。以下是小編推薦治療凍瘡的偏方知識,歡迎閱讀!

  治療凍瘡的偏方

  花生殼治療凍瘡

  將花生殼放在鍋內炒糊成黑色,然後研成細粉。將花生油或其他植物油與研好的細粉調成糊狀。將調好的糊糊取適量抹在凍瘡處,用紗布包好,過2、3天換一次,1—2星期即可治癒。

  食醋熱敷治療凍瘡

  食醋加溫水適量,每晚睡前浸泡凍瘡部位,每次20min~30min。食醋具有散瘀消腫的功效,溫水可起到促進血液迴圈、減輕水腫的作用。通過對30例病人的療效觀察,有效率達100%,此方法簡單,取材容易,見效快,無副反應。

  雞蛋治療凍瘡

  雞蛋一個,煮熟,去掉外皮及蛋清,留下蛋黃,放於鐵勺中,文火烤至黃油析出,冷卻備用,用時外敷患處即可。

  獨頭蒜治療凍瘡

  對每年易發凍瘡的部位,在冬季來臨前可採用此法。取獨頭蒜一個,搗爛後放在太陽下面晒熱,在易發凍瘡部位反覆輕輕磨擦至區域性出現一個小泡,然後用消毒針把水泡挑破。此法可使區域性氣血暢通,以減少凍瘡的發生。

  電吹風治療凍瘡

  凍瘡剛剛開始時,每天晚上用電吹風邊吹邊揉,幾天後就沒有了。

  溫開水治療凍瘡

  在每晚臨睡前用溫開水泡3到5分鐘凍傷處,然後塗上一層甘油,來回揉擦凍傷位置兩三分鐘左右去入睡,不要用水洗掉,連續使用三四次,就可以治癒凍瘡。

  凍瘡一旦發生,在寒冷季節裡常較難快速治癒,要等天氣轉暖後才會逐漸癒合。所以,一定要做好防治措施哦。

  冬季預防手被凍傷方法

  保暖法

  冬季禦寒是預防凍手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在戶外工作時,做好禦寒的準備很重要,最好帶手套並買袖子長一些的棉服,這樣都會提高禦寒的效果。

  按摩法

  手凍的原因跟血液迴圈有很密切的關係,冬季的活動量小,血液迴圈、新陳代謝減緩,手就容易被凍著甚至產生凍瘡,經常揉搓、按摩手部,加速血液流動,這是預防凍手很好的方法。

  水洗法

  堅持用冷水洗手,用冷水摩擦手部,擦到發紅為止,刺激手部,晚上臨睡前用溫水清洗手部,從而增加手部的耐寒力。

  浸泡法

  每晚臨睡前取甘草粉***中藥店有售***0.5克至1克,置於溫開水***水溫40℃、1500毫升***攪勻,然後將手凍部位置於藥水中,浸泡30分鐘即可。每天2次,七天為一個療程。如症狀較重,形成潰瘍合併感染者,浸洗完擦乾後用消毒紗布包紮,一般浸泡一天即可止癢,兩天後紅腫可減,三天後紅腫消失,面板可見皺紋,四天後有少許癢感,七天可治癒。

  生薑塗擦法

  可以取一塊生薑,將其切片,再使用生薑片在手上反覆輕擦手凍的部位,直至手發熱發紅甚至出汗為止,然後再洗去就可以了;或是用鮮生薑一塊,在爐旁煨熱後切成片,塗擦手部患處;或將生薑50克搗爛後,放入白酒一兩浸泡,攪勻後塗擦手部患處,一日三次;若凍瘡已生,可用鮮生薑汁加熱熬成糊狀,待涼後塗手部凍瘡患處,每日兩次,連塗三天,就會見效。

  大蒜起泡法

  取大蒜一頭,搗爛後放在太陽下面晒熱,在容易發生手凍的部位反覆輕輕摩擦至區域性產生一個小水泡為止,然後用消毒針把小水泡挑破。此法可使區域性氣血暢通,以減少手部凍瘡的發生。

  冬天為什麼會長凍瘡

  凍瘡是由於寒冷引起的侷限性炎症損害,由於氣候寒冷引起的區域性面板反覆紅斑、腫脹性損害,嚴重者可出現水皰、潰瘍,病程緩慢,氣候轉暖後自愈,易復發。凍瘡是冬天的常見病,尤其是兒童、婦女及老年人。

  眾所周知,手腳和耳廓是人體血液迴圈的末梢部分,亦是凍瘡的好發部位。深秋以後,氣溫突然降低,末梢血管內的血流也隨即變得緩慢。當溫度低於 10攝氏度時,上述部位的皮下小動脈遇冷收縮,靜脈迴流不暢,從而發生凍瘡。也有部分患者是因為血管先天性變異、血管狹窄導致血流不暢而誘發凍瘡的。凍瘡一旦發生,在寒冷季節裡常較難快速治癒,要等天氣轉暖後才會逐漸癒合。

猜你感興趣:

1.冬季女人養生泡腳中藥方

2.手氣的治療方法

3.送給朋友的健康養生問候語

4.茄子可以治常年久咳的偏方

5.抗疲勞的小偏方 

6.治療紅斑狼瘡民間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