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熱感冒吃什麼藥

  不少人夏季感冒了,經常不吃藥或是隨便吃些感冒藥,這些做法是不對的。那麼夏季感冒吃什麼藥呢?下面小編給大家詳細講解相關知識吧。

  治療夏季感冒的藥物

  中醫將感冒分為風寒、風熱和暑熱三種類型,由於疾病型別不同,選用的藥物也就不大一樣:

  風寒型感冒表現為身感頭痛無汗,四肢疼痛,鼻塞聲重,流清涕、咳嗽、痰白清稀,口不渴,舌苔白,治療可選用六味湯、桂枝顆粒等祛風散寒類的藥物。

  風熱型感冒表現為發熱重,輕微發冷,頭脹痛,鼻流粘液或黃涕,咽喉腫痛,咳嗽痰黃稠,口渴,舌苔黃或薄白,可選用雙黃連、抗病毒口服液、維C銀翹片、清熱解毒顆粒等疏風清熱類藥物。

  對於暑溼感冒,應解表祛暑、可選用藿香正氣水等。

  根據感冒型別,推薦幾種常用的中成藥,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1、暑溼感冒:常用的藥物有,藿香正氣***水***膠囊、午時茶、保濟丸等。若有腹瀉症狀,可吃些止瀉藥。

  2、風寒感冒:以辛溫解表為主,常用的藥物有,九味羌活顆粒、荊防毒散沖劑等。

  3、風熱感冒:以辛涼解表為主,常用的藥物有芙樸感冒顆粒、板藍根沖劑、抗病毒口服液,銀翹解毒片、雙黃連口服液、羚羊清肺丸、清熱靈、清開靈等。

  治療夏季感冒的常用藥

  1、藿香正氣水***膠囊等***適用於惡寒發熱,又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的感冒患者。陰虛火旺者忌服。

  2、暑溼感冒沖劑清暑去溼、芳香化濁。適用於外感風寒引起的感冒、胸悶嘔吐、腹瀉便溏、發熱不暢。

  3、保濟丸適用於腹痛腹瀉,噎食噯酸,噁心嘔吐,腸胃不適,消化不良,發熱頭痛的感冒者。外感燥熱者不宜服用。

  4、羚翹解毒片***丸***疏風清熱,解毒。用於風熱感冒,惡寒發熱,頭暈目眩,咳嗽,咽痛。風寒感冒者不適用,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成藥。

  5、廣東涼茶適用於四時感冒、發熱喉痛、溼熱積滯、口乾尿黃的感冒者。孕婦慎服。

  6、四正丸祛暑解表,消食化濁,化溼止瀉。適用於內傷溼滯,外感風寒,頭暈身重,惡寒發熱,噁心嘔吐,飲食無味,腹脹、洩瀉。風熱感冒者不宜服用。

  7、香蘇正胃丸解表和中,消食行滯。適用於小兒暑溼感冒,停食停乳,頭痛發熱,嘔吐洩瀉,腹痛脹滿,小便不利。適合兒童暑溼感冒者。

  寶寶預防感冒的方法

  ● 暖為上策

  真正的冬季,父母都不會讓寶寶凍著,但往往是春秋兩季,掌握不好穿衣尺度,穿多了怕熱、穿少了怕涼。有的父母就認為,從小讓寶寶皮實點兒,不用太管他,反而抵抗力會好,其實這是不對的,寶寶感冒多發的原因往往都是受寒著涼開始的,所以,在穿衣問題上,還是暖為上策。

  睡覺的時候,儘量不要讓寶寶頭朝向門、窗等風口,以免受風寒。洗澡的時候,情況卻恰恰相反,不建議用過熱的水,因為熱水洗澡後,寶寶要承受的溫差大,反而會更容易感冒,水溫越接近寶寶的體溫就利於寶寶適應洗澡後的環境溫度。

  ● 溫室健康花

  春秋季節,家裡沒有暖氣,要設法用電暖氣、空調等讓寶寶的臥室暖和起來。儘量保持室溫相對恆定,室內溫度變化大,更易增加寶寶患感冒的機會。

  ● 薑汁可樂

  將新鮮的生薑洗淨,去皮,切成小細絲,把煮鍋洗淨,放入一瓶可口可樂,同生薑絲一起煮開。一般給成人喝的姜和可樂的比例為1:100,寶寶可酌情除錯。涼溫後,加入適量冰糖或白糖,每次給寶寶喝1小碗。每週喝兩到三次。

  可以根據寶寶的大小,來決定給他喝的量,1歲以下的寶寶可以嘗試喝幾茶勺,1歲以上的寶寶可以喝1小茶杯底或碗底,兩歲以上的寶寶則可以喝半碗以上。

  根據寶寶的口味,決定薑絲和糖的比例,1歲以下的寶寶,不能承受辣味兒,所以可以放少一點薑絲,多一些糖。

  可口可樂本身就是由兩種可以預防感冒的中藥做成的,薑絲可以幫助寶寶禦寒,可樂本身的甜味比直接服中藥更能讓寶寶接受。

  ● 早餐親自做

  無論生活多麼緊張、工作多麼繁忙,要想讓寶寶遠離感冒,一定要讓寶寶吃好早餐。很多父母認為早上的飯不用像中午和晚上那樣隆重,越簡單越好。這種觀點真是大錯特錯!因為只有吃好早餐,寶寶體內產生足夠的熱量才可能增加禦寒能力。

  還在哺乳中的寶寶要特別注意,如果媽媽奶水不足,寶寶表現出吃得意猶未盡時,一定要給寶寶加一些奶粉等,不要讓寶寶餓著。

  已經開始新增輔食的寶寶,早餐也是蛋黃等高營養、高蛋白質、高熱量食物的最好新增時間。

  可以自己獨立吃飯的寶寶,則更要注意早餐的營養搭配,跟大人吃一樣的食物有時候並不能完全滿足寶寶的營養和口味所需,特別為寶寶制訂食譜也許會費點時間,但換來的是明顯提升寶寶的免疫力。

  可以幫助寶寶提升免疫力、預防感冒的食物有;菠菜、蘋果、香蕉、番茄;肉類如鱈魚、牛肉;五穀類如綠豆、糙米、紅豆;以及雞蛋、起司等食物。這些食物富含刺激免疫系統能力、增加免疫力的維生素,如天然胡蘿蔔素、維生素A、C、E、B6、B12及鐵、鋅、硒、葉酸等。

  ● 三點一線

  家、遊戲場***或者是家門口的小花園***、幼兒園***早教機構或者親子班、學前班***,儘量把寶寶要去的環境控制在3個以內,偶爾的外出就餐是可以的,或者跟著全家去郊遊,但是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儘量避免在人多的地方、空氣流通差的室內,或者是過分靠近小動物的地方,有垃圾等不潔物品的地方更是要極力避免。

  一旦寶寶必須要去人多的地方,比如生病了去醫院,最好是打車而不是乘公交車,最好兩位家長陪同,這樣就可以一個去排隊,一個去交費,大大減少寶寶在病菌感染源複雜的醫院停留的時間,而且最好選擇去專門給兒童看病的醫院,而不是情況更加複雜的成人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