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止咳化痰中藥方有什麼

  受到秋燥、秋涼的影響,不少人有咳嗽痰多的症狀。這時中醫該怎麼治療好呢?下面由小編給大家介紹常用止咳化痰的中藥方吧,僅供大家參考。

  常用止咳化痰的中藥方

  1.麥門冬湯《金匱要略》

  組方:麥冬25克 半夏15克 粳米15克 大棗3枚 人蔘10克 甘草10 克 ***人蔘可單煎同服***

  適應症:用於氣滯虛症的少陽病,伴有痙攣性咳嗽病症如急慢性喉炎,急慢性友氣管炎,肺炎、喘息,百日咳、肺結核、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症,腦溢血、妊娠咳嗽等。

  方解:麥冬味甘、有滋潤作用,可將上逆之氣引而下行;半夏有理氣作用,人蔘、半夏、半夏協同、有潤燥解燥作用;甘草利氣調味;大棗潤胸、緩解逆之氣;粳米補虛潤胃。

  藥物功效:麥冬為滋陰藥,半夏為化痰藥,具有止嘔和鎮咳。

  2.甘草麻黃湯《金匱要略》

  組方:麻黃15克 甘草10克 ***先煎麻黃後入甘草******避風寒***

  適應症:用於喘息發作,並呼吸困難時頓服。對於咳喘呼吸困難者施用。效果很好,亦可用於喘息並胸悶脹者。

  方解:麻黃止咳止喘;甘草調味,協同止咳利痰。

  藥物功效:麻黃為止咳平喘藥,治咳喘病的簡便良方對支氣喘息和喘息性支氣管炎,有良的療效。

  3.小青龍湯《傷寒論》

  組方:半夏15克 麻黃10克 芍藥10克 甘草10克 桂枝10克 細辛10克

  乾薑10克 五味子10克***麻黃入先煎***

  適應症:用於胸中,心下因水毒和寒邪所致引起的咳喘、浮腫。流感、支氣管炎、喘息、肺炎、溫性胸膜炎、肺氣腫、支氣管擴張症、以及急慢性腎炎和過敏性鼻炎等。

  方解:麻黃、桂枝解表證、桂枝抑制水毒上衝,麻黃治咳喘;細辛乾薑、半夏去胃內積水、芍藥和五味子平喘;甘草調和諸藥。

  藥物功效:麻黃為固表止喘藥、半夏為化痰、桂枝溫中藥,細辛為解表藥。

  4.神祕湯《外如祕要》

  組方:麻黃15 杏仁15 厚朴15 陳皮15 甘草10 柴胡10 蘇葉10

  適應症:用於呼吸困難痰少而兼有氣鬱的支氣管喘息。

  方解:麻黃髮汗;祛風寒;治喘息;杏仁和麻黃協同;治風痰咳喘;陳皮順氣逐痰;厚朴利氣鎮靜,兼痙治喘、蘇葉去風寒解表;厚朴下氣;柴胡祛表裡之熱,祛胸脅之邪、消痰止咳;甘草調和諸藥解鬱順氣。

  藥物功效:麻黃為固表止喘藥,杏仁為止咳藥;柴胡清熱厚朴為理氣藥。 附記:本方對喘息和肺氣腫,有良好療效。

  5.蘇葉降氣湯《和劑局方》

  組方:蘇葉15 半夏20 陳皮15 厚朴15 前胡15***或柴胡*** 桂枝10 當歸10

  大棗3枚 甘草10 乾薑10

  適應症:用於年老體虛《小便不利,多痰,呼吸緊迫,心下痞而脈弦緊洪大者,以呼吸困難和足發涼為主症。

  方解:蘇子、前胡、厚朴、陳皮、半夏、除痰、降上逆之氣,並解毒散外寒;當歸潤血補血,桂枝引氣下行,引之歸原;甘草調和諸藥。

  藥物功效:陳皮為理氣藥,厚朴理氣藥。前胡理氣除痰當歸為補血藥。

  附記:本方對老年人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有良好療效。

  常用止咳化痰吃什麼食物好

  1、柿子

  中醫認為,柿子性寒味甘微澀,歸肺、脾、胃、大腸經,具有潤肺化痰、清熱生津、澀腸止痢、健脾益胃,生津潤腸、涼血止血等多種功效。對於秋燥咳嗽有痰的人來說,吃點柿子能有效潤肺化痰。

  但值得一提的是,對於便祕的患者來說,澀的柿子不要吃,如果柿皮較澀,也最好去皮食用。因為澀的食物大多含有豐富的鞣酸,這是一種收斂物質,對大便有收斂作用,容易造成大便的乾結等,加重便祕症狀。去皮後,柿子肉中的膳食纖維及果膠就能夠良好地軟化大便,緩解便祕症狀。

  2、花生

  花生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有扶正補虛、悅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調氣、利水消腫、止血生乳、清咽止瘧的作用,還能夠增強記憶,可以幫助提高寶寶的記憶力,對寶寶有很大的益處。

  所以,凡肺虛之人,不分肺氣虛或肺陰虛,都適宜用花生水煮服食,不可炒後食用。

  3、豆漿

  中醫認為,豆漿有利水、潤燥、清肺化痰效果,很適合秋天飲用。豆漿中含有類似人體的女性荷爾蒙,有助面板光滑白皙,也可維持體態。豆漿的不飽和脂肪酸高、纖維多,且卵磷脂可以健腦,並可調節血脂、增加鈣和骨質密度,改善停經後的更年期症狀。

  除了傳統的黃豆漿外,豆漿還有很多花樣,如這4種食物:紅棗、枸杞、綠豆、百合,是豆漿的最完美搭檔!秋冬季節飲用,能滋補養顏、驅寒暖身。

  4、羅漢果

  羅漢果被人們譽為“神仙果”,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養聲潤肺,去除口臭之功效,而且對菸酒過度等引起的聲音嘶啞、咽乾口渴等效果尤佳。並且可調降血糖值,改善糖尿病。可保嗓子,還可治療風熱襲肺引起的聲音嘶啞、咳嗽不爽、咽痛等症。可用於肺火燥咳,咽痛失音,腸燥便祕等症狀。

  購買羅漢果時,可以選個大的、形狀圓的,最好是搖不響,殼不破的。因為羅漢果需要烤乾,所以一定要選擇烤好的羅漢果,否則容易出現發黴生蟲等問題。

  5、白蘿蔔

  中醫認為,白蘿蔔色白屬金,對應五臟中的肺,其性甘平味辛,歸肺脾經,具有下氣、消食、除疾潤肺、解毒生津,利尿通便的功效,主治肺痿、肺熱、便祕、吐血、氣脹、食滯、消化不良、痰多、大小便不通暢等。

  白蘿蔔性平,對脾肺皆有好處。可以煮水,吃蘿蔔,配合白糖、薑絲可治寒咳;配合菊花、金銀花可治熱咳;配合銀耳百合可治燥咳;配合山楂、麥芽可治積食咳嗽。個人認為白蘿蔔是最安全的食療。除體虛咳嗽使用補藥時不能用,其他時候都可以用。

  常用止咳化痰的食療調理

  1、玉米鬚橘皮治咳嗽

  玉米鬚、橘皮各適量。共加水煎,日服2次;止咳化痰、治風寒咳嗽、痰多。

  2、冰糖燉梨化痰止咳

  將新鮮的梨去皮,剖開去核,加入適量冰糖,放入鍋中隔水蒸軟即可食用。

  3、蘿蔔豬肺止咳湯

  蘿蔔1個、 豬肺1個、杏仁15克。加水共煮1小時,吃肉飲湯;清熱化痰、止咳平喘、治久咳不止、痰多氣促。

  4、花生沙蔘湯治咳嗽少痰

  花生米、白果,百合、北沙蔘各25克、冰糖適量。水煎取汁,加冰糖,每日1劑;潤肺化痰、治久咳痰少、氣短咽乾。

  5、豆腐糖止咳化痰平喘

  豆腐500克、紅糖、白糖各100克。把豆腐當中挖一窩,納入紅,白糖,放入碗內隔水煮30分鐘;一次吃完,連服4次;清熱、生津、潤燥、治咳嗽痰喘。

  6、黃精冰糖止咳平喘

  黃精***中草藥***30克、冰糖50克。將黃精洗淨,用冷水發泡,置砂鍋內,再放入冰糖,加水適量,將鍋置爐上,以武火煎煮,後用文火煨熬,直至黃精爛熟為止,每日2次。

  吃黃精飲湯可清肺、理脾、益精,用治肺燥肺虛之咳嗽、乾咳無痰、咯吐不利、食少口乾、腎虛精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