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傳統節日

  畲族是中國嶺南的一個少數民族,畲族的春節和漢族的春節也是大有相同,其他的一些節日也有不少也是相同的,對此大家知道畲族有哪些節日嗎?接下來由小編給大家帶來,希望大家喜歡!

  

  之封龍節

  為每年的農曆五月,是畲族人民禱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娛樂性節日。這一天畲族群眾不從事農活,人們穿上節日盛裝,興高采烈地赴舞會,在山坪、田壠對“打”山歌,歌詞多歌頌勞動、喜慶豐收和表達愛情等,歌會的場面十分動人。1986年6月27日***農曆五月廿一日***,福建省首屆“封龍節”歌會在福安縣富春公園舉行,各地畲族歌手是人蔘加,這次畲族歷史上空前的盛會。福安、霞浦、福鼎等地的成千上萬畲族群眾,於“封龍節”這一天則會集到福安白雲山、霞浦雁頭山、福鼎太姥等地,舉行群眾性的登山比賽。登山地點人山人海,既有參賽者,也有前來觀看助興者,比賽的終點選在各山的峰頂。到達目的地被譽之為赴“蟠桃會”,優勝者獲得“仙桃”和“仙酒”的獎賞。入夜,盤歌開始,一對對青年男女隱沒在山林裡、依偎在溪澗房,哼起美妙的情歌。因此,節日登山比賽既是鍛鍊身體、培養毅力的一項有益運動,也是青年“山戀”的極好機會。

  之年節

  也叫春節,是畲族最隆重和熱鬧的節日。從農曆12月24日的“祭灶”、“送神”畲族就開始過新年了。祭灶神後,就準備除夕的“年夜飯”,閤家“圍爐”。畲族屆時家家蒸制“黃金餈 ”吃“黃金餈”是畲民過新年的特色之一。畲鄉流傳“糯米做餈圓又圓,香麻攔餈甜粘粘”的順口溜,表示畲家人團圓共聚天倫和來年日子更甜美的意願。除夕夜全家“吃隔歲”***即吃“年夜飯”***,這是畲民最歡樂的時刻,一邊盡情地享受美味佳餚,一邊抒發追求來年日子過得更比今年好的願望。“圍爐”後,主婦選一根直徑約七、八釐米粗的楮楮木放在灶膛裡燃燒,燒至一定火候以灰燼掩埋之,使之不至熄滅,備為正月初一的火種,俗稱“隔年豬***楮***”或“留隔年火種”。是夜,萬家燈火,通宵達旦,盡情歡樂“守歲”。所謂“守歲”就是“守祟”崇,意在防“祟”入室傷害兒童。初一清晨,雞鳴第一聲,各個畲村不約而同開啟廳門,燃放大炮***即雙響紙炮***,人們走村串寨,平輩互相道賀新年大吉,晚輩向長輩拜年,主婦爭先恐後到井裡挑水,煮線面充作早餐,寓意家人平安長壽;兒童三五成群到竹村裡“搖竹娘”,邊搖邊唱道:“搖竹娘,搖竹娘,你長我也長,舊年是你長,新年讓我長,明年你我一樣長。”以示像毛竹一樣茁壯成年;青少年參加各種娛樂遊戲活動,如弈棋、“猴孵蛋”、捉迷藏、盪鞦韆等。活動一直持續至“元夕節”,歡度新春佳節才告結束。

  之“二月二”

  又稱會親節,是畲族僅次於春節的傳統節日。主要流行於閩東的福鼎、福安等縣。所謂“會親”,係指原由福鼎雙華、福安阪中分爐至浙南、閩東各地的畲族於每年農曆二月初二回祖地相聚,舉行會親活動。福建雙華“會親節”規模最大,遐邇聞名。節日這一天。畲家門前都升起白底紅邊的三角形族旗和頗似古時“華蓋”的圓傘,從雙華分支出去的各地族人都盛裝打扮回到祖地會親。人群熙熙攘攘,歌聲笑聲不絕於耳,寧靜的山村頓時成歡樂的海洋。特別是夕陽西下,夜幕降臨,松明火照耀得如同白晝,增添了節日的熱烈氣氛,歌會進入了高潮,人們引吭高歌,嘹亮的歌聲在山野迴盪,越唱興致越濃,通宵達旦,熱鬧非凡。

  之招兵節

  是畲族紀念祖先的宗教性節日,現僅流行於粵東、粵東北畲族地區。相傳遠古時期盤瓠往番邦取番王頭時,被番兵追趕,到海邊,得到神兵的幫助,才安然返國。人們為了紀念自己的始祖,感謝神兵,每三五年舉行一次“招兵”,向他們獻祭。但據實地調查,粵東畲族舉行“招兵”大典的時間也不盡一致,豐順縣鳳坪村畲族於每年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前的吉日舉行。潮州石鼓坪畲族一年分兩次舉行:第一次***陰曆“除夕”***“請神上表,安井謝灶,推龍謝土,請兵安營,大謝”,稱為“請兵節”;第二次***正月初四日***,“請神、賞兵、祭符、散兵”,稱“送兵節”。現在鳳凰山區畲族已將“請兵”與“送兵”兩節合併為五年舉行一次,統稱之為“招兵節”,活動時間定在農曆的“大雪”至“冬至”之間的吉日舉行,節期一般為三天三夜。“招兵”儀式在公廳舉行,請法師主持,祈求五穀豐登,人民安居樂業。全村男女老少前來參加助興,甚為熱鬧。粵東北九連山畲族地區的“招兵節”,活動的時間,一般是在年景不佳、風雨不調的年歲,經族人共商而定。活動分祭祀和祈禱兩部分,祭祀的內容與上述粵東鳳凰山畲族的“招兵節”基本相同。惟祈禱部分,是九連山畲族的創造,它使原來“招兵節”的圖騰信仰宗教儀式發展為趨吉求福的傳統民間習俗活動。

  之“三月三”

  又稱“烏飯節”,是畲族人民紀念本民族英雄同反動統治階級鬥爭取得勝利的節日。相傳:在唐高宗總章年間,畲族英雄恨興領導義軍反抗唐王朝,被官軍圍困在大山裡,糧斷援絕,處境十分艱難,眼看有全軍覆滅的危險,時值隆冬季節,天寒地凍,山裡各種植物都已脫葉落果,唯有一種叫烏稔的野生植物,枝條上還掛有串串的甜果。畲軍採集回營,雷萬興之香甜可口,便傳令全軍四出採集,軍糧解決了,雷萬興便於三月初三日殺出重圍,取得了反圍剿的勝利。又是一年的三月初三日,雷萬興想吃當年的烏稔果,讓畲軍入山採摘,可是這時烏稔剛吐芽抽葉,士兵只採回葉子,加入糯米蒸制,飯呈藍黑色,同樣香噴可口,後來畲民為分享雷萬興抗擊官軍勝利的喜悅,每年三月初三日出門“踏青”,採集烏稔葉,蒸制烏米飯,世代相沿,衍成風俗。如今,各地畲民為紀念民族英雄雷萬興,每年“三月三”都要蒸制烏米飯,閤家共餐,饋贈親友。舉辦舞會,集體對歌,歡度節日。特別是近十幾年來,各地歡度這個古老的節日更加熱烈和豐富多彩。1983年4月17日,有一百多位畲族同胞首次在京舉行“三月三”活動。

  之牛歇節

  農曆四月初八日為畲族的牛歇節。是日凌晨,畲族農民要把牛趕到山上吃露水草,梳洗牛身,做牛欄衛生,還以泥鰍雞蛋泡酒,或用米粥等精飼料喂牛,嚴禁對牛棍打鞭甩。修有“牛王廟”的村莊也在這一天供祭。

  之嘗新節

  農曆七八月水稻收割後過嘗新節,又為“食新節”。按畲族傳統,開鐮收割必須先擇吉日,把頭一趟割一的稻穀碾成米,煮成白米飯,供祭地方神、祖公神灶神。祭畢,請親鄰一起品嚐新飯。桌上要請本家長輩先“動箸”,以示尊敬老人,祝賀老人健康長壽。是日客人越多越好,據說“多一人嘗多一人糧”。各人飯罷,還要盛一碗米飯放在桌上,稱為“剩倉”。

  之圓冬節

  “立冬”畲族農戶的圓冬節。這一天,戶戶礱糯谷,舂米做餈粑,全家共餐,慶祝一年辛勤勞動取得的好收成。有的人家還要殺雞宰鴨烹食,俗稱“理園埕”,田園種植大計到此已料理完畢。個別畲民因某種原因“立冬”末曾做餈,那麼,到“冬至”也要補上“圓冬節”這一餐,或舂米餈或做湯圓先供祖,後全家吃湯圓,以祝來年好收成的習俗。

  畲族的風俗習慣

  畲族的風俗習慣之食俗

  日常主食以米為主,除米飯外,還有以稻米制作成的各種糕點,畲家常食的米飯有秈、粳、糯三種。從黏性上分,糯米最黏,粳米次之,秈米基本無什麼黏性,但秈米出飯最多,畲家食用的米飯以秈米最為普遍。番薯也是畲族農家主食之一。粉絲是畲家招待客人制作點心和菜餚的重要原料。

  畲族大都喜食熱菜,一般家家都備有火鍋,以便邊煮邊吃。除常見蔬菜外,豆腐也經常食用,農家招待客人最常見的佳餚是“豆腐釀”。肉食最多的是豬肉,一般多用來炒菜。竹筍差不多是畲家四季不斷的蔬菜。有這樣的說法:一年十二月中只有八月無筍,用茭白替代。竹筍除鮮吃外,還可製作幹筍長期儲存。 飲茶是畲家日常必不可少的,大部分以自產的烘青茶為主。

  畲族的酒多以白酒和自家釀製的糯米酒為主。景寧山區還有一種綠麴酒。白酒有明燒和暗燒兩種。

  典型食品有:滷姜;鹹菜,畲族風味菜,常用辣椒、姜、蘿蔔等醃製而成,稱為糟辣椒、糟姜等;端午粽子,民間稱牯角;烏飯,三月三的節令食品,是烏飯樹***畲語稱烏枝***的嫩葉搗細,用汁浸糯米,煮熟後即成烏黑髮亮的烏飯,據說吃了烏飯即不怕螞蟻咬。

  畲族的風俗習慣之婚俗

  解放前,畲族婚姻家庭普遍實行一夫一妻制,仍保留著古樸的婚俗。一般同姓不婚,本民族內部的盤、藍、雷、鍾四姓中自相婚配。本來,氏族外婚制是畲族傳統婚俗。但由於歷代統治者的民族壓近和歧視政策,畲、漢兩族之間嚴禁通婚,曾是畲族內部的一條族規。解放後,隨著民族平等團結政策的執行,畲、漢兩族之間的通婚日益增多。古代,畲族青年男女有自由戀愛的傳統,對歌成婚是畲族先民的習俗。但隨著封建地主經濟的發展,受到漢族婚姻觀念的影響,到解。放前畲族婚姻的封建買賣包辦現象十分嚴重。解放後被革除,現在畲族青年男女基本上都是自由戀愛,婚姻自主。

  在畲族社會裡,無兒的家庭多行招贅,不少有兒子的家庭也讓兒子去入贅,而讓女兒留“招兒子”***即招女婿***。一般入贅者的子女要隨母姓,也有生有二子分別隨父母姓的。若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就得“做兩頭家”,即新婚頭幾年兩邊的家都要照顧,居無定處。這樣維持幾年之後,才確定在夫妻兩家中經濟條件較好的一方家落戶。

  畲族的風俗習慣之宗族習俗

  畲族村寨多以血緣相近的同姓聚族同居。部分由不同姓氏的地緣組織為基礎的異姓聚居。畲村有祠堂和房的組織。祠堂即宗祠,房即宗祠內子孫派系分支。

  畲族的宗族結構是“總祠***公祠***--同姓宗祠***支祠***--房--家庭”。畲族群眾認為“藍、雷、鍾”三姓本為一家人,因而視為同宗。福安畲村藏的清代“藍、雷、鍾”三姓宗譜中,都有“盤、藍、雷、鍾”4姓血脈相承的圖表,畲家認為畲族本為同宗。福安市範坑鄉洋坑《汝南藍氏宗譜》載“顧我盤、藍、雷、鍾四姓大宗祠肇基於廣東鳳凰山與南京一脈相連,建祠之地即吾祖舊址也”。祠內四姓始祖“並列封牌位”。同姓畲族關係更為密切

  1949年後,族長隨封建宗法制消滅而刻廢除。畲鄉民政、民事皆由村幹部負責管理。畲村祠堂建築格局與漢族相同,始建於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重修於光緒八年***1882年***的福安阪中大林村鍾氏祠堂,大廳中間設有祖龕,內陳放祖牌200多塊,祖牌鑲金箔,造工細膩,雕刻精緻。1991年7月15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將鍾氏祠堂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畲家重修譜,有“五世不修譜,乃祖宗之罪人”的提法。宗譜一般20年修一次,鍾大昆編纂的《穎川鍾氏支譜》現藏省圖書館,為全省鍾氏連環譜。畲族宗譜由名錄、圖紀、補遺、源流序列、行第排列、公產記載以及官府文告等內容組成。畲族人丁入譜有特殊記載、譜名記載方式,即按行第排列,主要用“念、大、小、百、千、萬”等字,作周而復始的迴圈使用,其中藍姓用6個字,雷、鍾兩姓只有5個字。

  畲家祭祖在宗祠或祖厝、公廳內進行,屆時將祖宗牌位、祖圖、祖杖等並列,供奉香燭牲醴,由族長或房長讀祭文,族內人丁逐一拜祭。

  畲族的風俗習慣之家庭習俗

  閩東畲族社會的基本單位是以父母為核心,由父母與子女組成家庭,家庭人口以3--5口人居多。

  父親為一家之長,在家庭中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對內管理家庭的經濟收支,調節生活需要,安排農業生產等,對外代表家庭處理各種社會事務。家庭成員均要聽其約束、管教,經費支出也要經過他的同意。母親為“內當家”,負責處理家庭內以及親戚來往事宜,負責料理家務、飼養禽畜等。在農忙時節,還要下田參加生產勞動。

  畲族子女婚後便分居獨立生活,一般“娶一門媳婦,分一個家”,父母都與幼子同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畲族家庭發生根本變化,家長權威削弱,民主協商、男女平等、尊老愛幼、團結互助的新型家庭關係逐漸形成,舊道德禮儀規範成為社會主義新道德、新風尚所取代。

  畲族的風俗習慣之喪葬習俗

  畲族人以享年50歲以上死者為壽終正寢。整個喪葬之禮與婚禮場面同樣熱鬧,俗稱“老喜喪”,先為死者梳洗更衣,孝男孝女執陶罐到溪河邊,點燃三支香,燒化紙錢唱《買水歌》。唱完。向河裡舀水,俗稱“買水”。舀水時,死者是男,要舀順流水,以示男在天;是女,要舀逆流水,以示女居地。清水舀回後,要放在火爐上暖幾分種,用白布在水中浸溼,在死者胸前揩三下,背後揩四下。死者不論貧富,衣著要新,舊衣和有口袋的衣服以及錢、米和有文字之物不能裝殮。死者著黑色衣服,衣服有單、夾與棉的不同,穿衣以重數計算,一般上身9重,下身3重。女性則戴上結婚時竹製的三角形頭冠。衣畢,為其理髮***一般人病時就已理好頭髮***或梳頭。這個過程均伴哭歌。死者梳穿戴完畢,從臥房移到後廳。用兩條板凳、四塊木板、一張草蓆為死者支起一張“靈慶”。而後,用爐灰裹成10個小粽子,縛在一枝桃枝上,放到遺體的旁邊,人殮時扔到河裡。有“祖圖”的畲族村,遇上50歲以上的亡者,在其廳堂懸掛“祖圖”3天。弔唁死者,打破哀傷寂寞的局面,增加“紅也喜事,白也喜事”的氣氛。死者裝殮時間要擇海水漲潮時分,忌諱“重喪日”和“三喪日”。裝殮時,喪女哭唱《落棺歌》。畲家報喪時,報喪者反穿衣服,引人注目,奔喪者哭唱《思親歌》。

  病逝帶茶歸

  畲族老人病逝,經過洗浴、更衣,停屍於後廳、舉行告別儀式時,逝者右手要執一茶枝***有的地方用桃枝***,以供他歸陰府時開路用。據說茶枝一拂,就能使黑暗變成光明、使逝者很快地通過陰府歸途,從而達到早日轉生的目的。生人為逝者做墳墓破土奠基時,還要用茶葉與銅錢、大米、小麥、稻杆、燈芯等“七寶”埋到墓基底下,以示地能生財。這些古俗雖帶有迷信的色彩,但說明茶的功用已深入到畲民生活的各個方面。

  畲族的禁忌習俗

  生產禁忌:潮汐時分忌播稻種;秧田忌在水田出水處先拔;正月初一、初五、初九忌挑糞;正月二十忌作田事;三月初三忌下田;“封龍日”忌執鐵器;四月初八忌水牛下地犁田;“立秋日”忌巡田。

  生育禁忌:孕婦臥房忌釘釘子或亂翻動,擔心受驚,動了胎氣;孕婦忌摘水果,據說摘了果樹不結果;產婦忌吃鴨子、鴨蛋,因為有“七月半鴨不知死期”之說;未滿月的嬰兒忌見生人;小孩麻疹後數十天忌吃芥菜。

  生活禁忌:正月初五、初九忌在露天曠地上晒衣服;爐灶忌燉狗肉、蛇肉;忌以手帕贈人,忌拾路遺毛巾;贈送禮物忌單數;忌單手棒茶迎賓。忌用筷子打貓。

  交際禁忌:正月初七出門,初八忌歸來;新娘第一次回孃家住宿天數忌單數。

  祭祀禁忌:忌女性代表家庭在壇前燒香秉燭與朝拜,忌以鴨子為供品,忌在神宮廟觀、石母、樹王面前便溺。

  畲族簡介

  畲族,中國南方遊耕民族,一千多年來,畲民不畏艱辛險阻,從原始居住地——廣東省潮州市鳳凰山四散遷徙到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份,有的還到貴州和四 川,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廣大山區,其餘散居在江西、廣東、安徽等省,畲族早在唐永泰二年***766***就從福建羅源遷居浙江景寧。 唐代,居住在福建、廣東、江西三省交界地區的包括畲族先民在內的少數民族被泛稱為“蠻”、“蠻僚”、“峒蠻”或“峒僚”。南宋末年,史書上開始出現“畲 民”和“拳民”的族稱。畲***She***,意為刀耕火種。 1956年中國國務院正式公佈確認畲族是一個具有自己特點的單一的少數民族。從此,畲族成為法定的族稱。

  1985年4月22日,即畲族傳統的三月三節,中國首個畲族自治縣——景寧畲族自治縣成立,也是中國唯一的畲族自治縣,有“中國畲鄉”之稱。

  普遍認為畲族和瑤族同源而屬於廣義瑤族:盤瓠傳說、盤王圖騰及盤、藍、雷、鍾四大姓,相同,一些語詞相同,而且自古來畲族的他稱和部分自稱中都有“畲瑤”、“瑤”、“瑤家”、“山瑤”、“瑤人”等稱呼。

  民族起源

  瑤族說

  關於畲族來源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人主張畲瑤同源於漢晉時代長沙的“武陵蠻”***又稱“五溪蠻”***,與瑤族同源,持此說者比較普遍。自古畲族的他稱和部分自稱中都有“畲瑤”、“瑤”、“瑤家”、“山瑤”、“瑤人”等等跟瑤族密不可分的稱呼。

  其它說法

  此外,畲族族源還有“越族後裔說”、“東夷後裔說”、“河南夷的一支”和“南蠻族的一支”等多種說法。總之,眾說紛紜的畲族族源反映了畲族在其歷史曲折發展和民族形成過程中,同蠻、越、閩、夷以及漢等各族群體彼此互動、混化、交融的關係。

  畲族族源歧見很多,但概括起來有外來說和土著說兩種。外來說者認為畲族源於漢晉時代的“長沙武陵蠻”。持這種觀點的主要論據是“武陵蠻”和畲族有共同的盤 瓠圖騰信奉。土著說者認為畲族源於周代的“閩”人。“閩”是福建的土著,福建最早的主人,其遺裔就是今天的畲族。“閩”、“畲”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淵源關 系。此說的主要論據是“閩”、“畲”之間有著密切的內涵聯絡,即“閩”——“蠻”——“僚”——“畲”一脈相承。

  此外,還有人認為畲族源於古代河南“夷”人的一支,是屬於高辛氏近親的一支氏族部落。有的認為畲族源於河南,其祖先是“龍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