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兒莊戰役中的相關資料

  臺兒莊大捷是一場來自不易的勝利,我們不能親身體會先輩們都付出了何種代價才有了那場勝利。有的人因它名垂青史,有人卻默默付出不留姓名。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臺兒莊戰役中的白族電話兵

  國民革命軍第60軍***滇軍***在軍長盧漢的率領下,參加了徐州會戰第二階段***4月20日至5月20日***作戰,在陳瓦房、邢家樓、五聖堂、蒲汪、辛莊、火石埠、禹王山、臺兒莊等地抗擊日軍,戰果輝煌,打出了軍威國威。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萬餘名三迤子弟血灑臺兒莊,為國捐軀。僅以上的官佐就死傷400多人,團長死傷了10人,旅長死傷2人。英勇善戰的滇軍在徐州戰場上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也創造了一些我國作戰史上絕無僅有的軼事趣話。

  60軍的軍用電話線,日軍常用軍犬咬斷,造成指揮系統失靈。危害更大的是日軍最善於竊聽軍用電話,通過竊聽電話獲取情報後往往使我軍陷入被動局面。60軍針鋒相對,除加強護線查線確保電話暢通外,也強化了反竊聽,以確保軍事祕密。也不知道是誰的主意,軍部下達了命令,把全軍所有的電話兵換成白族人,涉及軍事機密的電話內容一律譯成白語後再通話。這一來,日軍竊聽人員可傻了眼。分明已竊聽了電話,但不知是哪國語言,何種密碼,根本聽不懂,也翻譯不出來。此後,60軍的軍用電話就實現了保密無虞。令日軍大為驚歎,始終弄不明白滇軍用了什麼複雜的反竊聽技術。

  何以用白族電話兵呢?因為以滇西大理為聚居中心的白族,雖然人口只有幾百萬人,但文化發達、民族整體素質高,軍事院校畢業在60軍中擔任軍官的很多,當兵的更多,所以容易物色選擇。60軍由雲南20多個民族的子弟組成,其他民族語也可作為反竊聽的“密碼語”,但其他民族的官兵因人數少一些,因而要建立一個通達全軍的民族語電話網,人員選擇就比較困難。

  臺兒莊抗日戰場上用白語電話反竊聽,即是戰史中的先例;同時又說明,少數民族語言也是一種資源、一種“專利”,在特定的條件下,可以發揮作用,成為克敵制勝的法寶。

  臺兒莊大戰敢死隊拒絕3萬塊大洋

  1938年3月29日夜9時,日軍以10多輛坦克為前導,向臺兒莊發動了猛烈的全面的攻擊。城裡的戰鬥十分激烈。中國軍隊沉著反擊,一次次地把日軍打了回去。然而,正當中國軍隊注意力全集中在城裡的戰鬥時,在城外,一股日軍向我西北角陣地發動了猛烈突襲。瞬息之間,我西北角陣地落下了上千發炮彈,成了一片火海。我守軍倉促應戰,經過慘烈的爭奪後傷亡殆盡,臺兒莊西北陣地隨之被日軍佔領。

  西門失守,這如同錐子扎到了第31師師長池峰城的心窩上。屈伸急中生智,歷代兵家,多把“重賞”作為獎勵士兵衝鋒陷陣的法寶。因此,請總司令立即懸賞,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池峰城同意了,幾十名身強力壯而又富有戰鬥經驗的小夥子,很快就跑來了。屈伸作了簡短動員,滿臉透出一股沉毅剛強之氣:“弟兄們,我軍的西北角陣地,剛才已經被敵人攻佔了。敵人企圖切斷這條臺兒莊與指揮部聯絡的惟一通道,置城內守軍於死地,情況非常嚴重。現在,師長命令你們組成敢死隊,奪回西北角陣地,把敵人趕出去!” 這時,池峰城又補充了一句:“你們完成任務後,我定有重賞,3萬塊大洋”

  幾十名敢死隊員不約而同地喊道:“師長請放心,完不成任務,我們不回來見您!” 不到半小時,西北角傳來了機槍掃射聲和***的爆炸聲。57個敢死隊員已越過了城牆,與日軍接上了火。勇士們先是猛甩了一頓***,接著猛撲過去,與日軍肉搏。日軍做夢也沒想到,中國軍隊的敢死隊竟會鬼使神差般地又一次突然出現在牆頭,慌忙組織反撲,戰鬥十分慘烈。一陣猛衝猛殺,日軍敗退了。中國軍隊收復了西北角。

  夜襲結束後,出發時的57個勇士中,只有13人生還,而且個個身上傷痕累累,鮮血滲透了厚厚的軍裝 。池峰城特意趕來了,當即抬出一箱大洋,以資鼓勵。但是,13個勇士,沒有一人去拿! “我們以必死的決心去戰鬥,是為了確保我們以及我們的子孫們不做倭寇的奴隸。收下了錢,我們對不起死難的弟兄們!”

  臺兒莊戰役概況

  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赴前線,臺兒莊是山東省嶧縣的一個小鎮***今屬棗莊市***,位於津浦線臺棗***莊***支線及臺濰***坊***公路的交會點,扼運河的咽喉,是徐州的門戶,在軍事上有著重要的地位。1938年3-4月,中國軍隊同日本侵略軍在這裡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會戰,擊敗了日軍兩個精銳師團,取得了震驚世界的輝煌勝利。因為這次會戰的地點在臺兒莊,故稱為臺兒莊會戰。

  臺兒莊會戰是在抗戰初期日軍大舉進攻和中國人民抗日怒潮的推動下發生的。當時,日軍攻陷了南京,急欲打通津浦線,奪取徐州,然後循隴海線西進,取道鄭州南下,佔領中國抗戰的中心城市——武漢。為了阻止日軍的進攻,中國軍事當局調集了七八萬軍隊,於1937年10月12日任命李宗仁為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駐節徐州,指揮津浦線的防禦戰。

  臺兒莊大捷,又稱臺兒莊戰役、魯南會戰或血戰臺兒莊。臺兒莊戰役的起止時間有幾種說法,一般認為從1938年3月16日開始至4月15日結束。戰役由滕縣戰鬥、臨沂附近戰鬥、臺兒莊戰鬥和日軍的潰退,中國軍隊的追擊作戰等部分組成。

  在歷時1個月的激戰中,中國軍隊約29萬人參戰,日軍參戰人數約5萬人。中方傷亡約5萬餘人,斃傷日軍約2萬餘人***日軍自報傷亡11984人***。

  它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堅定了全國軍民堅持抗戰的信心。這次戰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氣,改變了國際視聽,消滅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風,殲滅了日軍大量有生力量。此次大捷是中華民族全面抗戰以來,繼長城戰役、平型關大捷等戰役後,中國人民取得的又一次勝利,是抗日戰爭以來取得的最大勝利,也是徐州會戰中國民革命軍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

  戰役由民族英雄李宗仁、白崇禧、孫連仲、湯恩伯、張自忠、田鎮南、關麟徵、池峰城、王銘章等抗日將領指揮。戰役期間,中國抗戰最高統帥蔣介石曾三次赴徐州視察、督導、調配兵力,其中第一次,蔣介石在臺兒莊戰鬥最激烈的時刻親赴臺兒莊南站觀戰,並親自勉勵池峰城,前線將士因而士氣大振,大大增強了前線將士的戰鬥力。

  臺兒莊大戰是抗日戰爭時期的一次重大勝利,也是徐州會戰中國民革命軍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

  日本侵略軍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繼佔領南京、濟南後,為了迅速實現滅亡中國的侵略計劃,連貫南北戰場,決定以南京、濟南為基地,從南北兩端沿津浦鐵路夾擊徐州。

  臺兒莊戰役是中國軍隊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在歷時近半個月的激戰中,中國軍隊付出了巨大犧牲,參戰部隊4.6萬人,傷亡、失蹤7500人,殲滅日軍1萬餘人。它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極大地鼓舞了全國軍民堅持抗戰的必勝信心。***引自人民網:《抗戰經典戰例:臺兒莊大捷》***

  另有資料稱日軍傷亡11984名,此資料來源自1938年6月,日本華北方面軍參謀部第三課對臺兒莊戰役前後日軍傷亡的一個統計,第5、第10師團合計傷亡11984名,其中第五師團2月20日至5月10日共戰死1281人,受傷5478人,第十師團3月14日至5月12日戰死1088人,受傷4137人。

  中共《新華日報》1938年4月7日、8日報道殲敵萬餘人,日方資料為傷亡11984人。史界如孔蘊浩先生則認同《新華日報》資料,認為臺兒莊一戰中方“取得殲敵萬餘人的戰果”,而整個魯南地區,“日軍死亡的人數超過16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