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鋒書法作品

  胡俊鋒原名胡初茂, 男,1948年生, 湖北省荊州市人。自幼酷愛書法、曾14次到各大名城採風。拜名師、取精華、尋亮點、為了突出個性魅力。達到意鏡,對每一件作品,首先做到聞其聲、理其意、出形體。多次為書協講課、報紙上稱讚說:蘇、黃、米、蔡今何在,唐、祝、文、周出明代 。現有沙市胡俊鋒,可算中國一怪才,多次獲金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胡俊鋒個人簡介

  胡初茂藝名:胡俊鋒, 男,1948年生, 湖北省荊州市人。自幼酷愛書法、曾14次到各大名城採風。拜名師、取精華、尋亮點、為了突出個性魅力。達到意鏡,對每一件作品,首先做到聞其聲、理其意、出形體。多次為書協講課、報紙上稱讚說:蘇、黃、米、蔡今何在,唐、祝、文、周出明代 。現有沙市胡俊鋒,可算中國一怪才,多次獲金獎。

  因書法裡蘊藏著歌的旋律、詩的韻味,要想攀登書法顛峰,我還是下海學泳、立志求成、望同仁志士賜教,互相交流,共同昇華……

  胡俊鋒首領當代左書藝術風騷

  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 ",--一位書法名家熱忱書贈胡俊峰的這幅頗具氣勢的楹聯,是對其左書藝術水準的中肯讚佩。

  胡俊鋒何君也?--當代中國左手書法名列前茅者。二十多年來,但凡觀賞過其作品的名師大家,無不對其左書造詣發出"前無古人"的驚歎,而其題的數百幅在大庭廣眾之下讓人過目不忘的招牌、楹聯和數多次獲金獎,便是其首領當代左書藝術風騷的例證。

  練就楷、行、草和篆、魏、隸的堅實功底。胡俊鋒自七歲上學正開始,就在注重書法教師的嚴格訓導下練習楷書,小學畢業時即可給各家戶寫對聯。後又迅日精進,楷書每一筆劃的間架結構,均毫釐無差地銘印在心靈的腦海中,只要一落筆,字的形態便如儀隊般威儀堂堂。不幾年又拜學名師過度到行、草階段並進而苦練篆、魏、隸等多種書體,為後來築成左書藝術巨集偉的"金字塔"奠定了闊大的底座。由於右書藝術具有深厚的功力和嫻熟的技巧,當無意中轉換至左手揮毫時,幾乎是一蹴而就地創造出怪異而又美觀、笨拙而又俊秀、另類而得體、多變而又舒坦、新奇而不造、前衛而不譁眾的"胡俊鋒體"。這種書體在中國是獨一無二的,它來源併成熟於自己的右書藝術,但在風格和特色上又超越和區別於右書,因此更具創新性、藝術性、觀賞性和收藏性,蘊含著回味無盡的美學價值。

  創造笨、拙、傻藏巧、雅、美的藝術風格。20多年前,當人們嘖嘖稱讚胡俊鋒題寫"龍井茶園"招牌的字型古樸滄桑、清新秀麗、榜書是他的最強項時,一位書法高人當時建議,如能融進藝術性的"笨、拙、傻"成份就更佳了。胡俊鋒突發奇想,首次提出試用左手書寫來體現。第一次屏息靜氣潑墨,"龍井茶園" 一揮而就被一致認可,在一片叫絕聲中通過。當他仔細揣摩這件左書作品時,內心豁然開朗,眼前出現了一片別有洞天的全新景象,想不到自己的左書竟有如此幻化的魔力,右手不可為之外,左手卻一揮即成--鬼斧神工的笨、拙、傻。自此後,他便專注於左手書藝的發展、提高與創新,對每一個漢字的長短粗細、著墨的濃淡焦溼、揮毫的抑揚頓挫、結構的疏鬆緻密等均反覆精習細研,做到每個漢字至少有四種不同的寫法,並達到了手未執筆而字先成於心、墨未著紙而神韻先至的境界,成為超凡脫俗、揮灑恣肆的左書大師。人們歎為觀止的另一方面是,胡俊鋒的左書的追求天然趣成的"神來之筆"時,不管如何詭異莫測,卻依然保持著巧、雅、美的藝術風骨,即笨中寓巧慧,拙中蘊高雅,傻中藏俊美,兩種藝術美和技巧的水乳交融、互為依託、靈魂共附、相得益彰的特色,避免了與任何右手書法家的雷同。更讓他得益非淺的是,曾十四次在書法協會的統一組織下,身背相機和行囊,到除新疆、西藏外的各省市、自治區進行採風活動,遍訪名師大家,尋覓名碑、佳匾和妙聯,並拍攝了無數照片進行比較研習,有更多的機會凌空俯視自"倉頡造字" 以來歷代書法藝術的演化與特點,將多種精華熔鑄於自己的創作實踐,不斷增強作品的感染力。

  賦予字、詞、句以詩、畫、樂的深遠意境。人們稱道胡俊鋒的左書美不勝收,又一重要因素是他賦予作品詩詞的意境,繪畫的神韻,音樂的旋律。酷愛詩詞、繪畫、音樂的他,將三者的靈魂凝聚於作品之中,字、詞、句與謀篇佈局等自然閃爍出美的璀璨之光。在吸納詩詞曲賦的意境方面,有的具"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雄偉氣勢,有的蘊" 愛看古廟破苔痕,慣寫荒崖亂樹根"的遠古蒼涼;有的寓"動如龍蛇競奔走,靜如乳燕點水輕"的狂烈輕柔,有的寄"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的秀麗芬芳;有的藏"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金戈鐵馬,有的賦"曾經蒼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虛無縹緲……。在借鑑繪畫藝術的形態方面,作品追求形似神更似的效果,中國畫大寫意、小寫意和西方濃墨重彩油畫的美術手法借用極為得心應手,人間萬物的神態均可隨筆入韻。有的如山嶽群峰聳峙天宇,似江河湖海波濤滾湧;有的像長空浮雲隨風聚散,有的猶蒼松翠柏沐雨經風;有的摹飄仙女拂袖起舞,有的同神話王國龍飛鳳翔……。在引入歌樂藝術的韻律方面,見字猶聞歌樂聲。有的作品撼人心魄--傳出龐大的交響樂團奏鳴的最強音,有的讓人如醉如痴--聽到小樂隊拉奏纏綿的"小夜曲";有的字型令人驚詫不安而又合乎情理--突然發出幾個不和諧音符,有的使人心曠神怡--流行歌唱家演唱古典"詠歎調";有的筆劃則具有民族性和大眾性的韻律--引入民間歌謠俚調,有的催人振奮欲隨節奏而動--響起爵士樂的勁歌和電聲音鼓……。

  縱觀胡俊鋒的左書,是名副其實的'聞其聲,理其意,出形體"的爐火純青,且千儀萬態,變化無窮,賞心悅目, 臻至鐫永。"人要平平常常,字要奇奇特特"是他為人和書法的座右銘,願他在中國書法藝術的大園圃中, 用心血和汗水澆灌出更加馨香瑰麗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