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經典誦讀活動計劃

  經典誦讀是讓兒童在人生中記憶力最好的年齡段,誦讀中國傳統文化經典名作的閱讀、朗誦、背誦活動。下面是有,歡迎參閱。

  範文1

  通過開展經典誦讀選修活動,使學生在記憶力最好的時候,以最便捷的方式獲得詩文經典的基本修養,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薰陶,傳承中華文明,發揚中華文明,提高文化底蘊,培養愛國主義精神。

  今學期,我們詩文經典誦讀活動的計劃是:

  一、引發興趣。

  讀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認真備課,對於古詩中的典故、發生的有趣的故事,導課時介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視野,介紹詩人的經歷、特點、貢獻等引領學生去讀相關的課外書,加深對古詩的理解,可謂一舉兩得。同時讓學生配樂朗誦,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和成功感。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在學生背誦累的時候,讓學生古詩配畫,既理解了古詩,又深化審美情趣。讓學生勞逸結合,對古詩不產生煩躁、厭煩的情緒。編故事劇,欣賞flash動畫,培養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在玩中學,學中玩。

  舉行班級對抗賽、評選誦讀小明星、男女生對抗賽等多種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培養興趣。以鼓勵、多表揚為原則,讓學生愉快地、自主地參加這項活動,並在活動中感到生活更加充實、有意義,體驗成功的喜悅。

  在朗讀、理解、誦讀、表演“經典”的過程中,與一位又一位的思想家進行了跨越時空的交流,提高了學生的文學素養,

  二、保證數量。

  首先把《三字經》學過的進行復習鞏固,然後選學生喜歡的經典古詩文背熟,及時掌握紮實。期中考試後,再從《唐詩三百首》中耳熟能詳的知名古詩背熟,增加背誦數量,使學生養成背誦習慣,形成背誦能力。對有餘力的同學提高要求,結合自己實際,每學期要制定出自己的背誦計劃和具體目標。增加數量,爭取讓每個孩子吃飽、吃好。

  三、抓好質量。

  每節課及時檢查背誦,把每個學生的背誦情況一一記錄,對沒背過的或沒背熟的及時督促。在家長會上,讓家長體會背誦古詩文的必要性和前瞻性,積極配合老師,嚴格要求孩子把每首古詩背熟、背好,家校攜手,爭取一個不落地背熟

  四、加強指導

  一方面加強教師的範讀指導,上網蒐集相關配樂朗誦,另一方面培養尖子生,加強領讀訓練,使學生體會古典詩文的語言美、韻律美、意境美,提高學生的有感情朗讀能力、吟誦能力、感悟能力。

  總之,這學期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活動,讓學生在誦讀中感悟人生真諦,懂得做人道理,受到美的薰陶和感染。

  範文2

  為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增加課外閱讀積累,二年級本學期的中華經典誦讀計劃如下:

  一、誦讀書目:《三字經》和《小學生必備古詩》。

  二、實施時間: 20XX-20XX學年上學期

  三、具體方案:

  1. 動員工作。使學生感興趣地誦讀中華經典,逐步在誦讀的過程中提高語文素養,是本活動的核心意義所在,所以首先做好動員工作。我讓學生觀看網上學生朗誦經典的視訊,使學生產生一種誦讀經典的嚮往之情,受到經典文化的感染。同時,班上有位同學會背很多首《三字經》,鼓勵大家以他為追趕物件。並動員學生提供他們感興趣的經典讀物,每週有選擇地貼在牆報上讓大家誦讀。極力向家長宣傳,贏得家長的支援,例如每週的作業單都有推薦書目。

  2. 時間安排。早晨升旗後,早讀,上課前,下課前,星期四下午。課前預備鈴響後,大家一邊誦讀,一邊等其他同學進教室,有助於安靜課室氣氛,幫助學生儘快進入學習狀態。充分利用零碎的時間,讓學生多接觸經典讀物。

  3. 誦讀形式。可以用競賽的形式,在限定的時間內看誰背得最多。也可以四人小組互讀互考的形式進行,如小組內齊讀,表演讀,角色讀等,並互相考考,小組長做好登記。或結合小學生年齡特點,把《三字經》編排成拍手歌。每個人都有“經典誦讀記錄卡”,由老師檢查登記,小組長誦讀過程中登記,使記錄卡作為他們超越自我,超越他人的憑證,聯合家長,對於達到一定數量的同學給與表揚和獎勵,授予他“經典誦讀小天王”的稱號,成為大家的榜樣,競爭,追趕的物件。

  4. 開展誦讀活動。古詩配畫,製作誦讀手抄報,抄寫古詩,配樂誦讀古詩等活動,讓學生不斷積累中華經典,不斷深入對中華經典理解和感悟。

  經典誦讀活動是一項重要的教育文化工程,貴在天天堅持,持之以恆。

  範文3

  一、經典誦讀的意義

  中國的古典詩文博大精深,有很多傳世佳作,它們內涵深刻,言簡意豐,也包含很多哲理。經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通過開展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活動,使學生在記憶力最好的時候,以最便捷的方式獲得古詩文經典的基本修養,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薰陶,傳承中華文化,提高文化底蘊。

  二、總體目標

  通過學校和家庭組織中學生誦讀《古詩》,讓他們在一生記憶力最好的時候,以便捷的方式,獲得主流文化的基本薰陶和修養。

  ***1***培養中學生的注意力和記憶力。

  ***2***幫助中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心地向善,修養提高。

  ***3***提升學生語文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

  ***4***培養中學生讀書興趣,增加歷史、地理、天文、文學、藝術等各方面的素養。

  ***5***引導父母子女一起誦讀,增進親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三、時間安排

  早晨升旗後開始五分鐘的誦讀;

  每節課預備鈴響後兩分鐘,大家一邊念一邊等其他小朋友進教室,幫助安靜教室氣氛,從而幫助學生儘快進入學習狀態;

  中午的十五分鐘用於誦讀;

  與各學科教學相結合,靈活安排,充分利用時間;

  校內向校外延伸,激勵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誦讀活動。

  在時間上靈活安排,充分利用零碎時間,尋找機會讓學生多接觸經典詩文,多讀多背從而多用,不增加負擔,使古詩文誦背活動成為學生課外生活的一件樂事。

  四、具體措施

  1.活動面向全體學生,質量第一,效果第一,不盲目追求數量。

  2.以激發學生興趣,多鼓勵、多表揚為原則,讓學生愉快地、自主地參加這項活動,並在活動中感到生活更加充實、有意義,體驗成功的喜悅。

  3、保證平均每天10分鐘的誦讀時間,除早讀時間、讀書課、語文課的3—5分鐘外,還應提倡課後誦讀。

  4.牆報欄專門開闢“經典誦讀”板塊,加深學生的印象。

  5.給家長髮資訊聯絡,介紹誦讀活動,請家長協助搞好此項活動。

  全體師生都要積極參與該活動的實施過程中去,形成人人蔘與,在校園內形成良好的誦讀氛圍。

  五、誦讀書目

  ★小兒垂釣 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憫農***一*** 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鋤。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憫農***二*** 唐***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尋隱者不遇 唐***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樂遊原 唐***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江上漁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裡!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泊船瓜州 宋***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六、活動展示

  集體誦讀

  
看過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