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愛情觀文章

  愛一個人原來就只是在冰箱裡為他留一隻蘋果,並且等他歸來。愛一個人就是在寒冷的夜裡不斷在他杯子裡斟上剛沸的熱水。愛一個人就是喜歡兩人一起收盡桌上的殘餚,並且聽他在水槽裡刷碗的音樂——事後再偷偷地把他不曾洗乾淨的地方重洗一遍。那麼你的愛情觀是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1:談談我的愛情觀

  作者:包成海

  愛情是人類生活中的最重要的感情,愛情不僅是繁衍後代的前提條件,更是各種文學作品的永恆主題。

  愛情的產生是很容易的,但愛情不是一時的,而是一輩子的事情,不是有了愛情就可以一勞永逸的,因此,愛情需要精心的呵護和耐心的經營。

  呵護和經營愛情要有籌劃營謀,藝術構思,要善於動腦,有嚴密的設計和組織,做到謀劃妥當,構思合理,讓愛情之花得到燦爛的陽光和充足的水分,讓愛情之樹在夫妻二人的共同經營下茁壯成長。

  俗話說:“小樹要砍,小孩要管”,愛情之樹也不能放任自流,沒有經營好也不會有碩果累累。“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有備無患。在愛情的道路上總會遇到各種崎嶇與坎坷,對此也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不能因為出現偏差而前功盡棄,失去了對愛情的信心。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哪個愛情也沒有百分之百的純度,而要讓愛情的時間更久遠,更需要不斷的培養和加工,需要精心的呵護與經營。只要這樣,愛情的雙方才能夠白頭到老。

  我的愛情雖然平平淡淡,也許沒有那麼多浪漫的激情,但是我們有互相的關心和照顧,有長期的理解和寬容。我們夫妻結婚已經30多年,免不了有各種分歧或爭吵,為了維繫家庭的和睦,各自都做出了讓步,都有了自身的改變,可是我們唯一不能改變的就是恪守對愛情的承諾,那就是海枯石爛不變心,相依為命,白頭偕老。

  愛情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科學,善於呵護和經營愛情,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結果。在當今日新月異的資訊時代,科學飛速發展,愛情的科學含量也越來越高,要想駕御愛情之車,就必須不斷提高智商和情商,讓自己的愛情生活更加甜蜜幸福。

  2:大學,我的愛情觀

  作者:一往無前

  伴隨著青春的腳步和心靈的成長,對愛情的渴望與追求便悄悄的在我們的心田萌發。愛情是校園民謠中一個永恆的歌唱主題,也是大學校園裡一個重要的話題。

  1校園愛情的最後一站,不上車我會後悔

  校園愛情像是快速行駛的列車,大學站也許是最後一站了,大家擁擠地在站臺上等待著。可是誰又能清楚上車之後,終點在哪裡,下面這段距離是一生還是一瞬?

  走入大學的我們就像花兒一樣,迎來了初綻的季節。有人說,在大學裡談戀愛就是浪費光陰,談過戀愛的大學生活也並不見得就是完整的。我不想反駁什麼,只是我清楚地知道,當大家走出校園步入社會的時候,愛情就不再是純粹的愛情。當你真的面對婚姻,你不得不考慮兩個人的經濟實力,考慮對方的家庭背景……那時的戀愛,不同於校園的愛情,我更願意稱之為社會愛情。當錯過校園愛情以後社會愛情不會讓你刻骨銘心。

  大學時代,也只有大學時代,能成為戀愛的黃金時段。我在許多青春文學裡感受過校園愛情:日子一天天的過去,戀人們會經歷爭吵,也會經歷感情的倦怠期,而他們在多年以後回憶自己年輕的時候,還會想起當時兩人青澀的愛情,還會記得另一個人對自己說過“我愛你”。這絕美的回憶,不得不說是一種恩賜;這絕美的回憶,一生也無法忘記。我要抓住校園愛情的最後時機,不讓真實的美麗成為再無法重來的東西。校園愛情的最後一站,不上車我後悔。

  2不談戀愛,怎麼成了異類?

  我曾經聽爸爸說,他上大學從來就沒有談戀愛的念頭。雖然不能確定真假,不過我相信與現在的大學生相比,他們更有理想,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求學機會。我的理想也很遠大,爸媽對我的期望也很高,我希望在大學四年學有所成,不虛度光陰。

  我甘於寂寞,因為我覺得求知的途中註定是孤獨的,還有很可能是艱辛的。看到有的同學整日無所事事,談戀愛就是為了打發無聊的時光,我真替他們惋惜,大學四年多麼寶貴啊!我的日程安排很簡單,基本上不是上課就是在圖書館看書,或者在自習室自習,我覺得我過的很充實。一位優秀的女生向我表達過好感,但我明確便是自己在大學期間不會談戀愛,我更願意成為她的好朋友。很奇怪我現在成了一些同學眼中的異類,他們認為,在大學,如果沒有機會談戀愛就算了,如果有機會卻偏要做“苦行僧”那就太奇怪了。

  我認為愛情是建立在事業的基礎上的,至少要以能夠建立家庭作為起碼的前提。而這些我都沒有,經濟上也無法獨立,我希望通過現在的努力學習為未來創造條件。有的朋友說我是理性的“冷血動物”我不否認,也不覺得這樣不好。

  3:20歲我的愛情觀

  作者:愛妮子

  站在陽臺上,海風吹著頭髮。倔強的抬起頭,回視著太陽。有種暈眩的感覺。

  耳機裡傳來的是天后王菲的歌,很久的歌《寒武紀》。讓我想起民國年間那種歌舞廳-華麗的色彩,強烈的陣容。臺上,是濃妝豔抹的歌手站在立式話筒旁,搖曳著身姿,唱著空曠寂寥的歌。臺下,是一些上流人士或西裝革履,或旗袍洋裙,舞步嫻熟的徘徊著。喜歡聽天后的歌,半吟唱的敘說著,遊離於彷如浩瀚縹緲宇宙般的夢幻中。有些感情,她表達的很完美,讓我聽了,也莫名的有種感動。

  校園裡,是拉手走過的情侶。O***∩_∩***O~,很正常,他們是校園裡的一道風景。於是我想到了愛情--這個亙古的永恆的沒完沒了的既俗氣的又高雅的東西。

  記得不知在那裡這麼一句話:所有的愛情都是悲哀的,可儘管悲哀,可依然是我們知道的最美好的事。真的。

  還記得有一句話是三毛說的:愛情如果不落實到穿衣吃飯數錢睡覺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中去,是不容易天長地久的。

  說到愛情我還是有很多感想的。

  我曾經想過,我的爸爸媽媽之間有沒有愛情?那時,他們是媒約之言,父母之命。愛情對他們而言或許只是一種形式。可現在看來,我覺得他們之間是有愛情的。我把這種叫做“農村裡經典愛情”。他們善良樸實,他們不善於表達。“今天晚上想吃什麼?”“你開車慢點”這些家常毫不帶感情色彩的話,或許就是他們之間的情愫。我也相信,這種愛情很低調,但會很長久,會在不知不覺中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我又想起我的小姨和和姨父的“愛情紀實”。我們是少數民族,祖祖輩輩都是民族內部結婚,也就是說,我們是回族,我們尋找的伴侶也必須是回族的。在我看來,姥姥是一個既慈祥又嚴格,既明智又糊塗的典型封建式的女主人。當小姨把小姨夫帶回家的時候姥姥她老人家是一百個不情願,堅決反對。記得當時還在家裡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那場面轟轟烈烈,搞得那時年幼的我都很納悶:為什麼人家家請女婿都是歡天喜地,姥姥家怎麼就是哭天搶地呢?為什麼會這樣?我現在覺得原因有二:第一,小姨他們是自由戀愛。這在文明之風發展緩慢的農村是很鮮見的,姥姥泥古不化。第二,姨父是漢族的,這與我們的宗教信仰相違背,是不被允許的。可是他們沒有放棄。最後終於喜結連理。現在每次和表姐聊天的時候,我們都會很羨慕小姨,有一個真正疼她愛她的丈夫去包容她的小脾氣,有一個聰明可愛天使般的寶寶。這一切都是那麼完美。每次和小姨聊天她都會很幸福的說姨父對她的關心。最最感動的是,有一次半夜裡她餓了,冰箱裡沒有什麼吃的東西,小姨夫在半夜裡跑了好幾條馬路給她買回油條豆漿來。小小的舉動,濃濃的愛意。其實愛情不必整天掛在嘴邊,一句“我愛你”,或許也只是一句海口。而真正的愛情,是一種責任,設身處地的為他著想,並付諸於行動。

  那天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是講大學愛情的結局。以後頗有感慨。文章說道:大學愛情的結局只有一小部分結婚在一起;也有一小部分雙雙考研繼續甜蜜;有一部分不得不因家庭、工作而說bye-bye;也有一部分猶猶豫豫舉棋不定。望著校園裡的甜甜蜜蜜的一對,我祝福你們。愛情是必修課,每一個階段都逃避不了。過早了,也許會錯過更好的;太晚了,補也補不上了。總之,還是慎重一些為好。

  我相信愛情,相信宿命,但是,我不相信永遠。

  愛情不要太多的粉雕玉砌,一個問候,一個眼神已經足夠。因為,我們不僅僅是要嫁給這個人,而是嫁給一種生活,屬於兩個人的柴米油鹽的生活。有時完美的誓言,只不過是一時衝動的感慨,如果你太過於相信,那麼你會把自己輸掉,因為從愛的幻想到愛的泡沫只是一瞬間。愛情還是需要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