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的老人愛情文章

  老人的愛情,是真正走過了白頭偕老的誓言,是真正的共度了一生的愛情,這樣的愛情厚重而美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供您參考!

  篇1:十年愛

  十年前,有個年輕姑娘隻身一人去了西藏,她在西藏跑了近三個月,幾乎看遍了所有的高原美景,但離開西藏時,卻帶著一絲遺憾。因為藏在她心底的一個願望沒能實現。那就是,與一個西藏軍人相遇,然後相愛,再然後,嫁給他。

  不知是否因為出身在軍人家庭,她從小就有很濃的軍人情結,曾經有過一次當兵的機會,錯過了,於是退一步想,那就嫁給軍人做軍嫂吧。身邊的女友知道後跟她開玩笑說,我們這個小地方可實現不了你的理想,你要嫁,就到西藏去找一個吧。她馬上說,去就去,你們以為我不敢嗎?她就真的一個人進藏了。

  西藏歸來,見她仍是隻身一人,家人和朋友都勸她不要再固執了,要實現那樣的理想,不是有點兒搞笑嗎?再說年齡也不小了,趕緊找個物件結婚吧。可她就是不甘心。不甘心。於是三年後,2000年的春天,她又一個人進藏了。

  也許是感動了月下老?在拉薩車站,她遇見了一個年輕軍官。年輕軍官其貌不揚,黑黑瘦瘦的,是個中尉。他們上了同一趟車,坐在了同一排座位上。路上,她開啟窗戶想看風景,中尉不讓她開,她賭氣非要開。兩個人就打起了拉鋸戰,幾個回合之後,她妥協了,因為她開始頭疼了,難受得不行。中尉說,看看,這就是你不聽話的結果。這是西藏,不是你們老家,春天的風不能吹,你肯定是感冒了。她沒力氣還嘴了。中尉就拿藥給她吃,拿水給她喝,還讓她穿暖和了蒙上腦袋睡覺,一路上照顧著她。

  他們就這麼熟悉了。或者說,就這麼遇上了。她30歲,他27歲。

  到了縣城,中尉還要繼續往下走,直到邊境,他們就分手了。分手時,彼此感到了不捨,於是互留了姓名和電話,表示要繼續聯絡。

  可是,當她回到內地,想與他聯絡時,卻怎麼也聯絡不上。她無數次地給他打電話,卻一次也沒打通過。因為他留的是部隊電話,首先接通軍線總機就很不容易,再轉接到他所在的部隊,再轉接到他所在的連隊,實在是關山重重啊。在嘗試過若干次後,她終於放棄了。

  而他,一次也沒給她打過電話。雖然為了等他的電話,她從此沒再換過手機號,而且一天24小時開著。但她的手機也從來沒響起過來自高原的鈴聲。

  一晃又是三年。這三年,也不斷有人給她介紹物件,也不斷有小夥子求愛,可她始終是單身一人。她還在等。她不甘心。

  三年後的四月一日這天,她的手機突然響起了,鈴聲清脆,來自高原。她終於接到了他的電話。他說,你還記得我嗎?她說,怎麼不記得?他說,我也忘不了你。她問,那為什麼這麼長時間才來電話?他說,我沒法給你打電話。今天我們部隊的光纜終於開通了,終於可以直撥長途電話了,我第一個電話就是打給你的。她不說話了。他問,這幾年你想過我嗎?她答,經常想。他問,那你喜歡我嗎?她答,三年前就喜歡了。他問,那可以嫁給我嗎?她笑了,半開玩笑的說,可以啊,你到這裡來嘛。他沉吟了一會兒說,好的,你給我四天時間,四月五日,我準時到。

  她把他的話告訴了女友,女友說,你別忘了今天是愚人節!他肯定在逗你呢。他在西藏邊防,多遠啊,怎麼可能因為你的一句話就跑到這裡來?再說,你們三年沒見了啊。她一想,也是。但隱約的,還是在期待。

  四月五日這天,鈴聲再次想起。他在電話裡說,我在車站,你過來接我吧。她去了,見到了這個三年前在西藏偶遇的男人。她說,你真的來啦?我朋友說那天是愚人節,還擔心你是開玩笑呢。他說,我們解放軍不過愚人節。

  她就把他帶回了家。家人和朋友都大吃一驚,你真的要嫁給這個只見過一次的男人嗎?你真的要嫁給這個在千里之外戍守邊關的人嗎?她說,他說話算話,我也要說話算話。

  最後父親發了話。父親說,當兵的,我看可以。

  他們就這樣結婚了。

  他30歲,她33歲。

  篇2:九旬老夫妻病房內牽手 承諾來生還要一起走

  發稿時間:2016-12-28 10:27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是多少情侶年輕時許下的諾言,然而又有多少愛情最終卻經歷不起時間的考驗,近日,九旬老夫妻病房內手牽手的照片卻感動的讓看得人淚目。

  九旬老人生命垂危,出院之際不願離開

  這張暖心的照片背後實則是一個感動卻又讓人心酸的故事,照片中的主人公馮爺爺家住寧波鄞州,今年已經92歲了,馮奶奶也年近90,馮爺爺的心臟一直不好,近年來隨著年歲大了,身體更是每況愈下,前段時間馮爺爺因為心臟問題再次住進醫院,雖然經過努力搶救,但由於馮爺爺病情嚴重,並且多器官衰竭,治療的意義已經不大了,是讓馮爺爺每天身上差著各種管子、服用各種藥物維持生命,還是回家後在家人陪伴下安靜離開,醫生讓家人自己選擇。

  馮爺爺在ICU病房住了一週後,馮爺爺和家人都選擇出院回家。但是在家人給馮爺爺辦理出院手續的時候,馮爺爺卻突然說什麼都不肯走了。兒女試探性問馮爺爺是不是還想接著治療,馮爺爺眼含淚花的說到:“自己好久沒看到老太婆了,想看看她。”

  同在一個醫院,卻難相見

  其實,馮爺爺口中的老太婆就是馮奶奶,馮爺爺住院前不久,馮奶奶因為股骨骨折,就住在這家醫院的14樓骨科病房裡,而馮爺爺則住在3樓的ICU病房內。

  馮奶奶由於歲年較高,發生骨折後下肢沒法活動,生活起居都需要人照顧,甚至連輪椅也坐不了。馮爺爺住的ICU病房則只有下午三點到三點半才可以進行探視,其他時間都不能進入。這對九旬的老夫妻雖然住在一家醫院,一個3樓一個14樓,平常人坐電梯就可以見到的距離,對於他們來說卻是咫尺天涯的距離,想念卻是難見。

  馮爺爺和馮奶奶相濡以沫近七十年,他們的愛情風雨兼程,一直陪伴著彼此,馮爺爺知道自己時間不多,對於老兩口來說,此次若不能相見,很可能此生就再難見面了。

  醫院破例讓老人相見,留下感人牽手照

  ICU病房的護士得知了老人的心思,特意找到科室主任報告了這件事,隨後又找到骨科病房協商,最終醫院同意為馮爺爺和馮奶奶破例一次。

  當天下午三點,醫院醫護人員將馮奶奶的病床推進馮爺爺的病床,並將兩張床緊緊的挨在一起。相見的馮爺爺和馮奶奶眼睛都開始溼潤,兩個老人十指相扣,緊緊的抓在一起說了很多話,而馮奶奶說的最多的就是“我會照顧好自己的,等我好了,我就去找你,我們下輩子還要在一起。”

  在旁的醫護人員雖然見慣了生死,卻也被這一幕感動的落淚,隨手拿出相機留下了這令人動容的一幕。

  有人曾說,你所揮霍的今天,正是即將離去的人奢求的明天,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從未想過應該珍視身邊的人,而寒冬中,這張暖心也有些傷感的照片卻在告訴我們應該珍惜當下,珍惜身邊人。

  篇3:路,夕陽,老

  作者:夕雁

  夕陽把老人佝僂的身影拉得長長的,在深秋的青石板巷子,沒有什麼人,老人面無表情地拖著一隻蛇皮袋,裝著撿來的瓶子,偶爾發現有空瓶子就小跑過去彎腰撿起,今天“收穫”不錯,蛇皮袋都幾乎裝滿了,“賣了瓶子,可以給孫女小雨帶一塊大棒棒糖,一直叫嚷著想吃”。想到這,老人不自覺地抿嘴微微笑了一下。

  老人眯著眼看看遠方的路,風輕輕地掠過他那滿是皺紋的臉,花白的頭髮顯得有些凌亂,“收購點準備到了”。他繼續以緩慢的速度前行。換到錢,他在回家的路上買了一個棒棒糖,夕陽的餘光把老人的臉和那根棒棒糖都鍍上了一層金色。

  小雨放學回來了,早已煮好了飯,正點一盞昏暗的小燈一邊寫作業,一邊等爺爺回來,小雨7歲了,5歲起就幫爺爺乾點家務活,自己在家時,就先抓空把作業寫完,晚上吃完飯,就和爺爺坐在院子裡,聽爺爺講遙遠的故事,累了就到床上睡覺。

  日復一復,老人每天都走很長的路,早上出發,傍晚回來。小雨每天上學,很安靜,很聽話,很努力,她的內心有一個遙遠的夢,夢到爸爸媽媽回來把她帶走,爸爸媽媽每兩三年回來一次,但是呆一個多星期又走了,終究沒有帶小雨走,於是小雨慢慢地變得更安靜,更努力學習,也不再幻想和爸爸媽媽一起走。因為她終於明白爸媽在工廠打工,沒有辦法帶著她一起,她想靠自己努力走出去獨立。又一年,爸媽出乎意料地在暑假回家了,還給小雨帶回來了一個弟弟,交代了幾句話給爺爺,又留下了一些錢,又走了。

  從此,老人出外撿瓶子時,佝僂的身軀上揹著一個小娃,拖著蛇皮袋,從夕陽中回來的腳步更艱難了,路似乎更長了。

  在清苦的生活中,弟弟小云也慢慢長大了,不出去幹活的下午,老人就喜歡在院子裡看兩個孩子嬉笑打鬧,院子裡,葡萄架的葉子落光了,一陣風吹來,正在抽著旱菸的老人咳了幾聲,傍晚的陽光把院子染得分外溫暖。

  這樣又過了幾年,小雨考上了大學,經常不回家了,暑假也在上大學的地方打工補貼生活費,小云也去了中學寄宿,老人院子一下子冷清了,每天從夕陽中回來也沒有人在家。後來,孩子們的爸爸媽媽回家了,不再出去打工了,他們重新在另一塊地建了一座新房子,老人一開始非常高興,但是新房子起來了,兒子卻沒有要他進去一起住。

  老人終於落寞在呆在自己那個破舊的院子,每天呆呆地晒太陽,偶爾得到兒子給的一些油鹽米,衰老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有時還想念兩個孫子在身邊時的快樂,“一家人,沒有團圓過”,悲傷地老淚橫流。老人知道“他到了路的盡頭,像那即將下山的夕陽,儘管有餘光,卻早已不溫熱了”。

  不久,老人走了,兒子兒媳為了“孝子”的臉面,體面地辦了個喪禮,兩個孫子也回來了,“躺著的時候,一家人團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