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奶奶的寫人抒情散文

  大家常說,父愛母愛是最偉大的,但我覺得有一種愛可以和父愛母愛相提並論,那就是奶奶的愛。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奶奶

  一般家裡沒什麼大事,爺爺是不會著急給我打電話的。

  今天這個電話來得很早,爺爺在電話那頭跟我說奶奶又摔倒了,今年的第二次,比上次摔得要嚴重。叔叔過會兒才告訴我,奶奶現在只能躺著,完全動不了,晚飯是拿勺子喂的。

  我眼淚直流,心裡擔憂,更多是責備,怪自己活生生地拖累她老人家二十多年。

  奶奶是典型的農村婦女,勤儉持家,與人為善。她老人家話不多,也從不與人爭執,一門心思只為把家裡弄得和和氣氣,井井有條。未嫁給爺爺之前,奶奶是家裡排行最小的,村上的人叫她“七妹”,現在我也偶爾會聽到有人這麼稱呼她。那個年代,日子過得的確不像是日子,哥哥們離家的離家,出走的出走,剩下她一人孤苦伶仃,勉強溫飽的同時,還得養活自己的老母親。扯地裡的紅薯被打過,偷公家的糟糠被罵過,想盡了法子,只為了不讓母親餓著,自己則經常是飢了一餐又餓一頓。奶奶從來沒有進過學校,她總是笑著跟我們說:“如果那個時候我有書可以讀,現在你們講的,我也大概能懂些。”

  奶奶說,和爺爺成家後,日子才算有了盼頭。爺爺讀過書,後來又學醫,算是實在的“文化人”,在村裡做事,勤勤懇懇,收入不高,生活照樣過得也是清貧簡單,只是三餐總算不愁。後來有了我爸,我姑,二叔,小叔,日子又突然過得乾癟緊巴起來。奶奶做農活的速度極快,質量也高,村上很多人都羨慕她,因為到了年底可以憑這些多出來的“工分”讓家裡的賬不至於“超支”。奶奶心裡記的一個事就是:孩子不能餓著,也不能凍著。她講起以前時,會很滿足。比起沒飯吃,這樣沒日沒夜地做事情填飽肚子,已經很好了。奶奶會經常不由自主地哼一些樣板戲的調。我們問她哪裡學的,唱的什麼,她每次說:“跟你爺爺待了這麼些年,自然也就會了,我也不太懂意思,聽著順口。”

  我出生的那一年,家裡遭了很大的變故。爺爺毫無徵兆地突然半身癱瘓,奶奶四處尋方,精心照顧,爺爺總算能起身行走。小叔輟了學,扛起了先前家裡所有的事情。我爸也是這個時候,忽然性格大變,再也沒管家裡。可就在我差四天滿一歲的時候,二叔出事了。長大後,我聽姑姑講,二叔走的那天,奶奶是因為照顧我,才出去的。喪兒,徹底擊垮了奶奶的心。直到現在,我也很難明白,當時的日子,奶奶是怎麼熬出來的。

  我自孃胎出來,就是奶奶養著,爺爺育著。讀小學時還能經常在二老身邊,初中高中後,自己有了很多的朋友,不管什麼時候,我的那些玩伴來家裡,奶奶總是會熱情地張羅一桌飯菜,然後傻傻望著我們笑,在奶奶眼裡,我總是很出息。

  奶奶跟我說,從出生到現在,她只去過縣城兩次。一次是年輕時候走親戚,一次是和我去給自己辦身份證。她說她也喜歡城裡,但自己不識字,也不認識路,怕丟了,家裡人還得到處找。我總是說,要帶她出來看看,看看外面的山,外面的水。她總是拉著我的手,慢慢地跟我講:“這山旮旯裡挺好,不缺太陽不缺糧的,等你以後在城裡買了大房子,新車子,你再來接我去轉轉,現在不急哩。”

  奶奶向來節儉,有時到了離譜的程度。比如,新衣服,新鞋子,她總是會收起來,好像新的永遠只能是新的,奶奶的冬天似乎永遠都是一件穿不壞的青色棉襖。我們心裡明白,她是怕穿壞了,我們又給買。每次回家,總能看見奶奶從房間裡拿出很多她自己認為的“好東西”讓我們吃,可大多都已經過了保質期。我們責怪她為什麼不早點吃掉,非得放著。她總是像個犯了錯的孩子一般:“給你們留著的”每每這時,我總想哭,那是孫兒的失職。

  奶奶總說現在心頭最擔心的是我,她希望等她走時能看到我成家立業,開花結果。而如今我已工作兩年,除了身體還健康,其他的都在緩衝,一事無成。我是她最大的牽掛,成了她日夜唸叨的放心不下。“村上這些和你同輩同歲的,好多都有孩了,你呢?”她也會笑呵呵地跟我聊這些,而我自己知道,現在的我,真的讓她老人家失望了。

  人生最不能等待的一件事就是孝順,我還能見著奶奶的面,也算是慶幸的了。

  能不能不傷害她呢?不去觸她那蹣跚的腳步和發白的頭髮。不管怎麼樣,生活都還是要繼續下去的,只是恩情如海,時光難待,求日子不要那麼快。

  :奶奶追憶

  安靜的深夜中獨自靜坐,翻開那本許久未碰的舊相簿,奶奶那張泛黃的照片再一次映入眼簾。細細算來,奶奶已經逝去九年。漸漸的陷入沉思,於是奶奶在世時的事蹟便也在腦海中一一浮現出來。

  奶奶是舊時代的婦女,很年輕的時候就嫁給了爺爺!當然,她們年輕時候的事蹟是我所不認得的,後來只聽得長輩們閒談間說奶奶是爺爺的第二任妻子。我所記得的只是童年以後的光景,父親母親白天是要下地幹活的,於是帶我的事情自然是由奶奶承擔。只是童年時代的我很是調皮,便不喜歡整天待在家中。打核桃、捉螃蟹、摘桃、釣魚……這些自然是要比在家中要有趣的多。但奶奶終究是很不放心,生怕我出事,便不許我出去,最後竟將大門鎖了起來,任由我哭鬧。哭鬧一會兒,也不得出去,大概自己也覺得無趣,便撿得一些小石子獨自抓子玩去了!心中只是覺得奶奶太“壞”!

  稍微年長,便也進了學堂,弟弟也已經出世,於是帶弟弟又成了奶奶不可少的事情!學堂離家是近的,因為只有一到三年級可以在村中就讀。那時候的家中並不富裕,許多家庭還是吃著包穀飯的,但奶奶對弟弟卻很是關愛,總是在櫥櫃中留一碗白米飯。我於是也偶爾會將那一碗白米飯舀一些到碗中與包穀飯混著吃,只是後來被奶奶發現了,她很是不高興的對我說“小順年級小,又長得這般瘦弱,你做哥哥的就不要與他搶吃了罷”。我於是很不高興的撅著嘴,奶奶見我不高興,就從房裡拿出些姑媽給她買的糖果來哄我。從那以後我也能常吃到白米混著包穀面的“花花飯”,當然在那個窘迫的年代,一個家庭每頓要多煮半勺的大米,確實也實屬不易。

  進了學堂的我慢慢的學會不少字,便也就將父親藏在櫃子裡的連環畫拿出來讀了。奶奶是要做飯的,大概是廚房裡的灶邊暖和,我也就時常拿著連環畫在灶邊閱讀。奶奶自然是不識字的,只會看圖,我於是就通過閱讀跟奶奶講這上面的故事。奶奶時常很認真的聽我去講,當然有些字我還是不認識的,可能自己也不懂得上面完全描述了什麼,但奶奶能認真的聽我去講去說,足見她也對讀書識字的喜愛。只聽得她時常教導我們要好好唸書,她那個時代女孩子是不準進學堂的,成為她一輩子的遺憾。

  四年級以後我就不常回家吃飯了,須到離家中三公里以外的鄉鎮上去讀書,每個星期回家一次。星期五放學以後與夥伴們成群結隊走山路回到家中,待到家中大門口,一股煮肉的香氣撲鼻而來!村中鄰居大伯大媽遇到了也會跟我打趣道“噢……你家奶奶又煮肉了罷,等我們忙完活計就來你家吃”。我當然也是不小氣的,只是答道“好啊,只是你們只能吃那肥的,瘦的把我吃了我是要罵的”。眾人鬨堂大笑……

  回到家中,奶奶不在,多半是挎著籃子去了地中。茴香菜煮到肉湯中味道是很好的,於是每次將那肉撈出來切成片時,奶奶就把茴香菜煮進去。我自是等不得奶奶回家的,徑自跑到廚房舀了一碗冷飯,又從那滾燙的鍋中舀了肉湯吃起來。在學校的日子,本就沒什麼好吃的,回家當然要吃點好的。那個時候早就流傳著一句諺語“饞學生,餓學生,鬼李子會吃三半升”。

  奶奶走路一直身板不是很直,總是灣著腰。我曾經問過我的母親,母親說多半是奶奶年輕時候在生產隊過於勞累所致,那時候生產隊的活是很繁重的,家中還有父親姑姑等子女照顧,生活的艱難可想而知。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了農村,我們家鄉也開始了修起公路來。一向很少出門的奶奶,有一天也拉著對我說“聽說這幾天修路的挖掘機來到我們村長窪子啦?”我只是回答“對呀,昨天我還去呢。”奶奶竟也有些激動起來,只是邀著我帶她去看看。於是我便蹦蹦跳跳的跑在前面,奶奶挎著籃子走在後面,她一面緩慢的行走著,一面將路邊的碎木渣片乾柴之類撿到籃子中,以便揹回家做燒火做飯之用。到了修路斷,只見那大型的挖掘機正在挖土,還有許多運輸的東風車來往拉土。奶奶是第一次見這龐大的挖掘機,不禁覺得很是稀奇。但一會兒又感嘆起來“唉~只是挖掘機這般厲害,這片茶園從我嫁給你爺爺起就一直沒變過,如今……”一會兒卻又滿心歡喜的對我說“修路好,修好了巖子頭人坐車也就方便了,再也不用跑那麼遠的路去趕車,將來我的孫子們都考上大學,以後接奶奶去逛大城市”又輕輕的摸了摸我的頭!

  待到我上了中學,也還跟小學時候一樣一星期回家一次。只是每個星期天離開家,都是那麼的捨不得家人!奶奶是很少會來到鄉鎮集市上來的,所以就將炒好的瓜子、晒乾的柿餅之類叫母親集市天送來學校給我,我當然是很喜歡吃這些的,心中只是對奶奶無比的感激!

  中學以後,我便不時常回家了!於是到了縣城去讀書。一個月回家一次兩次,每次的回家奶奶總是很高興,對我無微不至的問候,在學校吃的好不好,衣服夠不夠……。每次的離家,揹包裡總是被她的核桃、瓜子之類的家鄉特產塞得滿滿的!

  再後來的我就到更遠的省城求學,但人總是逃不過命運的安排,這一別竟成了跟奶奶的永遠離別!那站在大門口用慈祥不捨眼光望著我離別的奶奶竟然在我赴省城兩個月後悄然逝去。

  悲傷心情自然難以抑制,但離別事實也只能坦然接受!我赴省城後,曾經寫信給父親母親,並在信中問到奶奶一切可好。父母回信還與我說道奶奶身體硬朗,一切都好,叫我好生學習。然不想短短見信一月有餘,奶奶就離我遠去,內心傷觸之間,只能感慨人世淒涼!

  親人健在需盡孝,親人逝去徒悲傷!奶奶雖然已經離我遠去,但她對我的關懷和那份永遠也剪不斷的親情,將永遠鎖在我的記憶中,永遠銘記!

  夜已深,乾澀的眼睛已經變得溼潤,願慈祥的奶奶在九泉之下一切安好!

  :我的奶奶

  那一年,你離開了我~,從來都不敢相信那會是真的,但是最後你還是不在了。從小到大我最喜歡最親的人就是您了。奶奶,我沒有對你說過我愛你!我後悔了,我愛你,直到失去以後我才知道我才知道傷心什麼樣的還依然記得我每次去您家裡的時候你都會塞錢給我買好吃的。

  所以我經常偷跑著去,在我童年裡面奶奶您給我最多的疼愛這樣的疼愛是我小時候最大的幸福,因為沒有機會我沒有和您一起合過影,每每想起你我就忍不住流淚。我依稀還記得您和藹的笑容,我很任性很愛哭都是您寵的。

  當您躺在床上的那一刻我不敢相信我的眼睛,我一直覺得那只是一個夢。我天真地以為您會好起來的。在您離開的那天晚上我沒有大聲的哭泣因為我覺得那不是真的,一直都是以為我活在夢裡面的。後來慢慢地長大了我發現原來很多東西都想夢一樣說來就來說走就走,我才知道你真的離開了我。

  小時候您總愛跟我開玩笑說“瑤啊,長大了打工賺錢了會買糖果給奶奶吃嗎?”我總是滿口答應說“買”然後您就笑著說“等你長大了買糖果給我吃的時候奶奶的墳頭都長滿了草”我總覺得你不會離開我,每到過年的時候有壓歲錢了。

  我總是幻想我要把我的錢給你買衣服***因為聽媽媽跟小姨說那件外套只要21塊錢***不知道為什麼後來那念想就隨著年齡的長大變淡了。直到我上初中了還沒有買給您,小時候的很多事情我也許記憶模糊了。但是我能感覺您是有多麼的寵愛我!

  小時候我的髮卡丟了,我任性的哭泣,因為我覺得我東西永遠不會丟失,您幫我找了好多地方就是沒找著你還問周邊的小朋友一起幫我找找到了給他們好吃的或者是錢,這件事情我記憶很深刻的。

  雖然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個動作行為,現在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許都不會做的,您的和藹親切讓我很幸福,小時候別人總會說我愛哭要是越看到你來了我會哭的更大聲,其實我沒有那麼覺得但是他們經常那麼說也許是真的,原因卻還是您百般的愛護和呵護。

  小時候媽媽對我特別的嚴厲,每次出去玩都會被罵。所以我特別依賴你,總喜歡去你那裡住和你睡覺冬天你會用人開水裝入透明的玻璃瓶內給我用來暖腳,我的腳總是很難暖起來你會用你的大腿夾住我那雙小腳等暖起來了你就放開了。還有你會被子把我裹得嚴嚴實實的擔心我的無影腿把被子踢掉了。你起來的特別早但是總是靜悄悄的生怕把我吵醒了,小時候會有人問我跟誰最親我不知道我是怎麼回答的但是我記得我心裡面總是偷偷告訴自己我最喜歡我的奶奶了我和她最親。

  我真的是有什麼都會跟你說的,還記得我經常和你打賭麼,你總是把打賭說成“打肚子,”因為我們方言打賭和打肚子的就只有一點點小別音例如:每次說什麼事情你相信麼,我就會說我們打賭吧,然後你就笑著用手輕輕打我的小肚子說:,是打你的肚子麼,現在回想起來哪個畫面還是那麼溫暖。

  在高中的時候有一篇課文叫做《母親》好像是魯迅寫的,那個文章很感人每次讀到那篇文章我腦海裡面就想起來你的模樣,慢慢的眼睛開始模糊了,剛開始上高中第一年我幾乎每天晚自習都會哭,因為人生地不熟總是想起你已經不在了。

  以前只要受到委屈我第一個想到的總是你,有時候在家裡和媽媽他們吵架了也總是想起你然後就一直哭。算起了你已經離開我六年多了。奶奶我現在二十二歲了,此刻我在想要是你還在那該有多好!我現在可以買我想要送給你的東西了。現在我長大了受委屈了學會了自己去消化它,這些年經歷了很多我已經成了女漢子!有時候我還是回想起你對我百般細心的呵護。奶奶,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