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論文

  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新時期造就高素質人才的需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創新路徑

  摘要:當前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嚴峻,必須創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有效提升現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創新的路徑具體包括構建綜合治理的教育機制、優化高校大學生心理教育的方法、創新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建立高素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等。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創新路徑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動內容完整、並且協調一致,即認識、情感、意志、行為、人格等方面完整而協調,對周邊環境的變化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近年來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呈現出日益增長的趨勢,並引發了諸多社會問題,甚至有部分高校為數不少的學生出現心理精神疾病,從而不得不退學和休學。[1]如何遏制這一不良趨勢,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進行創新,已經成為人們廣為關注的重要問題。因此,在立足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實際的基礎上,應大力推進以人為本的教育模式,採取相應的改革措施,以更好地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一、構建綜合治理的教育機制

  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從多方面切入,形成對學生心理健康進行綜合治理的教育機制。具體來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首先,建立預防檢查機制。針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應樹立預防為主的理念,因此高校應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預防檢查機制。在這一機制下,心理諮詢機構會定期對高校學生進行心理狀態檢查,包括人生觀、情感體驗、人格特徵等多方面的測試。測試的結果可以讓學生了解到自己的心理狀態並進行自覺的調整。而且在此基礎上,教育者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情況,然後有針對性地給出建議和幫助,把一切不好的苗頭消除在萌芽狀態,真正起到“防微杜漸”的預防作用。[2]其次,建立和完善以心理健康諮詢檔案為中心的全程跟蹤制度。為了能及時掌握大學生的心理動態,必須加強針對性,建立和完善以心理健康諮詢檔案為中心的全程跟蹤制度。這一制度通過對每一個學生建立完善而科學的心理健康諮詢檔案,及時發現需要關注的心理健康異常的學生,並根據其異常情況採取針對性的教育措施,從而有效緩解其心理危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再次,建立綜合管理的預警和應對機制。預警機制主要針對容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某些特殊大學生群體,比如單親家庭、偏遠貧困地區、能力較為薄弱、殘疾或家庭變故等特殊群體學生。規定輔導員、班幹部以及其他和心理健康教育有關的人員應當對這一類學生進行專門的心理教育引導,在發生心理健康問題時能及時預警。與此同時,還應建立和預警機制相結合的應對機制,即對學生心理健康異常可能導致的各種後果做好相應的處理預案,在問題發生時能有計劃有步驟地展開應對,以最大程度減少可能造成的損失。最後,建立相應的心理健康善後制度。對於發生過心理健康危機經過教育得到暫時緩解的學生,高校還應當建立相應的善後制度。應當規定輔導員以及其他承擔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體,通過重點跟蹤瞭解學生心理康復的具體情況,及時為其紓解心理困擾,並幫助其與同學乃至家庭成員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良好的善後制度可以有效避免這些學生重新出現心理危機,從而使前期的努力化為烏有。

  二、優化高校大學生心理教育的方法

  首先,發揮大眾媒體對心理健康教育的促進作用。隨著社會的進步,大眾媒體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20世紀原創媒介理論家馬歇爾•麥克盧漢認為“媒介就是訊息”。因此,應充分利用媒體的輿論宣傳作用,傳達提高健康心理素質的方法與措施。這些可以利用的大眾媒體既包括專門針對高校師生的學校廣播站、校園報刊,也包括各大電臺、電視臺、報紙等。積極運用大眾媒體宣傳心理健康常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其次,提倡心理教育活動的多樣化,拓寬心理諮詢的渠道。除了目前廣泛採取的開設心理諮詢室、定期的班級心理輔導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部門還可以聯合學生社團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豐富學生的日常生活,減輕其心理負擔。另外,可以不定期地舉辦心理健康知識以及法律知識的講座和競賽,將心理健康教育與法制教育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能夠正確對待心理健康問題。[3]最後,還需要進行鍼對性的個別教育,如設立心理諮詢熱線、知心電臺線、心理諮詢信箱等。利用這種教育方式的私密性,真誠、熱情地為心理存在問題的學生進行診斷和矯治。再次,利用網際網路開展網路心理教育。網際網路便捷性、保密性和隱蔽性的特性,更易讓人快速放下戒備、吐露心聲。心理上存在問題的大學生在對自己的隱私進行保護的同時,還能通過網路直接獲得其所需諮詢與幫助,可以有效減輕學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壓力。[4]因此,應當在網際網路上建立心理健康線上教育的網站,並應針對不同的心理問題創設不同的處理板塊,如求學、戀愛、就業、人際及***、心理測試及專家問答等,為了解大學生的心理狀況提供新的平臺,以促進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提高。

  三、創新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第一,以“五學”教育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五學”即“學會生存,學會生活,學會關心,學會學習,學會發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所謂的健康不僅是心理的、也是社會與教育的,學校教育要培養的是能很好地適應社會變化的心理健康的人。“學會生存”指的是使學生能夠很好地適應周邊環境的變化;“學會生活”指使其能夠妥善處理自身事務;“學會關心”,指需要教育其關心自己所在的國家和社會,關心朋友,體諒父母,珍惜友誼,善待愛情,以熱情、積極、主動的態度介入社會生活中;“學會學習”則指不僅要教會學生掌握書本知識,而且要學習觀察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與途徑,將書本知識和社會實踐有機結合在一起;“學會發展”則指需要教育學生具備對未來發展進行計劃和設計的能力,並能為此堅持不懈地努力。第二,樹立包括學校、學生自身和家庭互相協作的大教育理念。目前,高校普遍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部分高校甚至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課堂教學中,使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走上科學化、規範化的道路。然而,與此同時,人們經常忽視學生自身和家庭教育對於其心理健康成長的重要性,從而使高校單方面的心理教育不能達到最佳效果。因此,必須樹立包括學校、學生自身和家庭相互協作的大教育理念。第三,樹立以發展諮詢為核心的大諮詢觀念。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對心理諮詢的認識僅停留在心理疾病的治療上。事實上,有嚴重心理障礙的學生畢竟是少數,更多的學生面臨的是成長與成才、情感與事業、日常生活事件的處理等方面的普通心理問題。這些問題一般並不構成心理疾病,但又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關注這些普通心理問題的發展諮詢應當成為教師教書育人職責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發展諮詢貫穿於學生成才教育的始終,對其心理健康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四、建立高素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

  在對心理健康教育進行創新的過程中,高校必須擁有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教育工作隊伍,才可以更好地適應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首先,必須從學生基層做起,建立包括高素質、高水平的學生幹部、骨幹和黨員等在內的學生教育隊伍。學生之間日常接觸最多,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能夠被這一隊伍及時發現並找出解決的對策,這對心理教育的順利展開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其次,建立高素質的輔導員隊伍。研究表明,輔導員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學校應當以科系、班級及社團等為單位,設立相關的生活與心理輔導人員,以一對一的形式幫助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使其擺脫心理健康問題帶來的困擾。[5]最後,配備高素質的心理諮詢工作者。高素質的心理諮詢工作者不僅應具有專業的理論知識,而且要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其可以對不同的學生採取相應的心理輔導方法,並遵循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儘可能地幫助學生解決其存在的煩惱與困惑,緩解其心理壓力。

  參考文獻:

  [1]萬瓅媛.個體不健康影響因素研究[J].價值工程,2014,***30***.

  [2]張芳.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探索與實踐[J].新課程學習***上***,2013,***12***.

  [3]袁方.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討[J].才智,2014,***31***.

  [4]方黛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協同創新路徑研究[J].職教通訊,2014,***17***.

  [5]代東航.高職高專院校輔導員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挑戰與對策[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5***.

  範文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研究

  摘要:綜上所述,進一步強化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單單是確保學生心理健康的需求,同時還是培養21世紀高素質人才的需求。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

  一、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上不夠重視

  針對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工作,一些高校的領導並未給予足夠的重視,且沒有將該項工作放在主要位置上,因而,使得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力度上與規模上,都難以滿足實際需求。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其對大學生心理教育工作的重視度也不同。相對而言,一些大城市或沿海城市的高校,對該項工作比較重視,且有部分高校已經將心理諮詢與心理衛生等納入醫療保健、學生思想教育工作中,但有部分地區或省市卻沒有這樣做。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想認識不夠充分,因而,造成組織管理缺乏規範性,同時也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有關部門對23所高校展開調查,結果發現,其中有12所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機構是掛在學工部下,其他學校則是掛在教育系、社科部以及團委等部門下。一些學校聲稱有場地、有人員、有經費,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從表面上來看,一些學校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得極為熱烈,但實際上都是走形式,應對上級的檢查。這種情況對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展開是極為不利的。

  ***二***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不到位

  現今,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出現了兩種錯誤的觀點:其一,過於誇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價值,將高校學生思想、價值以及政治等觀念上存在的問題,都認定為心理問題,認為心理健康教育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其二,把高校學生所存在的各類問題,一律看做思想品德問題,而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與價值,同時錯誤地以為思想道德教育能夠完全取代心理健康教育,或是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套用德育教育的方式,從而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趨於德育化。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間,有著極為緊密的聯絡,同時又有不同之處。例如它們的教育目標不一樣,前者的主要目標是處理好大學生的思想品德問題,注重對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養;而後者的目標在於處理好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強調對其健全人格的塑造。此外,它們的教育內容也不相同,前者的工作重點在於幫助學生認識社會,瞭解社會規則,且使其能夠分辨是非,其內容一般包含四個方面,即政治、思想、道德以及心理等的教育;而後者的工作重點在於幫助學生認識自我,且對其自我意識與自律能力、自控能力等進行培養,其內容主要包括:養成正確的自我意識,指導人際關係,培養健全的人格,強調自我教育等。除此之外,在教育方法、教育模式以及理論基礎等方面也不相同。由此可見,思想品德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相互替代。

  ***三***師資數量少且專業水平低

  首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力量薄弱,心理健康教育人員嚴重缺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明確指出:在高校中,大約兩千至三千名大學生,就需安排一名專門的心理學教育人員。然而,在中國有許多高校,其大學生人數過萬,但是一名專業的心理教育人員都沒有,這種情況在我國並不罕見。有研究者對湖北省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人數進行了統計,結果發現大約三成的本科高校,其心理健康教育人員和高校大學生之間的比例低於1∶4000。由此可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專職人員嚴重匱乏,這極大地影響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較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較強的操作性與科學性,其對相關教育人員有著較高的要求,不但需具備較高的心理素質,同時還需有較高的專業素質以及豐富的工作經驗。但是,我國高校的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人員,並非專業的心理學家,他們並未接受過專業的心理學訓練,對該方面的知識瞭解得不多,無法真正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另外,雖有部分心理健康教育人員是心理學本科出身,但對諮詢理論或者是教育理論不瞭解,無法做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對策

  為了確保現今高校大學生能夠健康成長,且保證其擁有健康的心理,本文從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入手,提出相應的措施,以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首先,就學生本身而言,學校應當對學生的人格、品質以及承受挫折的能力進行培養;可通過組織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等方式,對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進行鍛鍊。除此之外,在生活方式上,學校可引導學生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心理調節能力,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對自身每天的生活、學習、休息等進行合理的安排,從而切實達到自我調節的目的。其次,注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大學生心理形成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家庭不但是大學生心理素質培養的主要場所,同時還是其受到打擊、挫折後的一個“療養所”。因此,學校應當注重與促進家庭教育的開展。學校可在入學時詳細瞭解學生的家庭狀況,掌握其成長背景、教育情況以及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對於一些來自於特殊家庭的學生,例如單親家庭、貧困家庭等,應當適度地給予干預。另外,對學生開展跟蹤式的家庭教育指導,構建一個好的互動平臺,依據學生不同階段的心理狀況和所存在的問題採取不用的方式與學生家庭取得聯絡,以便更好地處理學生所遇到的各種問題,且對其心理進行輔導。再次,學校應構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學校應當加強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且提升對該項工作的重視度,同時將其納入到高校的重點工作中。此外,應構建一支具備專業素質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隊伍,且加強對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業務方面的培訓,以便對大學生開展更好的心理輔導。學校還應當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聯絡現當代大學生在心理方面的需要,對其開展針對性的、有層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最後,打造良好的社會環境。高校學生作為一個尚處於成長期的個體,其心理還沒有成熟,極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學校、新聞媒體等社會各界都應當儘可能地做好引導工作,消除一些不良的、消極的、負面的因素。換言之,不管外部環境如何變化,都必須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假使學生能夠始終牢記且堅持下去,那麼不論受到什麼樣的外部刺激,大學生都不會迷失方向。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進一步強化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單單是確保學生心理健康的需求,同時還是培養21世紀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因此,學校以及相關部門應當切實意識到強化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同時,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例如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與鍛鍊,完善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注重家庭教育以及打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等,從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終促使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且為祖國未來的發展與建設出一份力。

  參考文獻

  1、試論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及心理教育的內容和方式胡凱醫學與社會2003-02-28

  2、構建網路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沈曉梅;中國青年研究2012-01-05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