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心靈的精美散文

  一聲問候,一束鮮花,一個眼神,網友們一個留言,這些足以讓小英雄心靈的山谷,敞開痛苦已久的心扉,眉間那緊鎖的繁蕪的憂傷也悄然散去。今天我們來看一下。

  :讓心靈感動

  雖說雁過無痕,歲月無聲。而白駒過際的光陰卻在生命中的每一個空隙中不著痕跡的流著,流年的浪花滌盪在渺遠得心跡,水波漣漪,徐徐盪開,風中花瓣輕輕墜落。

  是什麼促使我們幸福,悲傷化作絲絲雨露,趁我們不備時滲入靈魂深處,在黑夜中發出一輪輪攻擊、我探索尋覓這神奇的力量!

  在美國撒哈拉沙漠有這樣一則故事,一個旅行者看見這樣的一幕,一個母駱駝和一群小駱駝低著頭走,時不時還聞聞沙子,按照常識,旅遊者知道它們在找水喝。母駱駝邊走邊驅趕小駱駝走在自己的陰影下,終於,它們看見了一個半月形水潭,小駱駝們開心的直叫,可是它們太矮了喝不到水,驚人的一幕發生了,只見母駱駝跳了下去,水漲起來了,正好能讓小駱駝喝到水,可是再也見不到那個母駱駝了。

  母愛的偉大,母愛的無私,是無可比擬的,因為這是一種天性,沒有矯揉捏造的成分,動物尚能如此,何況人呢?你還在抱怨自己缺少母愛不被疼愛麼?記住,世界上沒有一個母親不愛自己的孩子。

  母愛是石,敲出星星之火;母愛是火,點燃熄滅的燈;母愛是燈,照亮夜行的路 ;母愛是路,引領你的一生。讓我們的心靈感動,感動這母愛的神奇吧!

  :來自心靈最美麗的感動

  在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事都會叫我們感動不已,有五十年代的焦裕逯,有六十年代的雷鋒,有八十年代身殘志堅的張海迪,有九十年代抗洪不怕犧牲的子弟兵,還有今天那些為他人甘當志願者的人們,這些人是我們不能忘記的人,他們的事蹟平凡而偉大,激勵我們一代又一代人。因為我們的社會有了這些可歌可泣的人,我們的國家才有希望。

  今天洛陽網情感天地版主牡丹紅葉的一篇文章《俠義女孩的悲劇》,我的心情隨著文章起伏的情節而感動,深深的被洛陽最美的女孩陳媚婕舍已救人的善舉震撼了,為了三個小孩,她自己卻被砸成重傷,也許會落下終生殘廢?在被感動的同時,我也被人間冷暖所不解,女孩為了救三個小孩,為什麼會在事情發生後,上海某企業一些負責人會顯得那麼冷酷無情,不予以承認是見義勇為,被救下的孩子父母也會躲避、和上海新聞媒體說假話呢?我們的小英雄在上海其間忍受著肉體上的折磨,又因為無錢醫治,無奈只有返回洛陽,疼痛加心靈上的創傷,每天以淚洗面時,我想問一下被救助小孩的父母及那些官老爺們:人性何在?道德何在?良心何在?

  因為感動,才能看到今天的美與醜,我們經常議論一個問題:不能叫英雄流血又流淚?由於牡丹紅葉的貼子發出後,在全國引起巨大的震動,不亞於八級地震,兩天內點選率上升到幾萬次,來自全國各地無數愛心人士的問候,象一股春風吹散了小英雄心頭的烏雲。洛陽人民沒有將小英雄像上海那樣不理不採,市委書記毛萬春特委託宣傳部長楊炳旭到小英雄的家看望她,並送來一萬元錢。幾天來,市裡各級領導及團體湧向小英雄,紛紛捐款、送來祝福!還有幾家醫院邀請小英雄免費治療。

  感動,小英雄能不被洛陽六百多萬人民的關懷下觸發淚雨飛花?因為上海的煉獄般的情景和洛陽火一樣的激情一比,彷彿是兩重天。小英雄怎能不報已微笑呢?

  一聲問候,一束鮮花,一個眼神,網友們一個留言,這些足以讓小英雄心靈的山谷,敞開痛苦已久的心扉,眉間那緊鎖的繁蕪的憂傷也悄然散去。讓發生在昨天那不堪回首的蒼涼,隨著歲月的流動,化做一股煙雲淡去身心的糾纏,相信惡夢醒來是早晨,明天的太陽會更加燦爛。

  也許有人會問:進入21世紀的今天,我們該不該學習焦裕逯公而忘我的共產黨員先鐸帶頭作用?該不該倡導雷鋒助人為樂、以幫助他人為榮的優秀品質?該不該學習張海迪自強不息的思想?該不該歌頌志願者們的善舉?該不該讓見義勇為者流血不再流淚?他們的行動,今天卻有人再說是“走秀”?如此醜陋的言詞令人氣憤!但是,我們相信一個有正義感的人,不會在意別人說什麼,只要我們還熱愛生命,是不會懼怕體嘗人生路上的冷漠與無情,去誦讀生活中的低谷,去吟唱人性本質真實的凱歌。

  洛陽最美麗的小英雄現在怎麼樣了?我可以告訴大家,她在市領導直接關懷下已入住市區中州醫院了。

  英雄,是一個城市的靈魂!

  :感動心靈的瞬間

  歲月蹉跎,時光荏苒,轉眼間,我在隴東學院,這個美麗而溫暖的學府已經走過了兩個春秋。兩年多的日出日落,八百多個日月輪迴,我從一個稚氣未脫的少年變得日漸穩重、日漸成熟。回想我們剛剛踏入隴院的時候,我們的眼眸是單純的,是天真的,是對未來充滿著無限期望的。而如今,隨著時間的雕琢,我們已失去往日的衝動和幼稚,取而代之的則是遇事時的沉著冷靜。有人說:“這種從衝動走向穩重,從冒冒失失走向沉重冷靜便是長大,便是成熟。”那麼在我“長大”的過程中,隴院便於我而言就是一方沃土,一方培育我成長,給予我成熟的天地。我是一個喜歡文字的人,喜歡用文字雕琢歲月,描摹生活。我知道我笨拙的筆端不足以記錄我在隴院的點點滴滴,但卻足以描摹那些給我心靈以感動的精彩瞬間。

  一,樸實的民風

  隴東學院坐落於有著“八百里秦川,不如董志塬的一個邊邊”美譽的董志塬上。在踏入隴院之前就知道這裡民風憨厚,鄉土樸實。

  果不其然,當我拖著沉重的行李,走在西峰的大街上,看著這個陌生的城市,心裡有點忐忑。而我向路人打聽隴院的所在時,幾個好心的大叔大娘立馬圍了過來,一遍又一遍地向我說明著通往隴院的路線。其中有一個大叔竟提出要帶我去隴院,我當時有點愕然,但很快就反應過來。我一再勸大叔不要這麼麻煩,但他卻毫不在意地拿起了我的行李向前走去。在這位大叔的好心幫助下,我很快就找到了隴院。多麼樸實的人啊!面對著一個毫無相識的人,卻能撇下自己手中的忙活,對其施以幫助。

  一件普普通通的小事,不是因為那位好心的大叔幫助了而使我深感謝意,而是我從這件小事中真正地體會到這裡樸實的民風,憨厚的鄉俗。正因為如此,在我內心深處,永遠定格著那張淳樸憨厚的臉。

  二,瘋狂的佔座

  由於現在的隴院是新校區,是剛剛建成的,裡面的綠化還沒有完成。輕輕地漫步於這個空曠的校園,我不由地詠唱出“碧雲天,黃沙地,天高路遠任你飛。”的詩句。很快的,我熟悉了這裡的環境,也漸漸地融入了這個校園。每天早晨,也開始漸漸習慣於帶著滿身的睡意,踏著淡淡的晨霧,跑到自修室去佔座。每天清晨,當別人還在與周公拉家常時,卻有人輕輕爬起來,躡手躡腳地洗漱,然後就匆匆地跑向圖書館。此時的圖書館門前卻早已聚集了很多人,他們悄悄地排著隊,手裡抱的肩上背的都是書,都是用來學習的資料。快到六點半——圖書館的門即將開啟的時候,這支整齊而安靜的開始變得燥動起來,他們你推我搡,漸漸向門口湧去。他們屏住呼吸,眼睛死死盯著那扇門——可以通向自修室的門。盼望著,盼望著,門終於開了,緊接著就是一陣連美國特種部隊都自嘆不如的衝鋒——當開門的大叔還沒來得及將門完全開啟時,排在前頭的同學已經從門縫裡擠了進去。看到有人擠進去了,後邊的同學就越是著急,他們害怕前邊的同學會把所有的座位都佔去,於是你推我搡,爭先恐後,如潮水一般湧向那扇鐵門。當然,擠進去的同學也不可以有一絲的停頓,他們必須一口氣衝到自修室,迅速地找到一個空的座位,才可以坐下來好好休息。

  當然,這種瘋狂的搶座行為也是很危險的。記得有一次,當圖書館的大門剛剛開啟時,我便推著前邊的同學向門口擠去。可是就在我快要到擠到門口時,我前邊的同學卻不小心摔倒了。有同學摔倒了,理應有許多同學停下來將他扶起,可是沒有,一個也沒有!所有的人都像沒有看到他一樣,一個個從他的身上跨了過去。可能是我過於好心,也可能是我並不是非要佔一個座位不可,我沒有從他的身上跳過去,而是低下身子努力著想把他拉起來,一邊還不住地喊著“大家慢一點,有人摔倒了,小心啊……”但是所有的人都出奇一致地將我的喊聲忽略,還是一個個從他的身上跨了過去。終於,所有的人都從他的身上跳了過去,而我也廢了好大的勁才將他扶起。“同學,你沒事吧”我急切地問著,卻見他很沮喪地搖了搖頭。我嚇了一大跳,以為這一跤真把他摔壞了。正當我考慮要不要找人將他送到醫院時,他卻說了一句讓我這輩子都沒辦法忘記的話——“摔倒了不要緊,關鍵是佔不到座了。”看啊!這就是隴院的學生,為了學習,為了能搶到一個好的學習環境,不惜冒著被踩傷的危險。

  大學裡佔座現象很是常見,可是卻沒有一個能和佔隴東學院圖書館的座這般瘋狂。我相信,多年後的某一天,我的腦海中定會浮現出這樣一組畫面——一群人你推我搡地湧向一道還沒有來得及開啟鐵門,即使有人摔倒,他們也會從他的身上跳過去。當然了,我的耳畔也會回想起那句很經典的話——摔倒了不要緊,關鍵是佔不到座了。

  三,良師益友

  我是一個在農村長大的孩子,論學習,家鄉的教育本來就比不上城裡的,再加上我本身資質愚鈍,沒有學習的天賦;論地位,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家子弟,父母都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他們哪裡會有讓我引以為榮的身份和地位,更別說是供我揮霍的金錢了。再加上我個人的身體條件,我總覺得我低人一等。在剛剛踏入隴院的幾天裡,我總覺得別人看我的眼神都是怪怪的,有點鄙意。於是我整天悶悶不樂,覺得周圍的人一個都在嘲笑我。

  直到一個週六的下午,我們的思修課剛剛結束,我正準備揹著書包離開教室時,卻被給我們上課的思修老師曹老師叫到了她的辦公室。在辦公室裡,曹老師問了我許多我個人的問題,我起初不怎麼回答她。但經過曹老師一遍一遍地開導之後,我終於將我的想法說了出來。曹老師聽得很認真也很入迷,當然了,她也時不時對我的想法加以糾正。在最後,曹老師拍著我肩膀說:“孩子,沒有人會嘲笑你,那只是你的自我感覺而已。再說了,一個真正的男子漢,只要行得正,立得穩,在多的流言蜚語也是打不倒的。好好努力,好好加油,過一個有意義的大學四年。”直到現在我還還清晰地記得曹老師那語重心長的話。當然了,在我一次次陷入迷茫和困惑時,總能在曹老師那裡得到慰藉和奮鬥的勇氣。

  或許是我幹事認真,或許是我找到了真正屬於我自己的信心,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我成了校黨委宣傳部的一名學生助理,並且在那裡找到了我真正的價值所在。記得在剛剛接觸這個工作的時候,我和其他的助理一樣,平平庸庸,幹著自己的本職工作——給宣傳部的那些老師提茶倒水接電話。直到有一天,那裡面一個姓李的老師無意中我寫的那篇《悠悠歲月,綿綿深情》便開始有意的觀察我。一次,這位李老師把我叫到了她的辦公室***我們一般都在宣傳科值班,而李老師是統戰科的。***同樣的,李老師再三鼓勵我,要我將自己的所感所思講給她聽。在聽了我對宣傳部工作的建議,特別是在聽了我對隴東學院報工作的建議後,李老師肯定地說:“對,我們的工作的確存在著這樣的問題。你既然對校報工作有這麼獨到的見解,我建議你給我們負責校報這一塊的工作。”我當時就下了一跳,“李老師,這只是我的建議而已,要我負責,我真沒有這個能力。”李老師像是沒有聽到我的話一樣輕輕地拍著我的肩膀,鄭重其事地說:“孩子,請記住,別人能辦到的事情,你也能辦到,即使別人辦不到的事情,你也要試著去辦到。”在李老師的幫助下,我開始負責校報的編輯、印刷工作。當然,在剛接觸的時候,的確遇到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但一想起李老師那語重心長的話,再大的困難,我都咬著牙挺了過去。現在,我時不時和李老師開玩笑說:“我之所以可以很輕鬆地對付一期報紙或是一本雜誌,全憑老師有力的栽培啊!”

  感謝您,曹老師,是您語重心長的話語,讓我徹底擺脫了那個固步自封的自己;感謝您,李老師,是您鏗鏘有力的鼓舞,讓我找到了我真正的價值。我知道,隨著時光的流失,兩位位老師的容貌將在我的腦海中淡去,但二位恩師,亦或是朋友的話語將長伴我一生,鼓舞我一生。。

  而今,我在隴院的生活還在繼續,我也仍在繼續接受著隴院那慈母般的呵護。嚴父般的教導。我相信,在隴院母親精心的呵護下,在隴院父親諄諄教導下,我將會變成一個生活的強者。我也相信,在隴院、這片富饒的沃土上,會有更多觸動我心靈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