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團圓散文

  說實在,過春節給我的最大感受是:春節就是一場跨時間較長的盛大的家庭團圓宴會;下面是有,歡迎參閱。

  :春節團圓飯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國人歡度春節,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春節是個令人高興的日子,放鞭炮、吃餃子……這些都是過年的習俗。

  今天,我奶奶特意準備了一桌豐盛的晚餐,就讓人流口水,我和弟弟早就眼饞了。我姑姑和我媽媽也早早地下班了,來幫助我奶奶。

  “怎麼還不回來啊?慢死了!要不我們先吃吧!”我弟弟耐不住性子發起了牢騷。我的叔叔今天要加班,要很晚才會回來,所以我弟弟發起了牢騷。“等等吧,應該馬上就回來了,要不,你先吃點?”我姑姑說完,就要給他盛飯。“我回來啦!”我順著聲音望去,原來是我叔叔回來了,“回來了好,快,飯都涼了,就等你了。”“呦!都等著我呢,好,好。”“別說廢話了,快點把,我都快餓死了。”我弟弟邊說邊拿起一個雞腿肯了起來。“好吃,好吃。”我他這個樣子,開玩笑,說:“呦,慢點吃,別噎著阿。”“不會的拉。”“嗯,不錯,手藝見長阿。”我爸爸說。說完,就自己埋頭吃了起來。“今天很合我的口味麼,不錯。”我平常吃飯很刁,除非是我喜歡的,不然根本不吃。“雪碧呢?雪碧呢?快拿雪碧來!”我弟弟嚷了起來。我奶奶聽了後,跑到廚房就去拿雪碧了,“雪碧來啦,只許喝一杯阿,不然會鬧肚子。”“嗯,好。”我弟弟滿口答應。“我也要,我也要。”我也嚷了起來。“嗯,也有你的。”說完,就給我倒了杯雪碧。“您快點吃吧,別管別人了,別人都快吃完了,再不吃沒您的拉。”我媽媽說。我奶奶聽了後,就開始坐下吃飯了。

  “那個,那個,給我遞過來。”我對坐在對面的爺爺說,爺爺聽了後,給我拿來了,我剛要去接,結果不小心把杯子碰壞了,摔地上了。只聽“”的一聲,被子掉在地上摔碎了。我立馬驚了,不知道該怎麼辦了。“你呀,”我爸爸又開始批評我了,“就是不注意,平常說你幾回了。”“我又不是故意的。”我嘟囔道“你說什麼?”我爸爸問。“沒事。”這時,我媽媽開始打圓場,“算了,趕緊把碎渣子掃了吧,這叫歲歲平安。” “我去!”我自告奮勇,也許是彌補我的錯誤吧。我拿起笤帚掃了起來,說:“我下次小心點,小心點就是了。“他們也沒說什麼。這事總算過去了,家裡又恢復了和諧,一家人問長問短……

  這時,窗外想起了鞭炮聲,緊接著又有一個個禮花彈噴了出來,“真漂亮啊。“我不由地感嘆。”來!乾杯!“我叔叔高興地舉起了杯,緊接著大家都舉起了杯,就連我和我弟弟都舉起了可樂,碰杯之前,我叔叔說:”願一家人幸福美滿,和諧安康。幹!“”幹!“”這酒怎麼這樣啊,酸的阿。“我媽媽說。我爸爸一聞:”是酸的阿。“”是不是質量問題啊。“我姑姑說。這時,我弟弟湊上前去聞了聞,”這……不是醋麼?“似乎他也不敢肯定。”“可剛才還好好的呢。”“剛才是不是這杯?”我弟弟指了指旁邊的這杯。“哎呀 !”“哈哈哈”隨即,我們全家立即笑了起來,洋溢在幸福的節日氣息裡……

  :家庭的團圓宴會

  中國過春節這個傳統,可以說只要是中國人都應該感到無比自豪,至少我本人是這樣認為的。據證明,春節的出現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也許最初它真正的意義並非現在如此,但春節的雛形以出現卻毋庸置疑。

  春節能在中國經歷幾千年延續到現在,堪稱世界奇蹟。當然,中國人民在繼承的鏈條上絕對是功不可沒的。同時,也證明了中國傳統文化在世界傳統歷史文化上的雄厚基礎。西方雖也有聖誕節或情人節等等傳統節日,我卻覺得缺少一份醇厚。

  說實在,過春節給我的最大感受是:春節就是一場跨時間較長的盛大的家庭團圓宴會。又如一首正在播放的迴圈漸進音樂,有柔婉也有高潮。

  大年三十之前的幾天,就是為團圓宴會的準備期!遠在他鄉的人無論在外多窘迫或是工作如何的繁忙,都像約定好了一樣選擇在這時暫時放下一切,買上一張車票往故鄉駛去。

  再到臨近故鄉的小集市上買上一些小年貨,不在乎山珍海味,更不在乎是否是名牌,一切都在在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家門前變得舉足輕重。站在家門前遠遠期盼迎接的父母親更是刺激了我眼裡的淚腺,儘管我們早已脫離了父母的懷抱,但在父母的眼裡,我們永遠是他們心尖上長不大的寶貝!再次重聚的欣喜,是溫柔長調的開始。

  大年三十是家裡最忙碌的一天,從早晨到傍晚,年年如此,幾千年的風俗吸引力,沒有哪一個家庭表現出抱怨。這時候音樂也開始上揚,卻也不是直接高調的現代DJ,而是在忙碌之中偏快些節奏的令人欣喜,也許是我本身對古韻的偏執。送香、洗傢俱、殺雞、閹魚、洗菜、切肉、調好料、貼對聯等等。在這些準備裡,我最喜歡的是貼對聯,其實我喜歡的不是貼對聯的本身,而是我喜歡對聯的字型!對於柳體的娟秀,我更傾向與顏體的粗細得當,柔婉大氣。當然,這僅僅只是個人偏好,其實兩者各有千秋,也是不能一概而論。

  等到一切食材都準備好後,全家人燒上一鍋用柴火燒開的熱水,輪流洗完“年澡”,整個就緒工作才能完成。“年澡”在我們這裡也叫“去災澡”,意思就是洗掉一年來一切不幸,祈禱下一年的平安,無災禍。雖然洗的一身柴火味,卻也有一番韻味。

  接下來就是進入真正的家庭宴會主題曲。春節大年三十晚上的家庭正式大團圓來臨了!音樂也進入更為融洽而溫柔狀態。一家人圍著一張大圓桌坐下,大圓桌的中間還放了一爐木炭火鍋,湯水正滾。家裡雖也有電火鍋,鄉村人總覺得不夠純味,老式的火鍋用了七八年也捨不得丟!

  還好也就春節才讓它見幾天新世界,平日裡就乖乖被封在紙箱的角落裡。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圍著滾熱氣的老火鍋吃團圓飯,期間還可以講講些趣事調節氣氛,是最溫馨,也是最慰人心的時刻!一切的生活煩惱都消失,只享受這一刻的全家團聚的幸福,明天或以後的打算只能在門外招手。

  家庭的團聚,親人的貼心,美妙而眷戀般的期待。也許百年之後我們依然期待春節的到來,就如期待能再次偶遇初戀。

  :熱鬧的團圓飯

  假期時間,令我難以忘懷的是春節時在外婆家舉行的“閤家平安團圓飯”。

  那一天,我一來到外婆家門口,就聞到表弟表妹們的歡呼聲,“過年啦,過年啦。”令心感高興。

  一上樓,只見大人們忙得不可開交。煮飯.洗菜.炒菜……活兒滾滾而來。小孩們也不例外,幫這幫那的,就連平日飯來張口,一來伸手的小公主小表妹都變得勤快了。我看到後,連忙加入“忙活隊伍中去”。

  看,小表妹正把鍋擺在煤氣爐上面,她用力地按了一下開關,猛火一噴,“啪”的一聲,嚇得她蹦了起來。逗得外公哭笑不得。

  飯菜陸續擺滿了桌面,有顏味誘人的六味菜.鮮嫩易脆的小筍條.香氣撲鼻的玉米酥……多不勝舉,味不勝提/特別是那香氣撲鼻的玉米酥,香酥中帶著甜軟,油膩中帶著清香,爽極了,妙極了。也難怪一上桌,三兩下子,盤子就空空如也了。

  鍋了的湯頓時騰渄起來,好象在說“這麼熱鬧的場合,怎麼批下我呢?快快把我撈起來吧,與大家同慶呀!”我突然瞧見,站在鍋前的外婆,眼神裡閃著喜悅.滿意而欣慰的眼神。

  菜上齊了,我們吃完後,該是晚輩給長輩拜年的時候了。通情達理的表姐說“祝外公外婆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聽聽我的小曲吧。爺爺爺爺你真棒,長到70還年輕,奶奶聽了笑嘻嘻起來,祝您豬年財運旺,紅包勝渡年輕。”“還有我……”“我先……”

  等到對外公外婆拜完年後,在場的人都開懷大笑。

  談笑後,大人們舉酒杯,小孩們舉起飲料,齊喊“為了大家豬年頭旺,乾杯。

  那一天,歡呼聲,喜慶聲,祝福聲,杯碰聲,多像一曲歡慶新春快樂的交響樂,我外婆家搖盪……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