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音樂的散文三篇

  我在音樂中飛翔,在音樂中跋涉,在音樂中走進美妙的綺夢,品嚐著音樂神奇的滋味。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關於音樂的散文,希望您喜歡!

  關於音樂的散文一:音樂,是靈魂的歌唱

  安靜的時候,用一首音樂來撫慰寂寞,憂傷的時候,用一首音樂來減壓痛苦。喜歡唱到靈魂深處的那種寂寞,好的音樂,稱之為天籟,觸動內心深處的停泊,心緒在樂曲中慢慢平靜,音樂給平時的生活帶來了一種別緻的享受。

  --------那轉身後的落寞

  驅逐生活的喧囂,在音樂裡,我們能找回童年的樂,能找回心靈的燈光。羅曼·羅蘭曾經說過:“個人的感受,內心的體驗,除了心靈和音樂之外再不需要什麼。”

  閱讀閒暇的很多時光,喜歡單曲迴圈的放著某一首曲子,心靜的音樂,讓靈魂在樂曲中得到淨化,心中所承受的壓力也會隨之緩減輕鬆。美的昇華,變換成另一種境界,天籟的聲音,優美舒緩的歌詞,靈境的安逸橫在天地之間,心情與昇華的境界融入一體,營造成一個無境寬闊,悠悠浮雲的境界。

  我喜歡在散文後面新增一首音樂,音樂與文字結合的文字,讓人閱讀時放鬆心情,身臨其境感受文章裡的情愫。芙蓉泣露好友在我的***半窗流年,誰許我一世長安***散文下方留言,“音樂裡的文字是一片片花瓣,整篇文章落成一場花雨,帶著淡淡的憂傷,飄著悠悠的清香,很美很美,讓人忘返了歸路!”。

  音樂的美是無以倫比的,陶醉音樂的旋律裡,常常不經意間會是滿懷的驚喜和感動。音樂,是世界上最奇妙的東西,無影無蹤。它給了快樂與悲傷一種極致力量,藏在音樂中,躲在文字裡。收起潮起潮落的心緒,讓心情迴歸平靜。音符下湛藍的天空,和著音樂的節奏,泡上一杯茶,調節心情,讓靈魂跟著音樂一起,頓感生活的陽光。

  音樂是晨風裡的千山萬水,音樂是清晨夢醒的朝陽,音樂是純淨心靈的一束光,心靈清盈,讓靈魂跟著一起翱翔。在舒緩的音樂裡感受世界的美麗,感受生活的百味,聆聽韻律的呢喃,在有山有水的心怡裡徜徉,茶香飄逸,撥動心靈的琴絃,音符裡找回自信,跟著音樂前行,給心靈夢飛的翱翔。

  幾年前,喜愛看超級女生,喜歡看歡樂中國行,喜歡聽中國好聲音。歌手們精堪的唱功和獨特的氣質,迎來廣眾的歡呼掌聲。前些日在電視***中國好歌曲***裡看見蔡健雅說音樂,“對一首歌有感覺吧,是因為它有一個精神在。你聽到它的故事,它想說的一些東西,它的情緒,它的詞,它的曲。所以,我覺得最重要是打動,聽起來是非常的表面性,但是它代表很多很多,它有巨大的意義。”

  喜歡找適合自己心情的音樂,常常寂寞的時候,聽一首歌到熱淚奔湧,我喜歡用它來陪伴慰藉,走進歌詞中的心境,觸動深處的心情。在音符和旋律中輕盈,體驗人生過往。在這個音樂的世界裡,歲月,或近或遠,似蝴蝶羽翼,越過眉黛彎彎,音符裡宿世的安詳,曲譜了人生的輝煌。

  常常聽一首曲子纏繞到清風陌上,歲月妖嬈,且歌且行。用旋律包裹著生活裡的疲憊,用淨水優雅的心情去赴往人生的終點站,小橋流水的生活,不論是悲傷還是幸福時刻,音樂的魅力,總能讓你把希望和寄託都融入樂章,感悟著流年,用音樂的色彩,微笑著去生活。音樂就是一朵繁花,淡然的安靜。

  雅獨芳華,在音樂裡,默默地想念一個人。都說流年如歌,時光如水。於是我學會用淨水般的心情,用音樂來慰藉,找到自信,去除那些世俗的攪擾。在音樂的飄渺裡,去感受白雲悠悠的天空。詮釋音樂的心情,心存善念,感受音樂美的昇華,感受音樂詩意的天使,感受人生的滄桑,感受時光的東流逝水。

  天暮上閃爍著星光,那一曲寂寞在唱歌憂傷的心情,讓屋子裡的寂寞無法抵擋。還想起是在幾年前月光輕盈那樣的夜,一位好友分享了這首歌給我,一曲聽完,詞曲讓我感動著淚水,是懷念,也是傷感,演唱人阿桑唱出了那種寂寞迴轉的憂傷。在那個月光傾城的夜,聽阿桑唱歌,聽寂寞歌唱。

  月明星稀的夜,一首輕輕的音樂,像是塵埃開出的花,從盛開到凋零,淡淡的,不失優雅。音樂觸動了寂寞的內心,給生活悅歷的沉澱,我喜歡與它做伴。優美舒緩的樂曲,只要自己喜歡就行,沉侵在曲子的韻律裡,拓展視野,讓靈魂淨化。感情生活,需要心絃的悠揚,總是喜歡在這淡淡的音樂裡主導回味著時光的純淨。

  雲水禪心,風來皆韻。沉醉大自然裡,感受音樂世界的潔白,心滿芬芳,讓音樂開成一朵小花。瀰漫音樂的輕鬆,坐在流年裡看著平淡,一曲心曲,把清風細雨書寫,明媚的曲調,細細歡愉。穿越高山流水,一弦清音便是柔柔的牽念。喜歡上音樂,是音樂給了心靈上的表達,開心和失落,都能找到適合心情的詞曲。

  聽過不同唱法的音樂和樂曲,古箏悠長而古樸,提琴柔然而低沉,鋼琴曲則音色亮麗。我喜歡那種唱到靈魂深處,衝去心靈塵埃的感受,在那飄然的意境裡,置身萬物混合的彌散,柔美而又憂鬱的動感。隨著憂感音韻的飄遠,思念就會纏綿在飄渺的意境裡,構造一個脫離世俗的境界,這一刻,塵封在回憶裡的憂傷,隨著安靜的旋律悠然而行。

  音樂是高雅的。在寧靜與透明的音符裡,沒有喧噪的雜音,沒有塵世的紛擾,放上一首音樂,就是淳淳的悠閒跟著時光流淌。音樂的魅力如此神奇,歡快的音樂,是美的天使,是休閒時間裡回味無窮的飄渺。在風起的日子,讓音樂徜徉在花香的節奏,春風拂柳,輕輕的鋪成素色時光。

  關於音樂的散文二:音樂,伴隨著我

  音樂,是表達人們思想感情、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藝術。音樂有著一種優美的有節奏的旋律。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它可以令聆聽樂曲的人心曠神怡,令人悅耳,令人賞心。音樂,是生活中的良好的調味品,可以調節人的情緒,可以讓人樂不可支,令人感動,令人愛不釋手。

  在我讀小學的時候,一個非專業的老師教我們音樂。當時,對音樂感覺淡然,只是為上課而上課,只是因為老師而學音樂。我沒有品嚐到音樂的獨特,沒有感覺到音樂的魅力。音樂課只是一節節普通而又尋常的科目,並沒有激起我太多太大的興趣。它只是匆匆的過客而已,在心中不能引起共鳴。

  小學畢業後,我讀初中了。我漸漸發現音樂的引人注目,覺得樂曲優美動聽。在上音樂課的時候,我們跟隨著老師彈奏的曲子,剛開始跟著淺吟低唱。隨後,我們放開喉嚨大聲嚷。當然,那時候還不能算是演唱,只不過是大聲吆喝罷了,只不過是放開喉嚨大聲吼罷了,真正懂得唱歌的同學只是少數,真正能用心唱歌的同學也只是少數。

  在老師的指導和督促下,我們學會了識譜,學會了節奏,學會了拍子,學會了幾首曲子。於是,我在平時也津津有味地唱出來,也不懂得是否走調,也不懂得是否音準,也不管音質好壞,只覺得一陣舒暢,一陣樂意。不論他人的評價,不論他人的嫌棄,我自我感覺悠然自得,自我賣弄嗓音。我唱歌的聲音大,有如虎嘯山林。雖然我唱得好不好,我不知道。但鄰居們聽著聽著,也不以為怪。

  記得那時,是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有一些歌曲讓我難忘。如韋唯的《亞洲雄風》,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毛阿敏的《渴望》等等,令人不自覺投入其中。我常常隨著他們的精彩動人的歌聲,大聲叫,大聲唱。我也自我陶醉了一番,自我飄飄然了一番。現在想起來,我覺得自己實在是糟蹋了音樂,實在是委屈了這些風靡大江南北的歌曲。

  在不斷地長大中,我的音樂也在進步中,我的欣賞水平也在逐步提升中,音樂隨著我進入了高中。那時,既是學友又是寢友的老同學唱了一首閩南歌曲《愛情一陣風》,讓我留戀往還。我為他動人的曲調沉迷。我費了一些時間和精力,然後感情自我流露地唱了出來,覺得實在好聽。於是,我演唱了一片又一片,陶醉了一次又一次,讓我執著,讓我投入。讓我沉浸。

  在學習之餘,我也在與音樂打交道,與音樂做朋友。我常常在與學友的共處中,演繹著一首首口琴獨奏曲,吹吹聲音低沉的洞簫。讓當時的我展示了我的“音樂天賦”,展示了我的“音樂人”的身份,在其中鬆弛緊繃的神經,勞逸結合。我用音樂放鬆心情,用音樂傾訴熱情,用音樂讓我訴盡愛意綿綿,留下了思念,留下了苦短柔腸,也留下了纏綿。

  考上了大學,音樂也隨著邁進了大學的殿堂。那時,我常常在宿舍樓裡留下了低沉動聽的簫音,留下了婉轉悠揚、激情飛躍的笛聲,也留下了口琴的演奏聲音。在伴隨著吉他的加入,我能自彈自唱了。這時,我覺得才算與音樂結下了情緣,留下了一段愜意的情愫。隨著上臺演唱,隨著在舞臺的展示,隨著掌聲的響起,音樂讓我瘋狂,讓我不斷追求。

  大學畢業了,我走出了社會。我常常在音樂中自娛自樂,與音樂結下了難捨難分的緣分。我有時在晚會上傾情演唱。但在比賽中我卻不能獨領風騷,只是默默無聞的角色,但這並不能減少我對音樂的熱愛。

  時不時,我在聆聽著令人覺得奇妙的歌聲,吹奏著一首首熟悉的曲子,踏著音樂或強烈、或輕快、或充滿柔情的旋律,我在音樂中飛翔,在音樂中跋涉,在音樂中走進美妙的綺夢,品嚐著音樂神奇的滋味。

  關於音樂的散文三:音樂就是這樣讓人沉醉

  時間總是匆匆的溜走,永遠都不會因為某個人或者某件事而停止。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我喜歡上了音樂。

  白天,當陽光灑進窗臺,照耀在溫暖的小屋裡時,就彷彿時間靜止般,停頓在那一刻,讓我享受著這突如其來的“幸福”,靜靜的坐在窗前,聽著抒情而柔美的音樂,看著窗外的一切。夜晚,感受著微風輕輕的吹拂,抬頭仰望著星空,靜靜的觀賞著夜空中的美好。聽著那肖邦的《夜曲》,我漸漸的回到了他的那個音樂時代,感受著他的音律與情感,感受著他與夜晚自然的融合。

  其實,音樂的種類有很多,只不過我們只選擇自己喜歡的型別去聽而已。很多人喜歡聽柔美的,抒情的,就比如國外的經典音樂,有些時候會讓人難以忘記,有些時候會讓人想起曾經的回憶。抒情但卻帶點憂傷的音樂,總是那麼的受人歡迎,不管是老少,還是青年人,都會被這動聽的柔美音樂聲所打動,也正是因為音樂有那麼多的優點,才被眾人用來當做愛情和友情的傳遞。

  音樂裡我最喜歡的型別就只有歌曲,而整首歌曲都是創作出來的,就好像寫作的作者門一樣,都有自身最獨特的靈感來源,歌曲的創作也是如此。

  王菲的一首《匆匆那年》,就好像讓我們都回到了那年的匆匆時代,匆匆的溜走,匆匆的愛情。這樣的一首歌曲既悲傷又有憂慮,既後悔又哀嘆,當你還想回想起那時的自己,聽著它,靜靜的走在無人的小道,靜靜的聽著那幾句“如果再見不能紅著眼 是否還能紅著臉

  就像那年匆促刻下永遠一起那樣美麗的謠言 如果過去還值得眷戀 別太快冰釋前嫌 誰甘心就這樣彼此無掛也無牽。”

  陳奕迅的一首《好久不見》,讓我們想起了曾經離開的畫面,“你會不會忽然的出現,在街角的咖啡店~”這一句,是我最愛聽的一句,不是因為它的傷感,而是因為它的期待,期待著幸福的來臨,期待著偶然的相遇。“對你說一句,只是說一句~好久不見~”靜靜的坐在咖啡廳裡,默默的聽著這句“好久不見”,彷彿,我們又回到了當初的那個自己。

  蕭敬騰的一首《會痛的石頭》,讓我們想起了那些美好的愛情,也許很火熱,也許很傷感,但卻是難以忘記的一段感情,聽著那幾句“我們是兩顆會痛的石頭 猛烈衝撞後裂了縫 永遠都不會懂什麼叫認錯 還想愛卻調頭放手 心疼你是顆會痛的石頭 想要抱住你卻混亂沉默 倔強的表情裡閃過了失落 你的淚 讓我痛~”,時不時的會流下幾滴傷感的淚水。

  也許每一首歌曲的背後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也許每一首歌曲都會讓人變得與眾不同,不管是誰的歌曲,只要我們願意去聽,只要我們喜歡去聽,那麼,就已足夠證明音樂是可以讓人沉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