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兒童的小故事

  古代的偉大名人之所以有卓越的人生戰績,跟他們小時候的聰明才智離不開,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篇1:鑿壁借光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裡窮,沒錢上學。後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裡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裡幹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著急,心裡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裡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麼辦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揹著揹著,突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牆壁邊一看,啊!原來從壁縫裡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於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牆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地學習,後來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篇2:司馬光砸缸

  一天,故事中的小朋友們在一起玩兒捉米藏,有一個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結果不小心摔了下來,正好摔到大水缸中。水缸又高又大,小孩兒很快就會被淹死。別的小朋友有的嚇哭了,有的嚇跑了。只有一個叫司馬光的小朋友很勇敢,他急中生智,抱起地上一塊大石頭狠勁兒向水缸砸去,水缸破開了,水嘩嘩的流了出來,缸中的小孩兒得救了。司馬光機智勇敢的舉動,受到了大家誇獎。

  由於司馬光從小勤奮好學,又喜歡讀歷史書籍,使得他博學多聞,二十歲時考中了進士。他在朝中做官期間,努力收集歷史資料,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最後編成了《資治通鑑》,後來還當過宰相。他也成了我國宋代有名的史學家。

  篇3:曹衝

  古代所謂神童,以語言天賦突出的居多,曹衝卻表現出解決問題的高超思維能力。曹衝七歲時以等量置換的辦法稱大象體重,不但震驚了當時之眾,也流傳千古,成為最經典的兒童智力啟蒙故事之一。

  還有一個典故:孫權曾送來一隻漂亮的雉雞。曹操想觀賞雉雞舞蹈,但使盡辦法,這珍禽就是不鳴不舞,讓人徒嘆奈何。曹衝想出一個辦法,讓人制作一面大鏡,擺在雉雞面前。那雉雞於鏡中看到同類,起了爭勝之心,當即舞將起來,這一下對鏡成雙,煞是好看。

  有的故事,不但體現了曹衝的智慧,還表現了他寬厚仁慈的一面。一次,曹操坐騎的馬鞍放在倉庫中,不慎被老鼠咬壞。庫吏大驚失色,自認必死。

  曹衝知道後,心生一計:他先用利刃將自己的單衣穿戳成鼠齒狀,然後裝成一臉愁色的樣子去見父親。曹操問他何事憂慮?曹衝說:“世俗以為鼠齒衣者,其主不利。今單衣見齒,是以憂戚。”曹操趕緊安慰愛子,說:“此妄言耳,無所苦也。”過了一會兒,庫吏前來報道曹操那樁馬鞍被鼠咬壞一事,曹操聽後,笑著說:“連我兒子的單衣都被咬壞,何況馬鞍乎?”

  根本沒有追究的意思。據說,每當曹衝見到當刑者,總要上去尋問是否冤枉,是否處理過重?如是,他就要想方設法為之救命或減刑;每當見到那些勤奮而能幹的官吏因小過或失誤而觸犯法律,他都要親自到曹操那裡說情,請求父王寬大。

  史書稱曹衝“辨察仁愛,與性俱生,容貌姿美,有殊於眾,故特見寵異”。——這種悲憫寬厚的氣質在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身上體現出來,簡直催人淚下。 可恨天道難測。上蒼把智慧慷慨地賦予曹衝,卻又殘酷地掠走他的生命。建安十三年,年僅十三歲的曹衝突患大病而亡,據後人推斷,可能是“絞腸痧”。曹衝的夭折,留給歷史一道殘缺的美麗,留給後人一份遺憾的嘆息。

  篇4:孔融

  三字經有云:融四歲,能讓梨,弟與長,宜先知。一個四歲的孩子就懂得謙讓之道,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蹟。***注意,後來以他為楷模澆鑄出來的成批作品,可沒法跟這個始作俑者相提並論***。 有關孔融,還有一個“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典故。

  孔融十歲,隨父到洛陽,時李元禮有威名,登門者須雋才之士或有清譽,又或是中表親戚,閣人始肯通傳,孔融獨自到李府,向門官言道:“我是李府君親。”

  門官為他通傳後請人府相見,李元禮問道:“君與僕有何親?”,孔融對日:“昔先祖仲尼***孔子***與君先人伯陽***老子***有問禮之誼,是以僕與君奕世為通好也。”此言出自一個十歲幼童之口,李元禮及在座賓客莫不奇之。時有太中大夫陳韙後至,得聞此事,便道:“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小時候聰明,長大了未必能佳。

  這倒是很常見的事,不過卻是對孔融的不以為然。沒想到孔融應聲答道:“想君小時,乃當了了。” 這裡用了一個歇後手法,意思說陳韙現在是“大未必佳”。陳韙遭此反擊,大為尷尬,一時語塞。一個十歲的孩子,一句話堵得名士張口結舌,孔融才思之敏捷,實在令人讚歎。

  但是孔融的神童段位,僅僅停留在辯捷的層次上。而這種沒有智慧作後盾的辯才,除了得罪人之外,於人於己,實在沒有更好的用途。孔融成人之後,先後擔任過北海相,青州刺史,少府,大中大夫等職。在職期間,除了空發議論,作一些修復城牆重建學校的形象工程之外,基本沒幹過什麼足以證明他有政治才能的事。

  大凡能說會道而又不甘寂寞的人,對於幹活的人總是指手畫腳一百個不順眼,孔融也沒跳出這個窠臼。他依附於曹操的翼護下,得以在盜賊蜂起的軍閥割據時代作著“座上客常滿,杯中酒不空”的香夢,但是對於曹操的政策卻極盡冷嘲熱諷之能事。如果說他勸阻曹操伐劉備是“興無義之師,恐失天下之望”雖然迂腐但是還帶著點為天下計的味道,那麼他為諷刺曹丕納甄氏而編造的“想當然”的故事,就純粹屬於徒逞口舌之利,完全是過把癮就死的嬉皮士心態。

  三國時代的統治者,對待知識分子通常有著驚人的耐性,但是曹操的耐性終於還是被逼到了極限。 公元208年,曹操把孔融滿門抄斬。當時還有一個令人悽然的花絮:孔融被捕的時候,大兒子九歲,小兒子八歲,“二兒故琢釘戲,了無遽容”——專心地做著某種遊戲。

  孔融還懷著一種僥倖心理問使者:“我好漢做事好漢當,能不能放過我的孩子?”沒想到他兒子秉承了他的硬骨頭精神和早慧特徵,慢慢說道:“父親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兩個小孩子口中造出的。

  從這寥寥數語中可以看出,他的孩子在遺傳了他的口才基因之外,還有著超乎他上的非凡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