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開朗琪羅讀書筆記

  讀完米開朗琪羅,你可以這樣做筆記:米開朗琪羅一生致力於藝術的創造,試圖把真善美儲存到永恆。還想更多瞭解相關讀書筆記,也歡迎來欣賞學習。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羅曼。羅蘭是我敬仰的作家。他獲諾貝爾獎的作品《約翰。克里斯多夫》曾讓我感動得落淚。前幾天我借了一本《名人傳》,作者就是羅曼。羅蘭。《名人傳》我讀過,家裡還有一本。為什麼還要借呢?因為版本不同。借的這本有旁批,能幫助理解。我已經讀完了《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要長得多,我正在讀。奇怪的是,有好多內容是先前我不知道的,有許多感受是先前沒有過的。就好像我沒有一字一句地讀過《名人傳》似的。怎麼會產生全新的感覺呢?難道是我的記憶力太差了?看來,優秀的作品反覆讀是必要的。

  與《貝多芬傳》相比,《米開朗琪羅傳》更令我驚訝。對文藝復興時期的傑出大師米開朗琪羅,我們懷著無限崇敬的心情,可作家羅曼。羅蘭卻寫了他性格上的很多弱點,比如膽小怕事;猶豫不決;不善與人合作,很多事都要親力親為,以致工作拖拉等等。羅曼。羅蘭還寫了他的煩惱和不幸:家裡人不斷地向他索要金錢;愛情上失意終身未婚;工作辛苦,經常為別人忙碌。米開朗琪羅把自己的苦惱和痛苦寫進了詩裡,他的詩就像是心靈的吶喊。為什麼羅曼。羅蘭會這樣瞭解米開朗琪羅?就彷彿是他的朋友?他懷著關切和同情的心來描述這位雕塑大師,沒有把他寫成高高在上的偶像,而是有血有肉的人——和我們這些平凡的人一樣的,有著許多煩心事的普通人。要知道,羅曼。羅蘭是在米開朗琪羅去世三百多年後才動筆寫傳記的。

  正因為羅曼。羅蘭充滿感情的筆觸,我對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米開朗琪羅產生了興趣。我搜索了他的照片,果然如傳記所說,如米開朗琪羅自己描述的一樣,醜,且抑鬱。我又欣賞了他的作品,西斯廷教堂上的壁畫,大師用了四年時間創造的傑作。米開朗琪羅的《大衛》《摩西》《創世紀》,偉大的作品!永恆的美!非常了不起!此外,我還查相關的背景,比如文藝復興運動是以人文主義衝擊宗教神權的束縛,是解放思想,反封建、反教會的。這些知識上學時老師都講過,只不過早已消逝在歲月的長河中。

  瞭解上述內容後,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讀完借來的這本書,然後,再把我書櫃裡的《名人傳》對比著重讀一遍。在閱讀中領略名人風采,感受名人的思想和情感,藉助文學名著這座橋樑,穿越時空,進入偉人的世界,隨著作者的目光,去看,去聽,去想。收穫著,也喜悅著。

  篇二

  早已習慣了黑暗中孤芳自賞那絕美的舞姿。那一刻,我的雙眼被光芒灼傷,我的淨土、我的寧靜,已被打破。已習慣在這孤寂之中彷徨、在這孤寂之中暗自憂傷。也許在光芒之下,舞姿的絕美才得以在世人面前展示。可我始終知道光明、斑斕的世界、花紅柳綠、碧海藍天,這一切都不屬於我,我相信我的專屬天堂依舊是那片樹洞深處的黑暗。我不想像其他蝴蝶一樣用世俗的眼光追求華麗的生活,燈紅酒綠短暫狂歡後悲慘的退場。在異樣的眼光中,在質疑的聲音中我躲在樹洞的黑暗中享受這悽美的孤寒

  偉大的天才常常會虔誠的守候著孤獨,這似乎成為了一種習慣和定力,如這只不隨波逐流的蝴蝶,亦如正在享受孤獨的米開朗琪羅。

  米開朗琪羅的孤獨、不滿是深刻的。因為他的孤獨、他的不滿不是針對他人的,而是針對自己的。他深知“完美”之詞的含義,他更深知“完美”這塊聖土,不靠孤獨、不滿則永不可及。正因為如此,他成功了,成為一位“當我們靠近他的作品的時候,便感到雙膝不由自主彎曲起來,不得不對他肅然起敬”的偉人。蝴蝶在黑暗之中獲得了心靈的安逸,孤獨是成就它永生的依靠!

  在米開朗琪羅年輕時代,酷愛學習使他陷入了絕對的孤獨。在旁人眼裡,他孤芳自賞,生性怪癖。在米開朗琪羅的《詩集》中有這樣一句話:“我的歡樂是悲哀”孤獨與不滿會造成悲哀,可他悲哀嗎?

  不!他不悲哀,他是歡快的!他應該為自己在孤獨中給人類留下的財富而歡快!

  沒有誰生來便是光輝永駐,縱然是寶石,也需經理千錘百煉才能從深山中走出,天才也需要經過孤獨的洗禮才會創造奇蹟!

  篇三

  我們有“生不逢時”一說,空有一身才能抱負,卻得不到一個好的境遇發揮。但在讀了《米開朗琪羅傳》以後,我開始思考時代與意志對於人來說哪個比較重要。

  歐洲的15世紀,是個巨人不斷崛起的時代,也是個迷信混亂的時代,米開朗琪羅就出生在這樣一個時代。他從小就對繪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長大後,他喜歡上了一種“更英雄的藝術”——雕塑。雕塑確實是一項極其偉大的藝術,在米開朗琪羅手中,誕生了諸如《大衛》、《摩西》這樣的不朽之作,米開朗琪羅將其“武士式的靈魂”融進了作品化成了力與美,之後的《哀悼基督》則附有一層淡淡的哀愁。雖然米開朗琪羅天縱奇才,但他的一生確實是不幸福的。

  1505年,米開朗琪羅受命前往羅馬為教皇尤利烏斯二世修建陵墓。他傾盡全力,力求達到完美,但教皇卻出爾反爾,工程無疾而終,米開朗琪羅甚至要為前期工程支付費用,他因此債臺高築。米開朗琪羅生氣出走,卻不得不屈服於教皇的淫威回到羅馬。他在耗費四年時間為教皇鑄造了銅像之後,最後不幸被毀於一旦。之後,教皇給了一項更艱鉅的任務,讓他去西斯廷教堂做天頂畫。米開朗琪羅對壁畫一竅不通,卻又不得不執行任務。在這期間,工作帶來的壓力、父親及兄弟無限制的索取、敵人的惡意中傷,使得米開朗琪羅一身傷病。之後,新任教皇讓他建造梅迪契家族神廟,神廟建造的過程異常曲折,米開朗琪羅深陷教皇與家庭給的壓力中,他心力交瘁。

  1527年,米開朗琪羅捲入了一場政治鬥爭,雖然教皇克雷芒七世赦免了他,但他卻要被迫說謊,向敵人獻媚。他身處心靈的譴責和對自己的憎惡中。在多次的磨難中,米開朗琪羅變得越來越悲觀,早年落下的傷痛不斷襲來。1564年,米開朗琪羅永遠地閉上了眼睛,一顆象徵著偉大和天才之星就此隕落。

  米開朗琪羅的藝術風格幾乎影響了三個世紀的藝術家。一方面,這個宗教迷信的時代帶給米開朗琪羅無盡的失望和傷痛,他自始自終在為他的主人服務,他幾乎從無快活過,從未自由過;另一方面,正是他的這些苦難史,才使他的作品如此富有情感和靈魂;也正是在這個多種文化相互碰撞的時代,才產生了像米開朗琪羅這樣偉大的藝術家,才使歐洲文化如此繁盛。米開朗琪羅同貝多芬、托爾斯泰一樣都有著無上的人格和忠於事業的靈魂。他那令人唏噓的人生歷程既使人同情,更使人敬佩。

  古代有“時勢造英雄”之說,縱使有無盡磨難,米開朗琪羅卻從未對他的藝術生涯產生過懷疑。有人說他的人生太過悲劇,不,這不是悲劇,米開朗琪羅是個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