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講堂身邊故事

  道德是一種獲得——如同音樂,如同外國語,如同虔誠撲克和癱瘓——沒有人生來就擁有道德。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被遺棄的蝙蝠

  蝙蝠本是鳥群中比較有智慧有能力的一類。一次眾鳥聚集一處準備通過各項比賽競選鳥王。第一項:看誰先見到太陽。結果蝙蝠獲勝,眾鳥卻反對它當選。於是又進行第二項:看誰飛得最高。蝙蝠雖然沒有高空飛行的能力,但卻悄悄地躲在老鷹的翅膀裡面。比賽的號令一響,老鷹一拍翅膀直衝雲霄,的確沒有其它鳥能比得過。它得意地高喊:“我第一,我是鳥王。”此時蝙蝠從它的翅膀飛出超過一大截,故桂冠又被蝙蝠奪得,鳥王之名則非它莫屬。一部分鳥群起反抗:“雖然蝙蝠有本事,但它沒有羽毛,外表太難看,若為鳥王,則有損鳥類的形象,定會被大家嘲諷,所以它不能當國王。”其它鳥也隨聲附和:“它沒有羽毛怎能算作鳥類呢?我們應開除它的鳥籍。”就這樣,有本事的蝙蝠被鳥類遺棄了。

  篇二:“好心”的魚鷹

  曾經有一群小魚在一個寂靜的水池裡自由自在地生活。水池旁邊一隻年邁的魚鷹早已對小魚們垂涎三尺,卻心有餘而力不足。傷心至極時,它常垂頭喪氣地望魚哀嘆。一天,一隻小魚游到魚鷹身旁,見它一副可憐的模樣,就問:“你為什麼難過,是遇到傷心事了吧?”老奸巨滑的魚鷹一聽,心裡不禁一陣狂喜,立即從腦袋裡蹦出一個壞主意。它表面仍然裝著十分悲傷的樣子對小魚說:“眼看著水池要乾涸了,我怎麼能不傷心呢?失去水池這個依靠處,我們只有死路一條,想到日後的悲慘命運,我就傷心不已。”小魚一聽非常著急,立即回去跟夥伴們商量對策,卻是一愁莫展,不得已又去和魚鷹商議。魚鷹說:“小山的那一面有個比較大的湖泊,如果我們都遷移過去,便能解除危難。”小魚們先是一喜,但馬上又沮喪地說:“你有本事飛過去,而我們卻萬萬做不到,只能等死了。”魚鷹臉上露出悲憫之色說:“你們不要太傷心了,我不會見死不救的。我把你們叼起來送到大湖裡,不就都得救了嗎?”小魚們高興地歡呼,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於是魚鷹叼起一條小魚飛到山坡上吃掉,來來回回小魚就快被吃光了。然而這一過程被隱藏在暗處的青蛙看到了,它一開始就對魚鷹的“好心”起懷疑,便悄悄地跳到魚鷹常下落的山坡上仔細觀察,終於見到了小魚慘死的一幕。等魚鷹又在行持它的“慈悲”事業——來叼最後一條小魚時,青蛙看準機會,撲上去咬住魚鷹脖子,除掉了惡劣的魚鷹。

  篇三:井中“猛獸”

  在一片森林中住著一隻凶狠的獅子——獸王,它每天都要殘食各種動物,而動物們卻敢怒不敢言,只有心驚膽顫地等待著死神的降臨。後來它們商量了一個辦法,請求獅子按順序分食動物,眾動物也自覺地按順序到獅子面前受死,獅子很爽快地答應了這個請求。一天,輪到小兔子了,這隻小兔非常聰明,不願白白送死,一心想以計謀殺死獅子,解救其它動物。於是它繞道前往獅子處,一則拖延時間,二則觀察地形,尋找對付獅子的辦法。當它走到一口深井邊時,不禁喜形於色,跳了起來,終於有了個好主意。趕到獅子處時,獸王大發雷霆,責罵它來得太遲。兔子假裝受了委曲,哭著說:“我一大早就來了,但在途中遇到一頭和您長得一樣的猛獸,非常凶暴,也極其傲慢,將我抓住了。我向它解釋說,我是您的部下,今天要把身體供養給您食用,請它釋放。可是它一點都不怕,還說要和您較量,想替代您作森林之王。現在它正等著您呢。”獅子聽後怒不可遏:“無知狂徒,看我怎麼收拾你!”說完即令兔子帶路前往。到達目的地,兔子指著深井說:“那猛獸就在裡面。”獅子撲到井邊,俯身一看,果不其然,井裡有一隻與自己一模一樣的猛獸,也正在向上張望。獅子猛吼一聲,抖動鬃毛,齜露獠牙,作出種種凶猛的姿態,想先嚇唬對方,沒想到井中“猛獸”也不甘示弱,對著它張牙舞爪,準備搏鬥。獅子忍無可忍,大吼一聲直撲井中,掙扎了一陣就沉到水底淹死了。

  篇四:三個好兄弟

  相傳,很久以前,烏龜、喜鵲、狐狸“八拜結義”成為莫逆之交。三個好兄弟常時聚會,有福共享,有難同當,幸福地生活著。一日,烏龜不幸被人逮住了,這下可急壞了它的兩個好朋友。狐狸和喜鵲急中生智,交頭耳語一陣,狐狸便躺在路旁裝死,而喜鵲則於空中盤旋,似乎在尋找獵物,看見狐狸“屍體”後便歡叫著降落其上,津津有味地“品嚐”狐狸肉。它一邊用力地啃啄、撕咬,一邊拍打著翅膀嘰嘰喳喳地亂叫一氣。那人見此情景想到狐皮的貴重,於是就放了手中的烏龜,興沖沖地奔向狐屍。才到跟前,狐狸翻身遠去,喜鵲歡叫著展翅高翔,再回頭,烏龜也逃得沒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