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慰藉隨筆

  誰給你心靈上的慰藉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希望您喜歡!

  篇一

  奶奶在窗外喚我的名字,我不應,仍躺在床上,一動不動,思緒暢遊在夢中。

  難得的假期,懶覺就是我的珍寶,所以一有機會就絕不放過。然而,叫我起來吃飯卻成了奶奶的必修課。其實,她可以選擇不叫我的,因為我半天都沒反應,她最後也只是默默地站立在窗外,然後走開。可是,儘管如此,她依舊要這樣做。這是一種愛,只要看著我,即使不說話,她的心靈也可以得到安慰,我明白。每次離開,奶奶都是那句一成不變的話“放假早點回來哈!”然後久久地站在門口,望著我漸漸遠去的背影。

  從小到大,我都沒離開過她,每晚我們都睡在一起,她會給我講很多故事。我漸漸長大,她還是一遍遍地重複那些故事。後來,上了高中,我離開了家,可每週都要回來,奶奶很高興,給我買我愛吃的零食,像待小孩子。是的,在她的眼裡,我永遠都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還是叫“奶奶”都叫不清楚,會在別人面前炫耀著自己的花裙子,會乖巧地幫著大人摘菜……這些都成了奶奶不被時間風化的美好記憶。每每我惹她不高興,她就把曾經的我講給我聽,讓我知道我越來越不乖了,心裡會真的愧疚,但是倔強的我卻不肯說一句道歉的話。奶奶愛聽好話,可我就是不說,非得讓她氣上好一陣子。奶奶是一個不容易釋懷的人,我也是。可如今,她老了,真的老了,滿臉的皺紋,就像溝壑縱橫,怎樣也撫不平。奶奶變成了“孩子”,渴望交流,渴望被安慰,渴望糖果……我也長大成人,我不能夠再任性地惹她生氣了,要好好對她,多順著她的脾性。張愛玲說:“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我們能成為至親是一種緣分,也是我的福氣。我要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緣分,用同樣的愛來回報給了我無微不至關懷和愛的奶奶。

  還有將近半個月的時間我又要離開,奶奶知道這一走又要好幾個月才能再見到我。已進入髦耋之年的她總是有所擔心和害怕,而我又何嘗不是!至親,總是有不言而喻的心靈感應,我們都是害怕失去的人。在家的日子,很多時間都是奶奶一個人在嘮叨,我只是聽著。其實,很多時候我都隻字未進,早已神遊在外。可是,只要我未離開,在她身邊就好,即使不應和也沒關係!有時候,我看電視、看書、寫字……她會在一旁默默地注視我。等我發現,她就默默地走開了。有一次躲開不及,我問她“你緊看著我幹啥子喃?”她說“看都看不得你了哇!我看哈我的孫兒都拐了?”說完,她的臉上樂開了花。越到了一定年齡就越想留住一些東西,我知道。後來,她再看我,我都不再問她,假裝沒發現,專心做我的事。

  雖上了年紀,奶奶的思緒仍算清晰,不怎麼犯糊塗。所以她仍舊習慣性地掃掃院子,習慣性地去外面轉悠轉悠,習慣性地叫我起床……她依戀著身邊熟悉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樹,依戀著身邊熟悉的一切人和事。這麼幾十年來所經歷的點點滴滴都在她的記憶中篩選保留,成了可以慰藉她心靈的補藥。

  篇二

  不是隻有一本書裡才有美麗的世界,經典閱讀似耕耘心靈田園的金色犁鏵,你只要潛心讀書,總能讓心靈得到休憩,我的心靈的憩所因愛好讀書,多讀書,讀好書,繁花似錦,美不勝收。

  泛舟江上,流水踩著自然韻律的拍子,卷著微微泛著嫩粉的花瓣與舟邊漾起的回形水紋賽舞。淙淙的水流擊在江心的巨石上,像是嫻靜典雅的女子悠然抬手散開寬大的流雲飛袖,和著鼓點撣在鼓面上;又像是美人輕啟朱脣,白貝般的銀牙上下輕釦,清脆中略帶些嫵媚。這樣的美麗風情,這樣飛珠濺玉的聲音,就是語文所特有的奇妙。文學名著在流動的水中衝我凝眸淺笑,我的心靈的憩所,芳草如茵。

  午後微醺,陽光似有實質,把金色的光點聚成一張透氣的絲網覆在書房的地板上,像是哪個饞貓不小心打翻了蜜罐,灑了一地金燦燦的甜蜜。踩著梯子取下架子頂端沉睡了幾個春夏秋冬的大部頭,抖落硬皮上薄薄的一層灰塵,攤開書坐到床邊,細細地讀那千年前的文字,尋找滄海中的遺珠,嗅著唐風宋韻裡亙古不變的濃郁墨香。那一刻,我的心被歷史潮流捲走了,與衣袂輕揚的太白、子美、東坡、易安等竟然貼得如此之近。我讀他們的桀驁不羈,他們的狷介疏狂,抑或他們的繾綣情思,他們的幾多悲喜。漸漸地我就成了他們,在草色煙光殘照裡伏於文案上,一筆筆一字字把過往的沉浮起落刻進柔軟的宣紙,留給後人評說。複雜的情感如潮漲落在心中,恍惚間我看到,經典詩文,悠悠雅韻,在那風骨清嘉的筆鋒末梢,默然與我對望,我的心靈的憩所,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走在路上,一低眉,一俯首,目之所及皆精彩。秋遊的學生在團團濃綠的密林間談笑風生,隱約聽到“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吟誦。鳥兒攏起彩色羽翼,站在與太陽最接近的枝椏頂端,啼囀著不知名的歌謠。長髮的白T恤女生捧著淡藍的本子坐在鋪滿落葉的路邊,筆尖在紙上倏而如蜻蜓點水般跳躍兩下,倏而又如刀劈斧斫般重重落下,文思在樹葉清晰的脈絡中緩緩淌過……旅途中,經典詩文,彷彿奔跑在樹杈間,歡樂的心靈受陽光指引,在空中盤旋升騰,一路歡歌。閱讀文學名著竟然如此奇妙,它從靜止的文字變成跳動的生命。好讀書,多讀書,讀好書,這一愛好在我身邊輕輕走過,留下美好的笑顏和古老文字的碎片。滾滾紅塵中,我攜著書香,且歌且行,衣袖仍有淡淡餘香,陶冶了我的情操,滋養了我的精神,我的心靈憩所,山清水秀,陽光燦爛,風光無限。

  篇三

  寬敞的客廳裡,明媚和煦的陽光下,爺爺在給蟈蟈放進一點食物以後,又一次擺起小巧玲瓏的蟈蟈籠,興趣昂然地欣賞起他這隻心愛的蟈蟈。他一邊仔細地看著,一邊嘴裡還自言自語道:“久違了,可愛的老朋友!”

  爺爺性格豪爽,平常說話都是粗喉嚨,大嗓門,帶著山音,我們都戲稱他是“山裡人”。就連自言自語,聲調也比別人高上幾度。我被爺爺樂不顛的情緒和唸叨聲所吸引,情不自禁地走到爺爺身邊。爺爺一邊用手指著籠子裡的蟈蟈叫我看,同時話匣子也就打開了:“你看,多可愛的小東西,不知道人家是怎麼樣精心餵養的,剛過驚蜇,它就已經長這麼大了。在我們張家口,還根本見不到它的蹤影呢……”

  我從爺爺手裡小心翼翼地接過蟈蟈籠,只見它尖尖的籠頂和底座都是中國紅色,橘黃色的護欄,下面還有一圈猶如漢白玉似的裝飾扶手欄杆,好像翼然臨於蒼松翠竹之上的涼亭一樣。再看籠子裡的蟈蟈,更是色澤奪目,碩大無比。它碧綠色倒梯形的頭,上方突出地長著兩隻米粒大小黑金子似的閃閃發光的眼睛,頂上長著兩根長長的觸鬚,就像京劇裡的武生。身體翠綠色,灰色的翅膀微微顫動著,下面藏著發聲器。叫聲雖不及夏日蟈蟈激昂響亮,卻也婉轉悠揚,肚皮淡綠色上有深色橫紋;前面長著四條短腿,後面長著兩條長腿。它圓睜著雙眼,時而伸伸觸鬚,時而走到籠邊,用兩條長腿支撐著身體,攀著籠邊,頭差不多頂住籠頂了,彷彿在舉目遠眺遙遠的故鄉。用一句廣告語形容,令人歎為觀止。

  爺爺雖身居鬧市,卻十分懷念鄉村田園生活,酷愛養蟈蟈,每年一入夏,便四處掏弄蟈蟈。聽著蟈蟈叫,好像置身於麥浪滾滾,蟬鳴蛙叫的鄉間,過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一樣,生活充滿了樂趣。爸爸深知爺爺所好,去石家莊出差,看見有賣蟈蟈的,想到爺爺那麼酷愛蟈蟈,便買了一隻,千里迢迢,謹小慎微地把它帶了回來。因系遠方來客,且來之不易,所以爺爺對它也就格外鍾愛。

  一隻蟈蟈,給予爺爺心靈的慰藉,是人間最真摯的感情流露,非常可貴。

  篇四

  我們的生活絢麗多姿,我們的生活五顏六色,我們的生活擁有陽光與白雲,我們的生活充滿鳥語花香。在生活中或許還有電閃雷鳴,或許有烏雲滾滾……總之生活屬於我們,我們要享受生活。

  No·1 享受輕快的音符

  窗外,春雨淅淅瀝瀝,“沙沙沙……”一段悅耳的前奏意味著一場盛大的音樂會即將開始。“呼呼呼……”那是瓦楞擊鼓的聲響,“嘶嘶嘶……”那是草兒吹薩克斯的旋律,“咚咚咚……”那是門窗敲木魚的音調……一串串輕快的音符在雨中舞著芭蕾,它們踮著腳在綠葉上旋轉,惹出銅鈴般的笑聲一串一串;它們輕輕吻著地上的水窪,濺起銀白的水花一朵一朵。同學們,在這樣的氛圍中,我們何不放下手中的筆,在操場上奔跑、嘻戲,張開雙臂,擁春雨於滿懷,擁自由與快樂於心,盡情享受大自然賜予我們的音樂,管它閒言碎語,管它成山的作業,此時此刻,世界屬於我們,我們才是最美麗的音符。

  No·2 享受寧靜的月夜

  一個人,靜靜地走在林間,什麼也沒想,什麼也不用想,只覺今晚月光很淡,夜色很冷。西天那一彎月,像在田間揮舞的銀鐮,但沒有鐮那般堅韌;又若美女回眸一笑時的眉,卻少了一絲嬌媚;又如蒙娜麗莎黑色的面紗,卻沒有那一種神祕……月光如流水一般,傾瀉在這片幽深的樹林裡,林間浮起一層薄霧,像在牛乳中洗過一般。我一個人靜靜地走著,享受這難得的寧靜,遠離了都市的喧囂,沒有物質的瑣事縈繞,也沒有肩上負荷著的沉重的責任,此時此刻我才屬於我自己,我才擁有這份自己創造的幸福。

  No·3 享受路邊的荊棘

  我們的人生之路漫漫,我們赤腳走過了山,淌過了水,心中有一絲快慰。前面還有一片荊棘地,我們不用慌張,也不必失落,拿起手中的鐮刀,鼓足勇氣,用盡全力斬斷一株一株棘草,在那一瞬間,無名的喜悅湧上心頭,彷彿自己也完成了斑羚飛渡那般壯舉,彷彿自己登上了泰山之巔。在生活中,不免會遭受困難與挫折,不要灰心喪氣,鼓起勇氣與之拼搏,享受這得天獨厚的快樂與欣慰。

  我們擁有生活,我們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