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伴我成長隨筆

  家風如春雨,它潤物細無聲。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希望您喜歡!

  篇一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家風就像糧食一般,是每一個家必不可少的。

  小時候,媽媽就告訴我:“咱們人窮志不窮!要養成勤儉寬容大度的良好習慣。”爸爸也告訴我:“做人要一身正氣,誠實守信,學習要刻苦勤奮。”我把爸爸媽媽的這些話牢記在心。

  媽媽經常給我上“政治課”。每次上學前,媽媽總愛叮囑我:“到學校不要和同學吵架,有什麼事兒,不要衝動,回到家告訴我,我去找你的老師。”

  媽媽還教育我要寬巨集大量。

  記得小學時,我常為一件芝麻大點的事和同學鬧翻。媽媽聽說後,天天給我上“政治課”:“我怎麼教育你的?做人要寬巨集大量,不要為一丁點兒的事和別人吵,不值得。你想,那樣既傷了和氣,又讓人覺得你是一個小心眼兒。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你連這個小舟都撐不下,以後還怎麼在社會上立足?牢記我的話,對你有好處的。”此後,我再也沒和同學鬧翻過。

  爸爸愛給我講老一輩服兵役的事,教導我要吃苦耐勞,還給我講那些不守信用的人遭到報應的事,教導我要誠實守信。爸爸還說:“寧願我們等別人,也不要別人等我們。”

  有一次,我和同學約好早晨八點在新華書店裡選書。可是我卻睡過頭了,後來,還是媽媽把我叫醒了。我匆匆忙忙地趕到新華書店,可惜同學已經走了,我垂頭喪氣地回到家,還沒來得及歇著,就被爸爸叫了過去。“我怎麼教育你的?無論和誰相約,都要守時,守信,你倒好,睡過頭了,早就把這事忘到腦後了吧?”我低著頭聽爸爸的訓斥,愧疚死了。自從那以後,我和別人相約從來沒遲到過。我始終牢記爸爸的話:寧願我們等別人,也不要別人等我們。

  現在,我已經步入初中,成為一名中學生,早已養成了樂於助人,寬巨集大量,誠實守信的好習慣,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我也非常樂於聆聽爸爸媽媽的一言一語,因為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

  篇二

  初次見到“家風這個詞”,是在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上,記者們拿著“長槍短炮”向路上的人們詢問同一個問題:“請問,您的家風是什麼?”聽到這個問題,人們或是微笑,或是沉思,娓娓道來的是從父母那裡繼承的最寶貴的財富。

  某天中午,我心血來潮,用手電筒做麥克風,學記者採訪的摸樣問老爸:“先生您好,請問您的家風是什麼?”爸爸微笑,略思片刻匯出兩個詞“孝順,勤奮。”我不語,老爸繼而補充道:“人最基本的品質就是孝順。如果一個人不能懷著感恩之心孝順父母,那麼將來有怎麼可能回報祖國、回報社會呢?所以說,不孝順的人根本就不配活在這個世上!”老爸越說越激動,我連忙贊同的點頭:“恩恩,老爸,彆著急,慢慢說。”老爸平復了下心情,又說道:“其次就是勤奮。人啊,不能學懶,一旦懶惰,則一事無成。愛迪生曾經說過,天才等於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而你爺爺也從小教育我,說:“我們周家可以有笨蛋,但決不能有懶蛋!”所以,丫頭,你得謹記啊。”聽完老爸的一席話,我深有感觸。其實我早該預料到的,因為老爸做的事很好地詮釋了這兩個詞。

  奶奶去世前一個星期,老爸衣不解帶的照顧。在眾多兄弟中,老爸是最不受疼愛的一個,而她對奶奶卻是最好的,奶奶病了,大伯來看過幾次,二伯、三伯工作忙,根本沒來得及見奶奶最後一面,而他們在奶奶去世六個多小時後才來到奶奶的病床前,痛哭流涕,當時的我很不理解二伯、三伯的做法,他們既然那麼後悔,為什麼不早點放下工作來看望奶奶呢?老爸請假專門照顧奶奶。在這期間,老爸茶不思、飯不想、夜無眠,臉上的憂愁愈加深刻,短短一週,老爸就瘦了一大圈。我心疼老爸,就愈發埋怨二伯、三伯的不孝。老爸知道後,狠呀素的對我說:“丫頭,這種話不能亂說。你二伯、三伯也很孝順,他們努力工作就是為了讓你奶奶能安享晚年,只是他們不知道,你奶奶更遠看到他們的人而不是錢。我不及他們富裕,只能用行動來表達我的小心罷了。”“孝順”一詞被老爸詮釋的那麼完美。錢可以買到物質,卻買不到孝子的那片心。孝順不是嘴上說說,而是在父母生病時你的行動。老爸的行為我謹記心中,當我的父母生病的時候,我亦會向老爸那樣無微不至的照顧他們,毫無怨言。

  勤奮則是老爸從小到大學習的最大特點。所以老爸經常在我耳邊叨叨:“丫頭,要勤快,不要學懶惰啊!”每當我想偷懶看小說時,耳邊都會想起老爸勉勵的話語,精神就會立馬振奮投入到學習中去。“勤奮”二字一直是我不斷的努力、不斷前進的動力。

  要論我家的家風,我認為還有兩個詞“重教,助人。”

  老爸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所以他十分重視教育,他常對我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因此,在老爸的耳濡目染下,我雖沒博覽群書,但閱讀量也是比較大的。而樂於助人這個好習慣是從老媽身上學來的,因為老媽堅信“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快樂了自己,如此兩全其美的好事,何樂而不為呢?

  我的家風就是這樣。朋友,你的家風又是什麼呢?

  在我成長過程中,有了家風的“輔助”,我的行為得以規範,我的品德為人稱讚。

  夾縫的好壞體現在人們的行為舉止。言談交流的等很多方面,夾縫的好壞也反映了父母的教育的成功與否。

  家風,助我成長;家風,伴我前行。

  篇三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每個幸福的家庭裡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家訓。在我們家可以概括為“孝、誠、檢”三個字,雖然簡單普通,但是卻讓我受益匪淺。

  首先是孝順,在我的眼裡,爸爸媽媽都很孝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年齡都大了,做事情經常丟三落四或者做錯事情。可爸爸媽媽從不責備他們,總是默默無聞地幫助他們把事情處理好。爺爺總是把一件事重複嘮叨個不停,甚至連續嘮叨幾天,我的耳朵都聽出老繭了,可爸爸媽媽都心平氣和地聽爺爺訴說。平時如果有天氣變化,爸爸媽媽第一時間打電話給他們提醒他們要及時增減衣服,保重身體。

  其次是誠實守信。“言必行,行必果”是爸爸媽媽的座右銘。從我記事以來,他們答應我的每一件事情都會按時履行承諾,從不欺騙反悔。在爸爸媽媽的潛移默化下,我也養成了誠實守信的好習慣。答應同學和家長的事情我都銘記在心,一一做到。犯了錯誤時我都用於承認錯誤,並及時改正。

  儉是節儉。在家裡爺爺奶奶可是節儉能手哦。洗菜的水用來澆花,把洗衣服的水收集起來,用來衝馬桶去農貿市場和超市購物時都自己帶袋子。在吃飯的時候,爺爺奶奶常說的一句話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吃飯一定要把碗裡的每一粒米吃完,不能浪費糧食。我的鉛筆和擦皮都用到一點點才不要,因此我節約了許多文具。

  家風如春雨,它潤物細無聲。在它的滋潤下讓我養成了許多好習慣,願良好的家風伴每個孩子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