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活動的心得體會3篇

  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是大學生了解社會的重要途徑,對提升大學生思想修養、實踐能力、綜合素質及社會責任感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實踐活動的心得體會,希望大家喜歡!

  實踐活動的心得體會範文1

  實踐周心得體會

  當你處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一群陌生的人裡生活學習工作一段時間後,你是不是會有一些不一樣的東西在你腦海裡滋長,那些東西會化成美好的記憶和豐富的經驗永久儲存在你心底最深處的“寶庫”裡,這就是心得體會的力量,出國留學網將和你一起回憶那樣一段美好的時光。

  經歷了將近一週的社會實踐,我感慨頗多,我們見到了社會的真實一面,實踐生活中每一天遇到的情況還在我腦海裡迴旋,它給我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社會實踐活動給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學生們提供了廣泛接觸社會、瞭解社會的機會。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短暫而又充實的實習,我認為對我走向社會起到了一個橋樑的作用,過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經歷,也是一個重要步驟,對 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也有著很大幫助。向他人虛心求教,與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處世的基本原則都要在實際生活中認真的貫徹,好的習慣也要在實際生活中不斷培 養。這一段時間所學到的經驗和知識是我一生中的一筆寶貴財富。這次實習也讓我深刻了解到,和團體保持良好的關係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學做人,要明白做人 的道理,如何與人相處是現代社會的做人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對於自己這樣一個即將步入社會的人來說,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他們就是最好的老師,正所謂“三 人行,必有我師”,我們可以向他們學習很多知識、道理。實踐是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服務社會,運用所學知識實踐自我的最好途徑。親身實踐,而不是閉門 造車。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的飛躍。增強了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認識社會,瞭解社會,步入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還需我們在 以後的學習中用知識武裝自己,用書本充實自己,為以後服務社會打下更堅固的基礎!

  實踐活動的心得體會範文2

  黨校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20XX年4月8日,07、08管工發展物件校黨校培訓小組來到了集文物保護、文物考古、歷史、自然標本、藝術研究為一體的省級綜合性博物館——福建博物館。

  一走進博物館,其雄偉的氣魄令到場的我們深感震驚,極具海洋文化特色的建築融入著閩南石文化和福建古代建築的風格深深地吸引著我們,據在場的工作人員介紹,館區由陳列館、自然館、綜合樓、文博培訓總新四座建築組成,我們所在的地方是陳列館,可供我們參觀的臨時展廳有6個,包括《福建古代文明之光》、《福建古代外銷瓷》、《工藝藏品》、《館藏中國曆代書畫展》等,系統地展示了獨具特色的福建歷史文化風貌。

  我們很幸運能夠觀看到2010年2月7日舉辦的《群珍鬥翠——福建博物館十年徵集文物精品展》所展示的文物,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我們進入了博物院一二層的展廳,參觀了青銅禮器、翰墨丹青、工藝天下等幾個展示部分,其中青銅禮器包括西漢珍貴的青銅器,精美的酒禮器等,均造型優美,紋飾刻畫精細,令人讚歎不已。工作人員介紹,那些青銅重寶被天子和貴族用於各類利益祭祀活動,象徵著社會的等級規範與王權。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西漢的青銅馬,高大的體形、昂首嘶鳴,彷彿讓我看到那個時代“眾庶街巷有馬,而阡陌之間成群”的盛景,遙想起衛青、霍去病鐵騎出塞破匈奴的風采。

  接著我們來到了翰墨丹青的展廳,其中展示了現代國內外名人字畫,墨香四射讓我們陶醉在其中的文化氛圍內,細細品味後我們轉入工藝天下展區,裡面陳設著福建最具特色的傳統工藝品,有壽山石、牙雕、軟木畫、德化瓷等等,徜徉其間的我們盡情領略著巧奪天工的美妙。

  參觀瞭如此精美的作品後,我們不禁為中國如此淵源的歷史感到自豪,為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感嘆,同時更深刻地銘記著黨的功勞。中共成立至今,黨執政六十週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共產黨脫下征衣,迎接重重考驗,從革命黨變成執政黨,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基礎上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的新中國讓我們時刻記得黨的偉大。那些考驗的重要回答是古今中外的政黨都未曾見過的,沒有現成的理論指導,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套用,也沒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鑑。共產黨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領導著中國人民一步步走向了今天的繁榮。

  作為發展物件的我為生活在昌盛的當代,也為能夠在這樣偉大的黨的帶領下前進深感自豪,也更堅定了自己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拓展各方面素質,全面提升自己,將來回報祖國的決心。在日後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我會切實踐行黨的方針政策,時刻銘記黨的宗旨,為人民服務,爭取思想上、行動上向黨靠攏,為儘早加入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而不懈奮鬥。

  實踐活動的心得體會範文3

  企業實踐總結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任何理論最後都是要應用到實踐中去的,不能通過實踐檢驗的理論是空洞的、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和用處的理論。中職教育的目的是為社會和企業培養一批能立即創造效益和利潤的技術人才,如果偏離了這一軌道,就失去了其實際目的。所以,作為中職學校骨幹教師的培訓,企業實訓這一環節也就顯得十分重要,其對今後參加培訓的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教學重點把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非常現實的意義。

  按照教育部、財政部規定的“基地培訓+企業實踐”的模式要求,在經過1個多月的理論學習後,山西大學組織參訓教師於2009年8月31日到9月11日之間進行了集中的企業社會實踐。本次實踐公涉及兩個企業,每個企業的實習時間為一週,實踐目的主要是進行現場觀摩、上崗操作,熟悉相關專業領域的新知識、新技能、新工藝、新方法。切實感受日常教學和企業對工人的技術要求之間的差距,為在日後的教學工作中更好地發揮教學能動性、積極促進教學改革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第一週實習企業是解放軍6904工廠,主要生產軍用通訊車輛。生產的產品在目前來說技術含量算是比較高的,而且產品的銷路也相當不錯。利用一個上午的時間,我們在企業相關人員的引導下,參觀、瞭解了企業的發展歷史、企業生存現狀以及通訊車輛的整體工作流程,基本上對6904工廠生產情況、產品技術含量和生產流程有了一個大體的認識。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我們主要協助各個崗位的工人在每條流水線上從事具體的工作。

  第二週的實習企業是山西亞森公司,該工司主要生產醫用血凝儀和尿檢儀等產品,所生產產品也是當前市場暢銷產品和高科技產品,是山西省一家高科技私營企業,位於山西省高新技術開發區內。第一天的上午是由企業主管對企業的歷史、發展、現狀和生產產品的範圍、效能、技術含量等做了全面講解和介紹。剩下的幾天時間裡,主要是在企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實際操作,體驗理論與實際操作技術的差距。

  通過半個月的企業實踐,我們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企業在技術人才需求方面存在的需要和當前職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究竟在什麼地方,得出了要能夠使中職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在社會上有用武之地,使他們能夠得到企業的認可,就必須根據不斷變化的企業技術需求和產業發展來適時地更新教學理念和教材內容。歸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動手能力很重要。企業需要的是進入車間就能幹活的,最好是技術熟練的工人。因此,作為職業學校來說,就應該把實踐教學環節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從學生一入學開始就不斷地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在三年的學習過程中熟練和強化實際操作技能,到畢業時就能夠在短暫的培訓後馬上進入正常工作,給企業就能夠帶來穩定和及時的利潤,職業教育的目標也就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怎樣實現職業技術教育的辦學特色、教育質量、辦學效益的目標,實踐性教學手段的先進與否,是十分重要的一環。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工作是職業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的基本條件之一。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應以培養學生技術應用能力和職業素質為主旨,以行業科技和社會發展的先進水平為標準,以社會和企業的真正需求為目的,以學校發展規劃目標所設專業的實際需要為依據,充分體現規範性、先進性和實效性,與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相一致,形成真實或模擬的職業環境。因此,各地,各職業學校應該把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作為大事來抓,除了國家投入的建設資金外,各地政府和各級教育部門、各職業學校也要從本地實際情況出發,從各學校的辦學實際出發,下大力氣、化大成本來搞好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職業教育不是“廉價教育”,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不能“瓜菜代”,應該大力發掘社會資源,與企業、行業聯合辦培訓基地。採取校際間實踐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共享,提高資源的利用率,以緩解大多數學校基地建設的資金缺口難題。當然,這並不是說各地、各級政府可以盲目投資,搞一窩蜂的亂建設,把國家的錢隨隨便便地肆意浪費。而是要有針對性地、有統籌性地、有發展性地建設本地的職業教育實踐基地,要把有限的錢用在最有利的和最有發展前途的基地建設上。要避免重複建設和盲目建設,避免建成後成為落後的、過時的、既學雜費國家財力,又學雜費社會資源,同時還讓學生無可用實踐基地的情況發生。這就要求對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各個職業學校有嚴格的、及時的、有力的監管措施,有事後的處罰政策和法律依據。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

  二、教材改革很重要。作為職業教育,不光是有了好的實踐教學基地,有了先進的實踐教學設施就可以了。如果只有先進的教學設施的實踐設施,而沒有先進的,適合企業需要和社會發展的理論知識,那些東西也就成了一堆無用的廢銅爛鐵了,要真正發揮它們的作用,就必須根據企業的社會的發展,定期地到企業進行市場調研,不斷地改進教材內容,把最新的東西不斷地加入到新的教材或講義中去,才能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資源,使之發揮最大的效益。都說理論是從實踐中發展提煉而來,反過來又指導實踐的,但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有多少人又是遵從了這一原則的呢?目前通行的教材雖多,但體系結構都大同小異,大多數是大學教材的翻版。強調學科本身知識體系的完整性,看重學術價值,或者體現作者個人的學術水平,對於“教材是給不懂的人去學習”這一理念基本不關心。同時,教材也不符合中職生本身的特點———中職生就是由於學習能力差而被普通教育淘汰下來的,如果繼續強調教材的知識系統性,勢必會引起學生的反感。不但如此,教材使用的年限還比較長,如果是一本優秀教材,那沿用的年限就會更長,內容陳舊的情況很突出,不能及時體現時代和經濟發展的新觀念。但是教材問題很複雜,在目前很難統一的情況下,開發校本教材成了我們可以說是不得已,也可以說是出於自發的一種選擇。要針對各地、各學校的不同特點,結合社會和企業的實際技術需求,在預測未來幾年的技術發展趨勢的情況下,切合實際地組織編寫教材。要關注學生的需求,關注企業的需求,要關注社會的需求,主動改革教材的編排,把問題的關鍵放在通過怎樣的教學才能使學生獲得知識技能上。只有自己開發適合本校學生的教材才能滿足學校的教學需求,才能在職業學校之間的競爭中展現自己的亮點,以便在同行競爭間立於不敗之地。

  三、要抓教師素質建設。沒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就不可能有高質量的職業教育。職教師資隊伍仍然是當前制約職業教育發展的一個突出環節,教師的數量、素質、結構以及管理都還難以適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要著力提高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特別是實踐教學能力,要以提高專業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為重點,著力培訓一批具有“雙師”素質的專業骨幹教師。對學生要求如何如何,但教師的水平達不到,那終究還是一句空話。因此,要先讓教師接受最新技術的培訓,各學校要定期派一些教師到企業或其它地方去吸收新知識,瞭解新的技術需求,並將之溶化到平時的教學中去。

  四、要搞好中職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中職學生的年齡一般在十五六歲至十八九歲之間,隨著普高***普通高校***熱的升溫,中等職業學校的社會地位也日見低下,中考後半段考分的學生進了職業學校,學習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生和行為上的差生成為現階段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構成的主要成份。這些學生在學校裡學習目標不夠明確,學習的認知能力水平較低,學習焦慮現象比較普遍。情緒自控能力較弱,缺乏應有的積極理想和追求,社會適應能力較差。自我中心意識過強,自私自利心理普遍。他們進入社會的一個普遍特點是眼高手低,怕苦怕累。所以,對於中職學生,要從一開始就抓好就業指導工作,要不斷灌輸按勞取酬,多勞多得,不勞不得,勤勞致富的思想。要教導他們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要遵守紀律,遵守時間,遵守規章制度。培養他們學好專業技能、樹立刻苦鑽研精神、在社會上和企業裡要有務實精神、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

  總之,到過了企業,就知道如何進行教學改革,如何培養實用的人才,如何更好地作一名受人尊敬的教師。

  
實踐活動的心得體會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