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習溜冰的作文

  在回家的路上,我感覺花兒向我點頭,小鳥在向我歌唱,似乎都在為我學會了溜冰而祝賀。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篇1

  記得在暑假的時候,爸爸給我買了一雙溜冰鞋,鍛鍊我的平衡感。

  溜冰是香港目前流行的叫法,而國內則叫旱冰或輪滑,臺灣稱為溜冰,澳門則叫它做雪屐。不論叫法如何,其目的只是區別水冰地面或非水冰地面。其特點是在溜冰鞋底裝上輪子或冰刀,踏著它在地面上滑行。一套都是藍色的,有一雙溜冰鞋,一對護手的一對護腳的,還有一個頭盔,非常好看,我很喜歡。

  說練就練,我和爸爸來到空曠的地方開始溜了起來。我扶著爸爸的手慢慢地溜了起來,爸爸把手悄悄地拿開,我一溜就摔倒了。我扶著杆子繼續走起來,我覺得我會溜了,我不扶杆子一下子摔了個四腳朝天,爸爸忍不住笑了起來。爸爸告訴我溜冰的技巧,轉移重心,其實就是讓你的身體跟上滑行的節奏,在跟上節奏之後,就可以利用身體的偏移來做壓刃轉彎,雙推之類的難度動作。跨了之後沒有滑行是因為你只是跨步,而不會在跨出去的時候在利用後面那隻支撐腳瞪出去。我似懂非懂,按照爸爸告訴我的技巧做了起來,果然,我掌握了平衡感。每天晚上我吃完晚飯後,就自己一個人去溜冰。功夫不負有心人過了幾天,我在去溜冰時我會掌握平衡感了,我心裡高興極了。

  溜冰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只要堅持就會成功。

  篇2

  上個星期天,我帶了一雙溜冰鞋到外婆家,準備在那裡溜冰。

  因為我有很長時間沒溜過了,所以我起先溜得很不熟練。那裡的水泥地也不是很平坦,我溜得非常慢,像蝸牛爬行一樣。

  過了一會兒,外婆叫我去買點酒,我嚇得一對眼珠子都快蹦出來了,叫道:“啊,我都還沒練熟呢。叫我去,不是讓我摔傷嗎?外婆只好叫我妹妹去。

  我繼續練,好不容易加快了速度。但是,我突然一下子摔倒了。幸虧我戴著手套,才未受傷。我還差點起不來了呢!

  我練呀練,逐漸摸出了技巧:身體要向前傾,兩腳要分開。漸漸地,我越滑越快,有一種要飛的感覺了。

  我一邊唱著歡快的歌,一邊溜冰。當我準備溜回去脫鞋的時候,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我居然摔了個屁股蹲兒。我氣得咬牙切齒,恨自己的腳不聽使喚。我氣沖沖地換了鞋,嘴裡唸叨著:“我以後再也不溜冰了。”不過,這也是一時說的氣話,並不是真的。

  我雖然摔倒了,但我還會重新站起來。我還悟出了一個道理:每個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是天才。溜冰也一樣,不是你一生下來就會了的。

  我們應該從不會到會,再到熟練,這就是所謂的成語:熟能生巧。

  我愛溜冰!

  篇3

  我10歲那年,姑姑送來一雙溜冰鞋,這雙溜冰鞋可漂亮了鞋身外是一身灰色的外套,左右兩邊有天藍色是鞋輪,四個小輪子並列站在一排,還用不鏽鋼固定住,我情不自禁用手摸了摸輪子。啊!滑溜溜的,像按摩似地

  當天下午,客人都走後,我迫不及待的穿上溜冰鞋,可是第一次穿上鞋子不免有些手忙腳亂過了好久,才穿上溜冰鞋,我用腳溜了溜真滑啊!我想起了自己穿上溜冰賓士的樣子,沾沾自喜。我鼓起勇氣站了起來,但覺得好像是地球是去了引力,鞋子不聽使喚,左腳要往前走右腳又要往右走,我想要穩住但是摔了個嘴啃泥,我的腳感到一陣疼痛,可是我不會向它低頭,我就不信駕駛不了它真是天不隨人意,穿著溜冰鞋—摔跤,可就是不容易站起來了,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屁股終於離開了地面。

  站起來後,我吸取了剛才的教訓,先穩定住,然後用輪子慢慢向前移,手裡還扶著媽媽—媽媽平時用得晒衣竿,一點一點向前滑,過了一會,我有點得心應手起來,突然弟弟從前面飛奔過來,我一緊張,又摔了一個四腳朝天。一個下午,我終於學會了溜冰,但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摔了四五個跤。一到星期六星期天,我就會在家溜冰,溜冰時的困難,使我懂得了我們不應該向困難低頭,要勇於戰勝困難,從哪裡摔倒就要從那裡爬起來。

  到現在,我還是會不是地摔幾跤,但沒摔一跤,都會讓我從中悟得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