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帶修改評語

  在愈演愈烈的應試教育影響下,高中作文寫作現狀堪憂。學生積累的寫作素材貧乏,缺少創新的寫作思維,在寫作技巧方面更是生搬硬套。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流水匆匆,花開花落。踏著消逝的昨霄,世界在行進。

  當一絲青綠泛起大地,當一眼新綠綻放枝頭,噹一聲鳥鳴響徹天際,生命的輝煌開始了。然而生命的衰落與消逝也在同時開始了。也許沒有人能辯清“消逝”與“行進”,消逝中,我們不斷行進在新的風光中;行進中,一路的風光又離我們而逝。消逝的昨天,令我們回味無窮;消逝的昨天,促使我們學會珍惜。我們在消逝中繼續前行;我們在消逝中走向成熟與理智。

  天還是那個天,月亮還是那個月亮,山也還是那座山,河也還是那條河。所以我們視而不見漠不關心,所以我們麻木。直到有一天,天已不是那個天,月亮已不再是那個月亮,山野失去了綠色,河水消逝了清澄,我們才明白了曾經的美好,才懂得了擁有的可貴。人生歲月匆匆,轉眼從嬰兒長成兒童,轉眼從兒童成為少年,轉眼成為青壯年,轉眼又成為了兩鬢斑白的老者……生命總是這樣無情的消逝著,所以我們學會了珍惜現在的分分秒秒。感謝消逝,人類從此學會了珍惜。

  昨天,一路走來,人類傷痕累累。太多的荊棘,太多的坎坷,讓人類找不到成長的方向,使人類看不到未來的路。昨天,人類害怕,人類悲傷。但今天,陽光明媚,昨日的坎坷消逝了,昨日的荊棘消逝了,昨日的悲傷也消逝了。時光的消逝讓類忘記了昨天的悲傷,今天的人類重又精神抖擻意氣風發。人類重又上路了。感謝消逝,讓人類學會了忘記,忘記昨天的憂傷與不快。

  “吹盡黃沙始到金”,歷史的長河滾滾而逝,它一路盪滌汙濁:殉葬制度滅亡了,連坐的酷刑制度滅亡了,近親婚配消逝了,小腳習俗消逝了……迷信、愚昧都漸漸消忘了,科學、文明從而得以大顯風采。所以我們要感謝消逝,感謝它帶走了一切落後,感謝它能讓人類在更美好的土地上發展,感謝它讓人類不斷地走向新的文明。

  是的,消逝的也還有美好,有古絲綢文明的燦爛,有古巴比倫文明的輝煌,有唐王朝的繁盛,有古羅馬的繁榮。但這些更可以激起人類創造新文明的鬥志。

  消逝,宇宙執行不變的規律。人類在消逝中發展,我們在消逝中成長。在消逝中學會珍惜,學會忘記,在消逝中奮然前行吧。

  點評:這篇議論文情感真摯,富有豐富的意蘊。文章側重闡述了作者面對“消逝”的三點思考,即消逝讓人類學會珍惜,讓人類學會忘記憂傷,讓人類走向文明。文章論證層次清晰,結構明朗。文筆清新自然。

  二

  獨倚窗前,捧書夜讀,倏忽間,一隻飛蛾從屋外猛然飛進,捨命追求光和熱,在燈縫裡打轉,任憑高溫如何炙烤,也不肯放棄。心絃為之緊繃,收書靜思,腦海中浮現出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傳世名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人來說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

  誠然,青春需要鋼鐵般的精神,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呢?我反問自己。

  鋼鐵是淬火而成的,其過程分為加熱、保溫和冷卻三個階段。

  加熱,煅燒,不斷吸收外界能量。早在數千年前,孔子提倡君子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若未修身,何言後者?而後,荀況秉承這一思想,並進一步勸學,以正師道。轉至今日,人才的競爭越發激烈,莘莘學子苦讀寒窗,枕書入夢,廣泛涉獵充實自己,從而擔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為祖國的強盛而不斷奮進。青春,煥發奪目的色彩,在藍天下初綻光芒。正如魯迅為民族之覺醒而從文,周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青春選擇燃燒,選擇奮進,選擇超越。青春是株株幼苗,只有不斷汲取陽光雨露,才能長成參天大樹,為大地撐起一片綠蔭。

  保溫,仍然吸熱,為鞏固自身的實力。“滿招損,謙受益”,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中,無處不體現著謙遜的精神。“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即我師”,樂天虛心求教於牧童村婦,而使其詩流傳民間甚廣;“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潤之以謙遜之心示人,而得到百姓的擁戴與厚愛。青年學子在此段,切不可孤傲行事,過分的叛逆帶來的不只是親人的傷痛,亦能引火上身。學海需要躬行,即便滿腹經綸,也應永葆謙遜品質,不恥下問,在求教的同時,掌握更多的知識。青春是朵朵梅花,只有“俏不爭春”,“凌寒獨放”,才能展現出她的婀娜風姿,誘得無數人立足觀賞。

  冷卻,投入水中,釋放自身的能量。方誌敏曾經說過:“我們活著不能與草木同腐,不能醉生夢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為”。位卑未敢忘憂國,祖國飽經滄桑,寥廓江天,等待著人才建設,六十載的風風雨雨,滌盪不了中華歷史的烙印,青年志士,九十年前的蓬勃朝氣感染了一個民族,如今,你們的自信舞步將震驚世界!青春,於中流擊水,詮釋奔騰的理想,似海燕掠浪疾飛,如沉鱗翔遊競躍,待功成之時,方可追溯往事,浪遏飛舟。青春是涓涓溪泉,急湍飛瀑,只有藐視一切艱難險阻,勇往直前,湧入大海,才能成為一道獨特的景觀,為人所稱道。

  普通的鐵礦經過反覆淬火,方能煉就鋼鐵;猗鬱年華,自當淬火,在加熱中立志,在保溫中修身,在冷卻中報國,方能鑄就棟樑之才!

  當庭前的枝葉禁不起歲月的蹉跎留下滄桑的印跡,

  當櫃間的史冊擋不住光陰的流失披上塵埃的輕紗,

  彈指間,亦曾灰飛煙滅,

  但有一種聲音即便穿越時空也不乏激情,

  緊跟潮流,與時俱進,

  在新的時期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點評:本文是一篇勵志佳作,亮點多多:“誠然,青春需要鋼鐵般的精神,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呢?我反問自己。”引出下文,過渡巧妙;“猗鬱年華,自當淬火,在加熱中立志,在保溫中修身,在冷卻中報國,方能鑄就棟樑之才!”語言精煉,比喻新奇,激情四射,催人奮發。

  三

  三人進店買水,各有所好。一位偏好味甜的果汁,一位偏好苦中帶甜的咖啡,還有一位偏好味淡的礦泉水。

  曾有人說過:同樣的花能在不同人的心中開出不一樣的花朵。是啊,對飲料的喜好都有所不同,何況身處紛繁複雜的大千世界中的我們呢?可見,認識真是豐富多彩的啊!

  這在美學領域尤為明顯。對於美的欣賞,確乎在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可以讚美雅典神廟的莊嚴於恢巨集,也可以慨嘆如今神廟的荒涼與殘破;你可以展眉雅典娜身體絕倫的美麗與和諧,也可以驚歎於她斷臂給人帶來的無窮的想象力;你可以沉醉於《命運交響曲》的激昂雄壯,也可以細細品味每一個音符間傳達出的震撼人心的和諧統一。美的宇宙是如此浩遠遼闊,任你在其中馳騁翱翔。沒有一個太陽吸引眾星圍繞轉動,只有滿天星星為你扮靚夜空。

  與美的宇宙一樣,日常生活中的認識也是豐富多彩的,只不過認識的深度與廣度有所不同罷。柯南道爾曾與朋友一起露營。深夜,他們支起帳篷,鑽進睡袋安然入眠,幾個小時後,朋友被一陣猛烈的搖晃驚醒,迷迷糊糊地爬起身來,只見柯南道爾直直地看著他,問道:“你看到什麼了?”朋友抬頭望了望,只見繁星滿天,煞是美麗。朋友于是贊到:“好美的星空啊!”柯南道爾猛地拍了下朋友的腦袋:“笨蛋,沒看見我們的帳篷被偷了嗎?”柯南道爾的認識源於他平日的注重細節,而他的朋友卻對帳篷被偷視而不見,充分說明了生活中人們的認識往往不盡相同。但認識也有深淺之分,有著對事物本質的趨近與疏離的區別。

  認識最繁多、最難辨真假的莫過於思想界了。幾千年來,思想家們各執己見,爭論不休。於是便有了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關於理想論的分歧,有了浪漫主義學者與理想主義學者關於意識的爭論,有了薩特與加繆關於存在主義的不同看法。但是,縱然這些思想紛繁眾多,認識如此豐富多彩,唯有其中各自的精華相互交融,才能形成推動歷史前進的一份推力,才能使歷史不斷向前進。

  認識是豐富多彩的,它們就像一叢鮮花,互不相同而又奼紫嫣紅;它們就像一株參天大樹的根系統,各有其狀而又有深有淺;它們就像一條條小河,各自奔流終歸於大海。這個看似大同的世界裡,其實包含著許許多多的大不同。認識因世界而豐富,認識因世界而多彩!

  點評:作者立足於材料,展開議論。從自然景觀各式各樣的美到日常生活豐富多彩的美,從柯南道爾與朋友的分歧到思想界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文章內容豐富,可見作者涉獵之廣泛。